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远去的嘎斯灯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3-05-09热度:0

远去的嘎斯灯
(朱玉富)
很多时候,久远的一些往事往往无从想起,然而,总有些东西不经意间却留在我们的心灵的最底处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10多年,物质匮乏,能源有限,许多人家用的还是(洋油灯)煤油灯。直到80年代初,电灯才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于是煤油灯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尽管煤油灯光荣退役,但是“嘎斯灯”——电石灯,却作为电灯停电后的补充,乘虚而入,因为,那个年代几乎天天停电,为此,点嘎斯灯就成了家常便饭。
  嘎斯灯是我们鲁中人的叫法。它是用电石作原料,用水作催化剂生成可燃气体的一种照明装置。因为嘎斯(电石)的化学性质非?;钇茫鏊醇ち曳纸獠胰财颓庋趸?,并放出大量的热。它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不过,凡是用嘎斯灯的农家,首先要有条件的,即,家必须在城市里,家里必须有在工厂里上班的人,而且必须能够无偿弄到嘎斯——电石。否则,一切都是枉然,只是遐想。
  嘎斯灯基本上都是在工厂里加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它的装置是用无缝钢管或圆柱状铸铁(钢)件,经过车、钳、铆、电焊加工而成。灯体呈圆形,壁厚2至3厘米,直径5至8厘米,高15到20厘米。上面的灯盖厚约3至5厘米(底厚也是一样),比灯体小半厘米以下,可以在灯体内上下自由活动,并且保证上面的水能够渗漏进灯体下面(内部),以便将里面的嘎斯(电石)气体——产生的乙炔引到外面点燃。盖的正中央是一根长约10多厘米,小手指般粗细的灯管,灯眼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能够用针一般细的铁丝插入清理残渣,以免被电石粉末堵住。
  嘎斯灯准备好后,只要在里面装上一块可以吃一顿饭的电石,然后再在灯盖上倒上足够的水,稍等片刻,就可以划着火柴点燃了。嘎斯灯点燃后很亮,绿色的火苗子和现在的气焊(割)差不多,叟叟往往上蹿出10多厘米。那时,被嘎斯灯燎了眉毛头发的,甚至烧灰了衣服被褥、乃至引发火灾的,一点都不新鲜。有的,由于没能及时清理灯眼,结果气体把灯盖顶飞伤人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所以说,它的危险性很大。
   嘎斯灯,作为一个时代的流行,也是国有体制下“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产物。据说,旧社会也有人用过它,可惜“认识”它的人不是很多。而它之所以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盛行,主要原因就是得来的‘容易’。从嘎斯灯的制造加工,到电石的无偿供应,都是公家买单,没人花钱。不会做的,跟在工厂干小工或当工人的邻居说句话,帮个忙即可;嘎斯灯和电石便信手拈来,便无了停电抹黑的尴尬。
  嘎斯灯在没点燃时散发出的气味(乙炔)特别臭,有点像臭鸡蛋。味气特别刺鼻、呛人。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拿着大哥从莱钢拿回家的电石做游戏。方法是,把一个装满水的瓷茶缸装上半缸水,把电石放到水里,然后再用火点燃,只听“嘭”的一声响,就像鞭炮一样。电石很充足的时候,我们干脆直接把它扔进水里,看它“咕嘟咕嘟”冒气泡玩耍。
  记忆如履,日月如梭。嘎斯灯作为哪个时代的产物,已经从人们的生活里销声匿迹快30年了,如今,不但嘎斯灯看不到了,就连嘎斯罐——当年用来直接产生乙炔气体进行或焊或割的桶形生产工具,也早已踪影皆无。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山村广告

下一篇: 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