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塔尔寺:山左信仰,山右生活

来源:作者:张柯平时间:2014-09-01热度:0

    周末,我想找一处干净的旷野去拍星空。我不是个发烧友,但是,新奇的事情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还没有玩过星空拍摄呢。青海湖和日月山如何,木匠哥建议。没错,在高原,要找块干净又安静的无人区,太简单了,深入牧区是第一选择,但是周末时间太短,去青海湖是来不及了。小何说,那多巴镇如何?我知道,多巴高原训练基地的后山是个好的观察点,但是毕竟离工业园区太近了,就在城市边上,雾霾和尾气的扰动会非常大的。还是去莲花山吧。南川工业园的烟囱毕竟要少得多,有山隔挡着,甘河滩的烟雾会少些吧。鲁沙尔镇藏在莲花山里,离城也近,有公交车。对,就是她了。
    鲁沙尔镇因为了塔尔寺的缘故,这几年成为世界各地朝拜者的圣地,来这里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八月下旬,天凉了些,游客也少了,但是车上还是有几位远道而来的,一句汉语也听不懂,还有一位美女背包客,肯定都是来朝拜的。车快到镇子了,垭口左手一座大的山包,那是莲花山??看暗囊晃话⑹逯缸拍亲?,说道:哎,晒大佛,晒大佛就在这儿呀,你见过没有?炫耀的口气,敬仰的意味好浓。六月是塔尔寺晒大佛的日子,我有幸来过一次。山村本来就不大,那天,整个莲花山坳被装填得满满的,黑压压的人群,好像一锅滚开的水,呼呼啦啦,到处都是拥挤的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满地都是磕头朝拜的信徒,有人在煨桑,松柏枝特有的味道在空气中飘散开来。终究等到了晒佛像,这才是活动的高潮。寺庙里,从某个所在,数十个红衣喇嘛扛着一卷佛像鱼贯而来,有几十米长,前导的队伍吹吹打打,后面还有一帮人抬着一尊佛陀的雕像,一路威武扬扬地来了。人群像接到了统一指令的机器人,突然就自觉地裂开一个通道,好像烧干的锅底。喇嘛们把佛的绣像往山坡顶上扛,好多人纷纷凑到跟前,你推我搡地挤到喇嘛的队伍里,把自己的肩膀支到那卷佛像下,大家一路吆喝,到了坡顶,把佛像横放到草皮上,就着斜坡慢慢展开。一卷巨大的佛像,徐徐露出了真容。我不确定是绿度母还是释迦牟尼,一位研究唐卡的朋友给的答案是五方佛中的不空成就佛,好多人给了不同的答案,大家最终的答案实际都一样——那是一尊大佛。佛手,佛眼,佛耳,佛鼻,佛嘴,佛肩膀,佛的胸膛,佛的双臂,佛的双腿,佛陀趺坐莲花宝座,正襟危坐,藏着浅浅的微笑,莲花山的南坡豁亮了起来。风马旗猎猎飘扬,号角嘶鸣,诵经声漫山遍野,跪拜在地的信徒像被镰刀搁倒的青稞,齐展展匍匐在地。莲花山坳,佛光四溢,诵经声嗡嗡哦哦,六字真言充斥在空气里。虽然过去几年了,那一幕却深深地印在了我这个佛门之外的凡人心里。我们不是曾经山呼万岁吗,可是如今我们除了信仰效率以及销售量以及荣誉以及美女以及名气以及健康以及点击量以及转载率以及收视率以及粉丝数量,我们还有可靠的东西能信吗?
    尘烟散去,我独自上山,没有走正道,我只是想寻找一个正一点儿的角度,把寺院的山门和大小金瓦店收进镜头。莲花山是界山,北面是鲁沙尔镇,南面是塔尔寺景区。我踩着荆棘,攀着青杨和小草,蹬坡爬坎,到了山上。山上早有人,一个中年女子就势坐在小道上,嘟嘟囔囔地说着啥,到了跟前一听,原来是打电话。对面是佛陀的诞生地,阿娘,你是想让自己的话更有教化意义吗。寺院隐藏在山洼里,悄悄地,不声不响。天凉了,有炊烟掠过大殿的屋檐。这是个被称作八瓣莲花的山势架构,东面是一座单独的山包,山包的余脉一路延伸开来,向南再哲向西,把寺院和近旁的民居全部拥在怀里。我所在的这个山包正对着这个小山洼,是莲花的花萼,也恰好充当了山门的角色,山包的地势好,坐北面南,稳稳当当的,好大气。但是不知为何,寺院偏偏安置在背阴的山洼里,那里蓄水涵霜,是个阴冷的所在。但是,这并没有耽误什么,这里的佛光宝气仍然像个无形的磁场,将周遭的人脉全部吸纳而来。
