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仙,不是人名,因为姓毛而得的一个诨号。在我老家,凡是从事兽医或医生行当的,人们都会给其取姓带上诨名,实际上也是一种尊称。光街上,就有当医生的老顾仙、陈仙,做兽医的罗仙、彭仙。毛仙,自打初中毕业十六岁起就跟随其父亲老毛仙学习兽医,因属于手艺人,十八岁那年很容易就找了个对象,不到两年结婚成家。这个时候,学有所成,分家立户,独立单干。起初在老东街上购置了三间砖瓦房,既是一个家,也成了兽医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么多年来,只要接到周边农户的出诊请求或求助电话,不论什么时间,随叫随到,从不耽搁,由于服务周到,为人热情,收费较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时,经验不断积累,医术不断精深,人气不断聚拢,财气不断蓄储。去年春,年届五十的他,突然向亲朋好友宣布,从此改行搞养殖。
说起搞养殖,毛仙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他的家乡的后山,就是一个难得而独到的场地,况且,在这里,还有他的老房子和几亩农田及诸多的亲戚,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后山,实际上就是本地丘陵地带自然形成的一个山包子,在这里搞养殖确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场所。从土地租用到场地平整,从资金的筹措到人员的选聘,从规划设计到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年多的时间,躬身亲为,不辞劳苦,身高近一米九、体重达二百斤的毛仙成了骨瘦形销的一个人,布满沧桑的皱纹,黝黑粗糙的皮肤,不修边饰的衣着,蓬头邋遢的外形,怎么着也让人无法与过去身材魁梧、肥硕壮实的毛仙相比。不过,倒是他始终保持着乐呵呵、笑嘻嘻的状态,好像困难和烦恼都与他无缘似的。
如今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一排整齐的禽舍,一块开敞的空地,一个密集的林地和一口清亮的水塘,以及散养着的上万只的鸡鹅鸭、数十头的猪仔,还有露天堆放的三十多袋刚收割的小麦,显现着事业的渐入佳境,也突出本人热爱乡土、归正守丘的意境。
实际上,搞养殖,最怕的就是家禽和牲畜生病,尤其是遇到瘟疫的发生,那就是灭顶之灾。好在一个从事多年兽医工作的他具备精到的医术而处惊不乱,用他的话说:我是地道的农村人,搞养殖,也在种植,不仅合适合理且胸有成竹,养殖的家禽和牲畜不仅散养,还都是用种植的农作物底料喂养,是正儿八经的原生态产品,同时,每年还可以省下上万元的家禽、牲畜防疫防病费。h7n9禽流感期间,不少人为之担忧,要是波及到这里,可不是一般的经济损失了。好在他是一个久负盛名、精技在身的兽医,除了按时做好养殖场的防疫防控外,还及时地观察周边农户家的家禽和牲畜情况,并低费提供一些预防药物。最近,他的养殖场已和南京、扬州、合肥等地的客商签订了订单,待到秋季,不仅有着大量资金的回笼,还会有一个丰盈的回报。(2013年6月15日)
上一篇: 咱家也过端午节了
下一篇: 陕北靖边的“砍头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