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磨难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3-12-15热度:0次
走过磨难
至今我仍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并非我生活得无忧无虑,成长之路顺顺利利。我只是把过去不愉快的记忆早已封存,止住悲伤的泪水不再去流。
60年代初,那是一个饥荒的年代,我偏生不逢时,来到了这个世上。我娘说,娃儿命苦,赶在这个年代,这辈子注定得受苦。
娘的话还真灵,从记事起,磨难就开始与我结伴而行。六岁那年,父母已生下大哥、妹妹和我四个孩子。在那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年代,父母要养活四个孩子已相当不易,一家人还在艰难度日时,文革这场灾难又不期而至。屋漏偏逢连夜雨,时为大队书记的父亲,无端打成了“走资派”,无情的现实几乎把我们家逼上了绝境。父亲在无休止的批斗中变得焦虑,母亲每天都是以泪洗面。刚涉世的我和兄妹,没了同龄人的欢乐,在外也是抬不起头。有时挨了打、受了欺负,还得忍受,深怕父母知道了会难过。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是在文革这场动乱中度过,学业荒废,十年的青春被虚度,茫茫然我回到了农村“修理地球”。1977年,高考恢复,作为一名农村青年,我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苦求父母,我要上学,我要读书。那时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遂了我的心愿,让我去参加各种补习。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连考两年,仍然榜上无名。
带着遗憾,我踏上了从军路。部队火热的生活,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对读书更加渴望。我不甘于让失去的就此失去,在战友和部队首长的鼓励之下,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把每月部队发放的津贴用来买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服役一年之后,我终于如愿考取了军校。
在军校,我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雨的感觉,因此,更加如饥似渴地读书。由于基础差,学习总是跟不上,为了完成学业,我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总算努力没有白费,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之后顺利提了干,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军官。
正当我踌躇满志时,命运再一次捉弄了我。82年大裁军,我所在的基建工程兵被整建制裁编,我随部队集体转业到了地方工作,从此和妻子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天各一方的夫妻生活,让我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那个年代通讯极不发达,我和妻子平常只能书信联系,由于我从事的是地质工作,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居无定所,信件有时无法投寄,我们会一二个月互无音讯,这样的日子整整熬了有三年。
为了结束两地分居生活,我放弃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调回到了家乡的一家国有企业,从国家干部变成了普通职工。我从一线工人开始起步,在组织和领导的教育培养下,从普通工人干到了车间主任,后又升为公司副总经理。
虽然坎坷的经历让我饱经风霜,但我相信风雨之后会有阳光。是磨难改变了我的心态,让我能平和地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当我走过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岁月也给了我生存的智慧,而这就是我人生的大礼!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