    下午七点多钟,太阳西坠,山洼里,一半是阴暗的,一半是明亮的。山门很辉煌大气,过了旅游旺季,广场前很空旷,没有多少人。金瓦殿的光芒没有黯淡下去,深灰色的背景更衬托得它宝气四溢,尽管阳光已经过了山头。选了几个前景,咔嚓几下,把这一幕定格。我开始寻找下山的路,底下似乎是个陡坎,不能下去,返回去,往上找一找。山上的树林里,经幡挂得到处都是,青杨充当了最便捷的旗杆。低头爬过几道经幡,钻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条修好的上山步道,步道两旁全部被经幡围挡,噗噜噜地扇动着,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白色的。每一片经幡上都印着字,还有佛像的造型,密密麻麻的经文,蚂蚁般爬满了布幅。轻风鼓荡,经幡翻卷一次,再翻卷一次,梵音湖水一般漾出,漫山遍野,从经幡上四处荡开去,吟着什么,诵着什么,远远近近的,听不清楚。
    轰隆隆,远处传来雷声。深灰色的云朵,密匝匝地铺满了天幕,蓄着一股子蛮劲,顺着风,往这里滚来了。云的边缘被撕扯得一缕缕的,细细碎碎的布条一样,耷拉到了地面上,看来雨势不小。西宁城里下雨了,这里应该也快了,我赶紧找路下山。寺前的广场是水泥铺就的,不一会儿,豌豆大的雨点儿满地滚动了,追着你。我拉上冲锋衣的帽子,加快了脚步,刚刚到了金塔路,雨就瓢泼一般下了。没地方去,我站在清真饭馆的屋檐下躲雨,对面的店铺灯光亮着,几个尕小伙儿在叮叮咣咣地忙着,在敲打佛像制品,手机里唱着流行歌,有师傅在旁边指点,这儿用劲儿,那儿修修。这一道街上有数十家店铺以售卖佛像为生,佛像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一两米高的,也有半人高的,都金光闪闪,现着威严。旁边有好多藏式餐厅,客人零零散散地,搛着菜,喝着酒。雨是过路雨,十几分钟时间,突然就停了,好像盆里的水倾倒干净了。街面上小溪哗啦啦地流过,我顺街一路下去,好多店铺都关了门。到丁字路口,只有一家清真餐馆开着门,叫了一张烤饼和小碗面片,吃完竟然有些撑,喝了好几杯熬茶,暖暖胃,助消化。
    天已经黑扎实了,这场雨太及时了,空气滤过了一遍,灰霾被雨水携裹下来,尘埃落定。星空洒洒脱脱,干干散散,露出了真容。虽然不是那么特别的纯,但是也觉得很干净了,好久没有面对这么漂亮的银河了,激动不已。不能太强求,这里毕竟离高原最大的城市没有多少路程。龙泉旅店的少店主是个十七八岁的帅哥。我问,你在哪里上学,他说在临夏的阿拉伯语学校上学,将来出来准备当翻译,很赚钱的。哦,得几年时间呀?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原来有点儿阿语基础,他答道。我又问,清泉路往西是不是个庄廓。他说嗯,大概两公里吧,有个村子。我来拍星空和夜景,我说,路边是不是有路灯,灯光太强了不太好。是吗,他说,要不这样,你看我们家后面行不行。他很好奇,特别想知道我怎么玩相机,很勤快地带着我上了顶楼,把旅店后门打开了。外面漆黑一片,只有远处的一盏路灯闪着。这里是后街,很隐秘,背靠着山。这里也不错啊,我边说边撑开了三脚架,固定好相机,先用高值ISO试拍了几张,感觉还不错。他给我用手机照明,好奇地看着,我就着小手电设置了参数,又拍了几张。小伙子好像正在谈恋爱,跟我一边说着话,也没耽误玩微信。两人用语音热聊着,手机那头传来了一个娇滴滴的女声:是谁这么讨厌在发微信呀。小哥双手托着iPhone,两个大拇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字,一丝笑意挂在的嘴角。
    我就着路灯,摸黑往下走,把脚架扛到了寺前广场。夜幕下的塔尔寺静谧神秘,安安稳稳的,睡着了一般。一道流星从山后划过,风铃不时地响一声,再响一声,夜风簌簌地,有时就拨拉一下山门前的帷帐,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炉烟,牛乳般清亮,就那么随性地蠕动着,懒懒散散地摇曳到夜空里去了。
鲁沙尔以寺做景,因佛而成集,礼佛的礼佛,贸易的贸易,各取所需,宗教和贸易浑然天成。佛成就了鲁沙尔的幸福生活,这也算是佛的初衷吧。
    山左信仰,山右生活。八瓣莲花,蓄势盛开。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换馍

下一篇: 悠悠地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