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家乡断颈龙灯
来源:作者:周明军时间:2014-06-05热度:0次
洗马乡位于湖南省洪江市东部,在雪峰上脚下,自宋代以来,我们的先祖在这繁衍生息至今逾千年。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龙灯——断颈龙龙灯。
看过西游记的人该记得袁天罡与泾河龙王之间的恩怨,也不会忘记魏征梦里斩龙王的情景。
中华民族崇尚龙文化,作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舞龙的传统千年不衰变。然而全国的龙灯都是龙首连着龙身,唯独洗马龙灯是短颈龙,联想我们的郡望太原世第,可能我们远祖来自山西。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我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龙灯来贺。早在年前,大人们就在忙碌着:扎龙灯,用皮纸糊龙身,用棉花蘸植物油做成烛,而最后出场的是龙头,龙头做起来很复杂,所以每年都用先年用过的。我曾经看到有一年因为要多舞一条龙灯,生产队队长发生公公亲自出手扎龙首,由竹篾扎个龙首很费功夫,我看得眼花缭乱,不赖烦看了,几天后做好了贴上纸,描上龙眼,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记得小时候还很害怕,就像龙王庙里的佛像一样,让我不敢看。我们小孩也帮着搓棉花,蘸植物油做成烛,和大人一起忙碌着,可能比大人更快乐。龙灯做好了,放在晒谷坪里插着,远远的望过去,真像一条龙要腾空飞天而去。
舞龙灯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早早的吃了晚饭,点上几根棉花做的烛,早早的来到了晒谷坪。已经锣鼓喧天了。我们有胆大的也敢去偷偷敲下锣打下鼓,然后赶紧跑开,心里那个高兴劲,可能就像现在的孩子得偷偷上会网一样。那时的孩子比现在多,村里还没电灯,龙灯是村里最亮的灯。龙灯来了,最先是"轰"的一声响炮,惊天动地的一声响,然后锣“哐”的一声,再后面是:钦冬以东以东强,钦冬以东以东强……,只是一种叫做钹子的乐器奏出来的,伴随着鞭炮声,和在人家中堂里贺喜的声声叫好……当然最好看的是滚灯了:前面龙头上下翻滚,追着红红红的宝,后面是整条龙欢快地滚成了一团。舞龙和舞宝的都要身形灵活,宝送进龙口里又急忙退出,随着锣鼓的节奏,龙头摇头晃脑,吞云吐雾,后面龙身体也不甘寂寞,大力士舞七寸,后面一节接着一节,两边跑,最辛苦的要算龙尾了,忙的不亦乐乎,鞭炮声,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孩子们早已是蹦起来,跳起来,有的还学着龙玩起了空翻(我们的方言叫打马连王,连这个字不是这样写,打不出,也没人认识,读四声,月部,笔画有五十四划)。一条龙让全村人,男女老少欢快了心,活动了身,龙灯到哪里,全体跟到哪里。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参加工作那年,1988年春节时,湖南电视台来了,记者易可可来了,全乡的龙灯齐聚洗马中学,要拍电视纪录片,好像还上报中央台啊。晚上,一条条龙灯从对面山里扭动身子逶迤而出。那一年,我们的故乡——洗马走出了大山;那一年,我们洗马中学的学生过长江,跨黄河,上北京……
走遍世界也不忘故乡的龙灯——断颈龙。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