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行记(九)
来源:作者:李道华时间:2014-01-26热度:0次
第九章 荷兰阿姆斯特丹 郎特宁小镇 沃伦渔村
11日上午,离开布鲁塞尔,荷兰王国首都阿姆斯特丹又向我们敞开了胸怀。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 国土总面积和瑞士差不多,与德国、比利时接壤。2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20%的国土面积由人工填海而来,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早在13世纪荷兰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了60多万公顷土地面积。如今,荷兰共有90个小岛、160条运河、1281座桥梁。
“北方威尼斯“是荷兰的美称,风车、郁金香、木鞋、奶酪为荷兰“四宝”。荷兰是个比较自由的国家,社会风气十分宽容,同性恋、安乐死,性交易、堕胎、毒品、赌博在这里都是合法的,这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是做不到的,这就是荷兰与别国的不同。
天气寒冷,细雨继续下着,一路上老天阴沉着脸,没有一丝笑容,我有些担心,不知阿姆斯特丹的天气好坏如何,但愿老天能放晴一下,以免我们抱憾而归。
快到中午时分,大巴才来到阿姆斯特丹,雨中直接开到了世界最大的库肯霍夫郁金香花园。
花园四周一片寂静,大片大片的土地空着,上面没有一棵花草。导游小魏说,这些土地里都洒满郁金香种子,可能是天气寒冷,种子在土里还没有发芽。往年这个时候,地里已是一片繁花似景的景象了。估计是今年寒冷季节往后推迟的原因。
郁金香花园门口早已停满来自西欧各国的汽车,一车车游人冒着雨还是兴致勃勃地走进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
花园。走进温室大棚,一朵朵盛开的各式各样的郁金香,扬起红的、黄的、紫色的、白色的张张笑脸,笑眯眯地欢迎着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停留在各色花海中,心情自然愉快,成都石象湖盛开的郁金香不就是这样吗,我问身边的同伴。
大棚外是花园,修整得美丽、干净和漂亮。一个巨大的古老风车停留在河边,似乎正向我们诉说着荷兰古老的风车传说。园子里郁金香盛开不多,但纵横交错的运河和风车却是荷兰的一道亮丽风景。而红灯区,又显示出荷兰的另一面。
红灯区建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在参观完水坝广场、市政厅后,我们跨入这个令人神秘的地方。走进一条条不起眼的小街小巷,一家家临街的门关着,但临街的窗户却开着,里面站着一个个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老、或小妖艳十足的女人。小魏悄悄告诉我们,这就是红灯区的“橱窗女郎”,妓女们正在营业召客。这些妓女都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并受政府?;?,不时有警察在四处巡逻,不准游人拍照,一经发现,就要被???。每到夜晚,这里就成了欢乐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可以在此尽情享乐。红灯区在日本有、在泰国有,在不少国家里也有,只是各自的形式不同而已。我们认为的许多怪事,在荷兰看来不是怪事,是挺自然的事,好奇与纳闷,促使我格外留心起这里的一切。
阿姆斯特丹是西欧的一个重要国际港口,拥挤而繁忙,世界各国的游人、货物大都在这里往返。阿姆斯特丹也是一个艺术之城,城里建有梵高美术馆、蒂列美术馆、啤酒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国家音乐厅等许多艺术厅馆,1973年建成的国立梵高美术馆就在一条普通街道上。梵高这位驰名世界的美术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美术作品,37岁自杀身亡时,将他不同时期的大量美术作品留给了后人。在梵高美术馆门前,立着一幅巨大的梵高画像,旁边是他深深喜爱的向日葵,我走近去看他们,他们也盯着我,我转身离开,还能感到梵高痛苦忧郁的眼神。荷兰,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却诞生了“痛苦便是人生”的梵高,真叫人不可思议。
城里住宿太贵,小魏就带我们来到距离市中心70公里,一个名叫郎特宁的优美小镇住宿。
