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自然生态作家文学志愿服务队(潍坊)一行四十余人,走进享有盛誉的寿光侯镇宏源酒厂,开展了一场融合酒文化采风与报告文学研讨的深度文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精神,深入基层挖掘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题材,推动文学创作贴近现实、扎根人民群众。


活动伊始,寿光市侯镇党委领导,以及宏源酒厂总经理张晓飞对志愿服务队作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参观酒厂风貌。在氤氲酒香中,作家们漫步于规模宏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幽深的地下酒窖以及传统制酒车间,亲身感受宏源酒业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酿造底蕴。作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宏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承载着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千年古法,其“高温制曲、九次蒸煮、八次发酵”的坤沙工艺,令在场作家赞叹不已。大家品评酒香、聆听讲解,不仅领略了宏源浓香、酱香与黄酒等多品类产品的独特风味,更深刻体会到“做文化人,酿文化酒”的企业理念如何通过工业旅游、文化研究等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冯金玉等作家们亦对宏源白酒赞誉有加。

















采风结束后,作家们齐聚一堂,举行周习报告文学《电波玫瑰陈章》研讨活动,期间参加活动的作家们向宏源酒厂赠送书法作品及个人著作。该活动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寿光双王城创作基地主任邱家兴主持。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习首先传达了10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精神,并介绍了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心路历程。与会作家以《电波玫瑰陈章》为范本,围绕报告文学的题材挖掘、真实性追求与文学表达展开热烈讨论。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石化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湖》执行主编马行,军旅作家、全国十佳军旅诗人康桥,《山东商报》主任记者崔艳红,《胶东文学》编委张楠等嘉宾分享了创作心得。现场互动频繁,笔尖沙沙,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




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潍坊市直及寿光、昌邑、寒亭、诸城、安丘、昌乐、青州等县市区的三十余位作家及媒体代表,包括桑爱梅、张雯、赵志友、董增文、宋建文、张洪贵、范春燕、黄旭升、董兴梅等文艺界人士。大家畅谈采风感悟与阅读体会,一致认为此次行程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深化了对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题材的理解。









自然生态作家文学志愿服务队(潍坊)的崔在庆、张瘦石等作家们纷纷表示:“周习老师的报告文学作品《电波玫瑰陈章》,既是对一位女科学家奋斗人生的深情记录,亦是对生命价值与时代精神的深邃回响。在这部作品中,周习老师通过深入采访,以其细腻的笔触与饱满的情感,真实而生动地勾勒出陈章在国防通信事业中砥砺前行的身影。作品不仅恪守纪实文学的真实品格,更兼具动人的文学感染力,为科技题材的书写提供了崭新的范本?!?/span>





寿光作家刘晓东谈道:“作为读者,也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从《电波玫瑰陈章》中获得的不仅是感动,更是一种观照生活与创作的崭新视角。在文学书写中,我们应摒弃非黑即白的简单叙事,转而关注人物在复杂境遇中的真实抉择;我们需怀一颗‘沉下去’的心,贴近时代与人心;要有一双‘拎起来’的手,精心结构与剪裁素材;更要有一支‘融进去’的笔,让语言在纪实中焕发诗意;最终,还要有一个‘立得住’的魂,承载起文学应有的社会担当与人文关怀。这,正是所有创作者——尤其是现实题材写作者——应当奔赴的方向?!?/span>

最后,中国自然资源作协网络委员会主任张世奇作总结发言。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鼓励作家“走出去、深下去”,在火热现实中汲取养分,践行“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二是提升对生活与材料的洞察力,坚守真实性与思想性,追求优美的文学表达;三是倡导多读书、多交流,以学习促创作。他寄语全体作家:“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愿我们曾经的汗水都能化作丰硕的果实。”

此次采风研讨活动在酒香与文思的交织中圆满落幕。作家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宏源酒业的百年技艺与文化传承,更通过研讨提升了报告文学创作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深入基层、贴近现场,以饱满的笔墨书写自然资源领域的动人篇章,为推动新时代文学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刘几报道 岳永林摄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