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消失的居民院记忆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4-06-05热度:0

我童年生长的大院座落在益都路与临淄路路口的西南角,大院建筑像是一个口字型的院子。院门口在临淄路上的一条胡同内,院门是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其中的一扇上还有一个小门。到了傍晚大门就关上了,只开着小门人员可以通过。小门并不高,大人须弯腰低头才能通过,院内住户轮流值日晚上十点定时关小门。
  跨进院门后是个大门洞,门洞里是水泥地面,这是院内孩子们玩乐的好地方,如跳房、扇纸牌、摔泥娃娃、弹杏核、斗拐、用石笔粉笔或者用红砖头在地面涂鸦等,每当晚饭后孩子们就开始嚷嚷着找人玩游戏了?! ?br/>  院内有上下两层,楼上住有十四户,楼下有九家住户,其中的四户在临淄路有临街门(即50号之甲、乙、丙、?。?,益都路理发店和益都路废旧物资商店在院内也有后门。院内的孩子去理发时常常走理发店的后门,尤其是在年前理发店对外下班后,就名副其实的成了走后门。在路口拐角处的一户楼上楼下各一间,屋内有楼梯,楼下房间小一些,由于与院内的通道间隔开来,形成了独家独户?! ?br/>  院内的木质楼梯像凸字倒过来,底下是六蹬石条台阶,然后是一个水泥平台,平台上左右分开,各有十三蹬木质楼梯。楼梯两侧及楼上走廊都是铁栏杆,木质扶手。院内在北面的楼梯底下,有一个水龙头,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污水池子。水龙由专人管理,定时开放,院内居民凭水牌或按人口定时定量供水。水龙由全院居民轮流管理,在南边的楼梯底下,有一个脏土(垃圾)池子,一般是在傍晚前,由环境卫生队的人用装垃圾的地排车把垃圾清走?! ?br/>  院内楼上楼下各有一处(蹲式)厕所,清晨常常是排着队上厕所。排队的人太多时,年轻的人就到博兴路大茅房去上厕所。那几年各家一般都准备了马桶、尿罐以备应急。每过几天掏粪工人就会掏一次,用桶挑着装到大粪车上,然后集中到博兴路大茅房,再用抽大粪的汽车运走。博兴路大茅房是公共厕所,设在农贸市场中。  
  院内经常来一些小贩,赊小鸡的、走街串巷理发的、卖糖稀的、磨剪子磨刀、锔缸锔盆、打铅壶锡壶、头发换针换线、孩子们常常围着看热闹。送信的邮递员来了,在院子里喊一声,就把信交给了门洞旁边的邻居家,左邻右舍顺便就捎着送了。 
  早上洗的衣服晾在院内,遇到下雨天,院子好心的大娘都会帮助收起,叠的整整齐齐,在晚上下班时候送到你手中。那时候,小商小贩经常到院子里叫卖,针线,糖稀,小玩具等,我们院子的小伙伴总是围着看热闹,最喜欢的是卖爆米花的和加工爆米花的光临,喜欢看那火苗在转动的小锅炉底下跳跃,随着砰的一声,那香甜的爆米花就出来了。
  到了端午节,小院更是一番热闹景象。尤其是端午的前一天,家家户户用木盆泡上糯米、粽叶,再泡上点花生米、红枣、豆子等,家门口,院子里,到处是包粽子的,大家拉着家常,手飞快地包着。天黑了,把灯拉到院里再干,经过一个晚上的忙碌,一盆盆的粽子包好了,连同鸡蛋一起煮熟。老人们连夜,用各种颜色的线拧成绳,在孩子熟睡时,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处,据说可以保孩子一年平平安安。还有的老人手巧,用纸壳作了大大小小的粽子,缠上五彩线,系上绳,供孩子玩耍。孩子们挂在脖子上,玩在手里煞是好看。第二天一大早,棕香弥漫整个大院,邻居们都挨门挨户地交换品尝。这一大早,孩子们更是高兴,个个都戴上了五彩线。这可是青岛的风俗。
  离我们小院不远处最热闹的地方是桓台路,那里商店,菜店、饭店很多,家长在做饭的时候,总安排我们去打酱油,买醋等,在春节到来的时候,排队买凭票供应的紧张物资都是我们孩子的事情。
  我们的小院离辽宁路仅仅50米,平时我们最喜欢去第六百货商店看玩具,文具,去胶东文具店和京城文具店看书包,铅笔等学习用具。在周日,我们小伙伴就一起爬贮水山,钻碉堡,打游击!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小院被拆迁改造成大楼了,我们的街道也找不到了,只留下了点点的回忆海在脑海中。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怀念家乡断颈龙灯

下一篇: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