这是一家开有上百年历史不知名字的家族酒店,各种各样的家族照片、物品都在炫耀着家族过去辉煌的历史。走廊墙壁上挂着各种造型独到的根雕艺术作品,彰显出主人的个人艺术爱好与风格。此时,酒店女主人正在一间宽大的客厅招待客人。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房中长条桌上点亮着一排烛火,恰似中世纪的家庭聚会。一切家具和风格都是独特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家庭酒店,我顿生好奇,四处游走观看。随后走向小镇,想再去看看小镇上的其他人家。
一排排各种样式的独栋房屋整齐的排列在街道两旁,每栋房屋建造得很有个性,看得出体现了房主人的个人爱好。每栋房子中间的一扇大玻璃下摆放着各式花瓶或植物。房子面前空地上,栽着各种花草或植物,一切随主人喜好而定。已是晚上,小镇特别安静,只有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街道上晃动着身影。小镇的超市还开着,我快步走进去,观看琳琅满目的各种酒类和食物。西欧的食品十分便宜,各种面包一般都是几欧元一袋,酒水也在1—10欧元左右,一种熟悉又便宜的球形巧克力跳入我的视野,我和两名女同伴一起,高兴地对它们来了个一扫光,引起旁边长得胖乎乎的荷兰年轻女收银员诧异的眼光。
在瑞士的因特拉肯小镇和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小镇,超市里的法国红酒卖得也十分便宜,我就在小镇超市里花上几欧元买过几次红酒,回到酒店里和同伴老李共饮,优良的质量、纯正的口感让我们感到一种放心和舒坦?;氐骄频?,导游小魏又热情地邀约我们来到酒吧,和他一道共饮了几种荷兰生产的啤酒和红酒,直到酒店女主人善意地提醒她要打烊了,才回到各自的房间。
4月12日上午,是我们在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天。临走之前,我们来到最后一个旅游地——沃伦丹渔村参观。
跨进沃伦丹渔村,首先吃鲱鱼排午餐。餐馆里到处是吃鲱鱼排的中国人,拥挤而热闹。鲱鱼排、面包、红酱汤依次上来,我们又尝了一次洋荤。
沃伦丹渔村地处海边,濒临北海,一直往北就是丹麦,所以,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变化十分大,一会儿雨,一会儿晴。当我们到达渔村时,风劲吹,雨不停地下,走在海边,手中的雨伞随时会被风吹翻。饭后出门又遇上一阵狂风暴雨,风吹得停在港湾里的渔船不停地跳着劲舞,雨打得游人无处躲藏,下身早已湿透,人如在水中游一般。过了不久,风停雨歇,阳光和蓝天接踵而至,海面一片安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有大地是湿的,游人身上的雨水在诉说刚才发生的一切。街上到处是游人,寻找着自己心仪的目标,看景、购物,各取所需。我此程专为看景而来,所以,拍摄美景是我的第一要务。我希望把荷兰的美景都看完,但只是一厢情愿,跟旅行社出来,时间、线路、景点都已定死,没有商量的余地,自由活动时间很少,只有自己的双脚勤快一些,才能看到一些好得画面、拍到好的镜头。
由于地低土潮,古代的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作为代步工具,脚穿木鞋行走在田间地头,以防海水风湿的侵扰,恰似过去的日本人穿木屐一样,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在荷兰城里一家钟表店门前,摆放着一只黄色大大的木鞋,我好奇地坐在木鞋里,留下一幅珍贵的倩影。我还专门买了一双陶瓷木鞋和一架风车,带回家留作纪念。依依不舍之情渐渐浮上心头,在运河上一座古老的巨型风车前,我寻找着荷兰根的起源。
一条条长长的运河在平坦洼地里伸向远方,如蛛网,似经络,把荷兰这个地势低洼的国度紧紧相连。扎达姆风车不停地转动,发出明亮的光,没有污染,清洁的能源使城市一片光明,大自然眷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让荷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
走上岸边长堤,向远处的北海深情眺望,蓝天和海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徘徊在风和日丽的渔村旁,一栋栋小屋在雨后的阳光里显得更加艳丽。尽管身心已经疲惫,背包开始沉重,但我的心情愉快而舒坦,没有任何抱怨。15天的紧张旅行即将结束,得失相比,我得到的却是很多很多。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