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西欧行记(一)

来源:作者:李道华时间:2014-01-23热度:0


   当阿尔卑斯山还是白雪皑皑,成都已是春暖花开之时,怀着一颗激动好奇之心,我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踏上荷航波音747客机,慢慢向西飞去,开始了我的西欧8国之旅。时间是2013年3月30日下午3点20分。

    第一章  梵蒂冈 复合节 大教堂

    3月31日,是耶稣基督复活节,每到这一天,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会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参加盛大的庆?;疃N颐堑脑似婧?,到意大利罗马古城第一天,恰好赶上这一盛大节日。遗憾的是,所有游客都不能进入会场观看,只能会后参观。
    一大早,导游魏明带我们先来到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亲眼目睹斗兽场的恢弘与气派,斗兽场虽已过去一千多年,圆弧型的高墙残破但依然雄伟壮观。罗马贵族们在这里尽情地拿奴隶们的生命来取乐,每一寸土地都包含着血与泪,太多的刀光剑影仿佛在述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让人似乎闻到勇士斯巴达克斯身上散发出的浓烈的悲壮气味。走进雕刻精美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一大片古罗马集市废墟出现在帕拉蒂尼山坡谷地上,这一间间墟屋托起了罗马经济的繁华,造就了罗马帝国的富裕与强大。
    罗马古城不论是西班牙广场、古罗马广场,还是特莱维喷泉、基奇宫等建筑依旧保留着中世纪风格,所有街道狭窄且长,街上行驶的汽车多为两厢小型车,很难见到三厢大型汽车踪迹,也许是交通环境的原故吧。车停在路边不收费,汽车都自觉地沿着路边一字停放好,体现出罗马人的高素质。一路观赏,走街窜巷,行动匆匆。直到中午时分,在罗马城里一家名叫东方餐厅的中餐馆吃过午饭,导游魏明才带领我们驱车来到罗马城中的国中之国——梵蒂冈。
    梵蒂冈虽是当今世界上最小国家,却为欧洲一个独立主权国,成立于1929年6月7日,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呈三角形的高地上。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面积0.44平方公里,830人,但国中宫院、教堂、图书馆、邮局、电台、火车站、飞机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梵蒂冈城即为首都也是国家,故曰“城国”。众所周知,梵蒂冈城是世界天主教中心、罗马教廷所在地。南、北、西3面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却同罗马市区紧紧相连。
    还未到圣彼得广场,就看见越来越多的人从圣彼得广场拥挤出来,填满了不太宽的街道。沿着一条小街,穿行在五颜六色人海里,不一会,闻名世界的圣彼得露天广场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圣彼得广场真大,足有上万平方米,有些出乎我的预料。在我的印象里,西欧的建筑及广场一般都较小,但圣彼得广场是个例外。广场建于1667年,一位叫贝尔尼尼的那不勒斯人精心设计了它,用四行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把广场建成一个大圆弧型,并在柱子上方塑造了100多位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正是这些塑像,让圣彼得广场名扬天下,也让人们记住了贝尔尼尼巴洛克艺术之父,这位建筑天才的名字。
    气势宏伟、雕刻精美的广场,让我不知不觉产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眼前的美景如此之好,难以见到。阳光下,广场两端圆柱上,站着的一个个造形独特的圣者塑像,是那么生动迷人。广场正中是一座高高的方尖碑,碑上那金色的尖顶在阳光照射下,正闪耀着灿烂光芒,犹如大海里的一座灯塔,照耀着世界。难怪全世界的基督教徒都会来到这里,朝拜他们心中的圣地,如同我们中国藏区的佛教徒要去朝拜布达拉宫一样。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是复活节主席台,庆祝仪式刚刚结束,还摆放着鲜花和数排椅子,四周用临时隔离带围着,人们只能在旁边观看??梢韵胂蟮牡?,庆?;疃娜攘矣肼≈?,可惜我们没有眼福,没能目睹这难得一遇的宏大场面。今年的复活节,还有一层特殊意义。这是新当选的教皇弗朗西斯一世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原来的教皇本笃十六世在今年2月主动宣布退位,这在天主教60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为教皇实行终身制,直到教皇去逝,才选新的教皇。看来,天主教也在与时俱进,不变,是暂时的,变,才是永恒的。而前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退位后就在梵蒂冈一座修道院内定居,这又成为罗马教廷历史上前任教皇与现任教皇做“邻居”的先例。
    此时的广场上,到处是不同肤色的人群,五洲四海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参加这隆重又庄严的仪式。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一步步走近圣彼得大教堂,越走近大教堂,心中越发激动,因为自己就要亲眼看到这座世界第一的天主大教堂了。
    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也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罗马教皇的教廷,教堂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
    大教堂分为新旧大教堂。最初的圣彼得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用时长达120年。这期间,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重建的大教堂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后,许多重要的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罗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在大教堂里得到充分展现,这在欧洲建筑史上是一个奇迹和创新。登上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即可眺望整个罗马全城。
    想不到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一千年后修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建筑,怎不叫人兴奋和激动?
    慢慢走进宽大宏伟的大教堂,眼前那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壁画跳入我的眼帘,我感到有些眼花缭乱,而散布在教堂内的座座精美浮雕,则更是令我心动不已,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建设的如此精美华丽的教堂。脚轻轻踩在做工精细、构图独到的块块大理石上,抬头再看看教堂顶部那一处处由长方形、方形、菱形、圆形等组成的各式绝美图案,造型是那么独特、制作是那么精细,线条是那么流畅,我犹如来到上帝的宫殿里,听到上帝的召唤,众教徒的祈祷,还有唱诗班那优美动人的歌声。
    此时,许多游客站在大教堂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向下俯视着教堂内部的各种建筑,欣赏着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壁画、各类雕塑。在这些壁画和雕塑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视图,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油画。许多游人和教徒围在“哀悼基督”雕像前,静静观赏着米开朗琪罗的这幅精美作品。没有人说话,有的,是每个人的眼睛,在慢慢地尽情欣赏。
    在大教堂正中间尽头处,是教皇施教的地方,两根深色大圆柱,如同两个威武士兵,站立教皇左右,显得庄严肃穆。每当有重大的宗教仪式活动,教皇都会在这里发表重要演讲。游走在大教堂内一个个圆形拱门中间,眼睛是看不够的,只有用手中的相机不停地记录着这美妙迷人的一切。置身在这美伦美幻的画堂中,只有陶醉和迷糊,不知道自己此时身在何处,是在人间,还是在神话中的天堂?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