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兴游布达拉

来源:作者:王琳宝时间:2013-12-13热度:0

带着被蓝天白云、圣山圣水洗涤过的心灵渴望,在饱览那木措秀美风光和南迦巴瓦雪山雄姿后,我们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朝圣之旅---叩访神圣庄严、美轮美奂的布达拉宫。
  汽车驶进拉萨市区,依稀可见屹立于山顶之上的雄伟宫殿,红宫和白宫的色调随着距离的拉近而越发分明。置身布达拉宫广场,山顶华美的五座沐浴着阳光的金色宫顶早已先声夺人,令无数游客发出由衷地赞叹。恨不得如鸟生双翅立刻飞临红山之巅,去和这精美绝伦的世界遗产作一番亲密接触。
  从山脚的无字碑起,沿着曲折石铺斜坡路,欲睹胜景的心情随登高而愈发迫切。女导游精到的介绍,倒让一行人暂且忘却了高原反应的不适,脚步不由轻快起来。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文成公主,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红山宫。后随土蕃王朝衰落而毁弃。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在旧址重修宫殿,称布达拉精到宫,后世达赖亦有增建。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米,建筑面积14万平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堪称藏族古建筑艺术之精华,高原之圣殿。她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之地。
  怀着无比虔诚之心,我们一行人步履匆匆,不觉间便来到了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跟随导游经此穿过厚达四米的宫墙隧道进入了东大殿。据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顺治帝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殿正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之所。此乃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管理的实证,它表明自古西藏就是中国领土。我们目睹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后,颇为顺治帝一统天下的深谋远虑而折服。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八座(五至十三世,六世除外)。其中五世达赖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仅镶包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镶嵌的宝石更是多不胜数,并且经过处理的肉身就保存在灵塔内。在西大殿五世达赖灵塔的享堂内高悬着“涌莲初地”匾额,另存有康熙帝钦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传说康熙帝曾为此绣幔专设工场,费时一年方成,堪为稀世珍品。这和两度平定准格尔之乱后而立的康熙御碑(现立于龙王潭),一文一武,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长寿乐集殿里保留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宝座,他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传说他被第司桑结嘉措秘密选中,于五世达赖多年密不发丧中在布达拉宫兴行坐床,经年苦读经书,心领禅悟,曾多次化装出访民间,著有《仓央嘉措情诗》,是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主儿。拉藏汉杀害桑吉嘉措后,称六世达赖不守教规,谕令押解归京。一说其客死青海湖附近。一说被拉藏汉所害。一说其被软禁于五台山或阿拉善一带,后圆寂此地。较占主导的一说是其被押解人员释放,辗转流浪于青、甘、川、藏、印度、尼泊尔等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传说。至今民间还传颂着他那缠绵悱恻的情诗。虽然他从布达拉宫神秘消失,成了政权争夺的牺牲品,但其爱情诗歌却在藏文学里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
  在时轮坛城殿里我们还看到了欢喜佛,即男女或动物交媾造像。这是藏传佛教迥异于汉传佛教的地方,只有在密宗喇嘛庙中得见。此受印度佛教“性力派”影响,大别于汉传佛教之“色空”、“苦行”,而是以男为智,以女为慧,强调男女合为一个单位,“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即如宗喀巴大师所言“调心要令信所缘”。西藏庙宇里多有此类佛像和壁画,有些壁画直接印证了藏人祖先就是猕猴和女魔王所生之传说,更彰显了藏传佛教的神秘、博大和包容。
  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外看气势嵯峨伟岸,内览文物博大精深。既是一座盖世瑰宝之城,又是一部研读不尽的辉煌典册,她高度浓缩了西藏人民的神奇智慧与创造。有人曾言宫内文物价值连城,堪值今日大上海。宫内殿宇错落相连,楼梯上下蜿蜒而通,穷尽古建曲径通幽之妙趣。若无向导,真似迷宫令人找不着北。今日粗略一游,竟生千般感慨,如作长游饱览,又将引发多少壮怀激烈的情思呢!
  茫茫雪域高原,汇集天地日月山水人文之精华,在拉萨河谷的红山上耸立起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巍巍高峰。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以摄人魂魄之力印证了西藏的昨天和今天,见证了农奴制的血腥残酷和翻身农奴的幸福生活。在这栩栩如生的实物面前,我想西方的一些鼓噪之士足以目瞪口呆一时语塞,就连叛逃的十四世达赖也该汗颜和无地自容!
  回头仰望美丽的布达拉宫,我仿佛看见她将圣火高高举过头顶,沐浴在日光城的灿烂阳光下,向世人昭示着西藏美好的明天!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走过磨难

下一篇: 远去的独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