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来源:作者:龙回仁时间:2013-05-28热度:0次
不要认为读了几句书,就是个文化人;也不要认为正从事的是文化事,也可以算作文化人。
某次,我好心地纠正一个所谓电影公司老板的错误,因为如果不纠正,会影响到我报道的真实性。谁知对方不但不领情,还说我:你不就是个记者吗?你懂什么?
这是什么话!在她眼里,记者原来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角色!就算是不懂,那你这个懂的,也不能这么说话吧?
于是我就回敬她,你这么说话,哪像个文化人?简直是斯文扫地!
那人一听,再也不敢回话了!后来,和我们一同在场的一个女大学毕业生说,这样的回击,太给力了!
其实自己也常常做些斯文扫地的勾当。不但是我,就是身边的同事,也常常如此。一天在电梯里,我盯着一个同事的假发看,因为我前几天去试过几顶假发,总觉得不合适,正好现在近距离遇见他,于是就想看看他的。谁知这仁兄很幽默,他说,你看个卵啊看!
我回他,你说得太对了!
开会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起,忽然一回头,发现他两只脚是光的。他不紧不慢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只袜子来穿。边穿边说,脚气,好痒。原来,他是在会场上脱了袜子来抓痒的!太有魏晋风度了!太可爱了!
想起梁实秋或是胡适的文章里,曾说自己也曾一边看书,一边抠鼻子,或者抠脚丫。我才知道,真正的文化人,其实是不拘小节的。
有了梁实秋或者胡适作榜样,我便有些肆无忌惮地干着抠鼻子抠脚丫的营生来。但是,却从不敢以文化人自居??俑霰亲?,抠个脚丫,学起来容易,但要让自己有文化,却是一件难事。
可是,最近的一件事,让我觉得自己还是像个文化人的。
结交了一些书法家朋友,就想讨要他们的墨宝??尚词裁茨谌荩醋詈檬亲约憾?。有时书法家朋友给我写好的,又不是很合意。比如有位书法家朋友给我写 “文化是沟通人类心灵的桥梁”。天!这挂在乡镇文化站、或者县图书馆还凑合,要装裱在自己家里,不挂也罢。到哪儿找那些“有文化”的句子呢?要想附庸风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突然想到去《文心雕龙》里找,那里面,尽是些骈四骊六的句子,绝对有好货色。这本书我30多年前就买了,那时是在一个名叫毛家渡的地质队的子弟学校里做语文老师,大约是从广告上看到一则邮购启事,是从邮局寄钱到出版社邮购的。如今有了百度,连书也不用找了,直接上网就是。于是就到网上搜《文心雕龙》。我决定从头读起。
当我读到“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时,就有感觉了,觉得这里有货了。我先是看中了“云霞雕色”,但一个色字,怕人家笑我好色,再说,这四个字的意思也直白了一些。就打起了“草木贲华”的主意。草木贲华,也就是草木开花的意思,但又意味深长。竟然越看越觉得有味,是一种文化味儿。于是,就决定用它了:草木贲华!
然后又单独去百度了这四个字,看看有没有人引用。一点鼠标,却发现了奇迹!原来古人慈禧太后早就把它写在了颐和园的长廊里了!颐和园的长廊,我在20多年前是去过的,但那时看景还来不及呢,哪有时间去看那些匾额呢?
也就是说,面对1400多年前南朝一个叫刘勰的写的那本不薄的《文心雕龙》,我和100多年前做着太后的慈女士,竟然一同看上了“草木贲华”了!当时的狂喜自是不言而喻了。我当即把这一喜讯告诉一位书法家朋友,书法家朋友也很喜欢这四个字,他除了给我写了条幅,还给他其他好几个朋友也写了。
从太后女士的书法功底看,她绝对是个十分优雅的女子,绝对是个文化人。从网上查到,颐和园的长廊里,她还写了晋陶潜《劝农》诗中的“和风清穆”,《隋书•音乐志下》中的“恩风长扇”,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她除了写有“草木贲华”,还写了“藻绘呈瑞”。那几句是连着的:“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秀?!蔽也孪耄倥贝拇褥烂?,必定是一有空就在闺房里看《文心雕龙》,等到做了太后,看到颐和园长廊里的梁上空着也是空着,就吩咐仕女拿来《文心雕龙》,像我一样在里面找起句子来了。
能够和这么优雅的文化女子同时看上一个词语,应该也算是“文化”了一回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