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矿九0八水文工程地质工程大队建队四十周年有感
来源:作者:908QQ群时间:2014-08-13热度:0次
时光荏苒,转眼九0八大队迎来了建队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好像弹指一挥间,但走过的风风雨雨,阳光或沙滩,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
九0八大队,是1974年,国家组建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中的一个团,主要承担陕北艰苦地区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几经改编、改组。无论是穿军装还是工作服,几代人艰苦奋斗、风雨兼程、以地质人特有的胸襟,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历时四十年,在陕北及周边省市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环境地质监测、渗流井技术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尤其是陕北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农牧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身为九0八大队的一份子,我深感自豪和荣幸。
我是1987年2月,从吉林省地矿局调入九0八大队工作,当时的单位在延安,承担的是国家指令性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定时定量定经费,一切都按国家的计划行事。九0八大队野外工作基本都是4月份开始,9-10月份收队编写报告。出野外搞生产,是全队的头等大事,出队前大队总会召开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张贴标语,鼓舞士气。出队当天,机关各部门敲锣打鼓,把野外一线职工,一车一车地送出去,那种场面很热烈,也很激动人心。那些手敲锣鼓,笑灼颜开的同事们,像是过节一样,开心快乐,而我每每听到那咚咚呛的锣鼓声,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行走在送行的人群中,不敢抬头看我的另一半,也尽量掩饰自己,不让别人发现,因为不争气的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那种离别的心情,用语言无法形容。丈夫出野外,至少4-5个月不回家。记得刚调到九0八大队的第一年,家里堆满了,从东北邮过来的,大小包装箱,还没来得及打开,八十多岁生病的老奶奶,需要人照顾,孩子刚刚5岁,我还要上班,新到一个单位,一切都是那么烦乱,又陌生。丈夫一走,连一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一切都得我一人来扛。委屈的泪水,不知流了多少。九0八大队,最困难的时候,野外分队(实体)十个有九个亏损,机关只发70%的工资。丈夫在实体,连着两年几乎没拿到工资,一家人只靠我70%的工资度日。单位里,有的单职工,发不上工资,一家人靠东挪西拼过活,那种艰辛的岁月,现在想来,都令人感慨!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我队带来了新的机遇。队领导班子,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带领大家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胆创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把渗流井技术应用于陕北榆林市城市供水项目,一举解决了十多万盼水居民的饮用水难题,这一高难度、高风险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后来我队的渗流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经济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当时刚拿到该项目时,大队上下十分重视,目标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渗流井技术不同以往,它是由竖井、平巷、硐室、渗流孔等地下工程组成,在水库底下修建硐室、打渗流孔,说来容易,实际操作,风险和难度是无法想象的。该项目人员从98年8月出队直到99年8月完工,历时一年没有回家,连万家团聚的春节都是在工地渡过的。夏天,他们在硐室里施工,都要穿棉衣和雨衣。据说有一次打穿了风化带,一股泥石流,像汹涌的洪水,扑面而来,他们来不及多想,扯下棉衣、雨衣连人一起堵住涌口,经过5个多小时的苦战,终于避免了一场事故?;褂蟹⑸谖颐巧肀叩?,好多感人的故事,现在想来,都觉得很感动,也很亲切。
九0八大队,四十年来。干部职工都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传递着一种不服输的正能量。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不论是逆境还是顺畅,都能审时度势,把握自己,坚守诚信,扎实前行。几代人为之奋斗,为之振兴?;厥滓酝?,有的人已离开了人世,有的人已退休在家,有的人正在岗位上。不管怎样,我们都曾为九0八大队的生存,倾注过心血,九0八也牵动着每位职工的心。大家都期盼着大队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富足、日子越过越红火。四十年,像一个人一样,进入了成熟期,正是年富力强的最好时节,前方仍会有坎坷,也会有风雨,但我相信,九0八大队,将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团结一致,再现令人瞩目的辉煌。
陕西地矿九0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退休职工:付薇薇
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联系电话:13571952300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