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百年老店——瑞蚨祥绸布店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7-18热度:0次
童年时代,就经常听父母讲:买布要到街里的瑞蚨祥,虽然距离我们家住的小鲍岛有3华里路,但是那里的绸布品种全,实诚,不糊弄人。
进入70年代,我的工作单位调到了中山路,每天上车下车都要经过位于市北区胶州路35号的瑞蚨祥,所以,给家里买布,买被面,人造棉等做衣服,被褥的材料竟然全部成了我的任务,由我来买办,因为在那个全家9口人为温饱工作的时代,我顺路采购是最节约时间的,何况我从事的也是商业工作,和瑞蚨祥都是属于商业局领导,同行业。
我插队回城工作的企业三新楼是民国元年开业,而瑞蚨祥绸布店竟然比我们的三新楼还早一年——1911年就成立了,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水獭、貉绒、黄狼皮、灰鼠皮等皮货,和进口的各种“洋布”,河北、山东、江浙等地自制的花布、青布、绫罗绸缎等。
据说:瑞蚨祥最早于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创始人孟鸿升是济南府章丘县人,是从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山东周村起家的,从经营土布开始。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即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后来,1911年又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设立了分号,是全国最典型的民族企业。瑞蚨祥经营特点是:商品齐全,货真价实,服务热情,
因为我回城后初始的工作就是为各行各业的朋友近距离接触,服务,所以青岛瑞蚨祥的许多老职工都很熟悉,记得在七十年代由于我的兄弟姐妹多,恰巧是上山下乡的高潮,我的两个弟弟都报名下乡插队,而家中当时的布票根本就不够用,我把困难和当时在瑞蚨祥站柜台的吴新华师傅一说,吴新华师傅当场用买给我便宜的布头给我解决了问题,因为柜台销售的每批布都有布头,按照规定布头免收布票,并照顾10公分不要钱?;褂性谖业牡艿苊墙峄椴晒罕幻娴氖焙?,有一个戴肇宝师傅帮助我买的是青岛瑞蚨祥橱窗摆放用的样品的丝绸被面,仅仅6元钱就可以买到一床漂亮的丝绸被面,那时候买一床丝绸被面需要10元左右啊!
青岛瑞蚨祥的潘师傅是十四岁就进店学徒的老职工,他的两个女儿也是知青回城,大女儿在市北的一家酒店任经理,他看到我们老知青格外亲切,每次来我们店洗浴完毕就泡一壶香茶打开了话匣子:“瑞蚨祥”的门头字是清朝书法家王土序写的,要说“瑞蚨祥”店名的来历,那学问可大了。是我们瑞蚨祥的掌门人孟鸿升让许多孟家秀才经过反复推敲、多处考证后引用了“青蚨还钱”这一典故。店名中的“蚨”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似蝉的昆虫。晋代《搜神记》卷十三记载,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取其子,母必飞回,不以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这里说的是钱用完了又能飞回的故事。因此当年老板取店名瑞蚨祥就是借“祥瑞”的吉祥之寓意。让顾客记住衣食父母,善待衣食父母,不要忘记“瑞蚨祥”。
解放后,瑞蚨祥就是以一对母子蚨图案申报注册为自己的商标,可见瑞蚨祥人对传统商业文化老字号的喜爱和高度肯定。
瑞蚨祥的潘师傅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由北京瑞蚨祥提供的,这是瑞蚨祥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丝绸业的骄傲。
他还说:在当年瑞蚨祥广为流传的几句话:“青岛中山路,到处是宝藏。西有谦祥仪,东有瑞蚨祥。丝绸黄金甲,我店最辉煌?!比痱断橐曰跽婕凼?、服务周到确实赢得了广大顾客。瑞蚨祥经营的色布是选用上好的白布加工的,缩水率小 ,下水不褪色。瑞蚨祥的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也是质量最好的。他们派专人、选厂家“定产品”,并绣明“瑞蚨祥鸿记”字样。其优良的布匹、绸缎至今为海内外游客所称道。其开办的“传统服装服饰展”也是文商结合的典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信任。
他说:无论在什么年代,瑞蚨祥的管理人员都参加售货,遇到忙时,还要协助售货员招待顾客,使顾客心情愉快,下次再来。有的顾客买的东西多,耽搁的时间长,店里还备有茶水招待。对于常来的顾客,热情接待。遇有打电话要货的老主顾,则及时派人送货上门。
百余年来瑞蚨祥始终保持老店全、新、优的经营特色。“全”就是从低到高档次齐全:“新”就是新品种新花色不断推陈出新:“优”就是集各地优质面料荟萃一堂供广大顾客挑选。并一直奉行百年老店的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的“十六字方针?!?BR> 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青岛瑞蚨祥的牌匾从青岛消失了,虽然房屋还在,还是经营丝绸纺织品,但是生意萧条。我所认识的老职工都早已经退休,有的早已经去了天堂。当我路过中山路进店寻找瑞蚨祥的牌匾消失的原因的时候,有个老店员告诉我:原来的瑞蚨祥因为欠债,被法院查封拍卖,现在的经理买断后要与过去的债务脱钩,所以把名改成了“国蚨祥”,主要靠自己进销商品和出租部分柜台维持经营。
青岛瑞蚨祥从此在胶州路消失了,仅仅给我们来一辈人留下了一些追忆和思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