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电视机的缘分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3-08-19热度:0次
电视是“电视之父”英国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1925年发明的,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58年诞生的,可是我第一次看电视却是1976年。
1976年,上级分给我们饮食服务公司一台20英寸的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公司党委决定把它安装在会议室里,公司机关和核算店领导开会的时候看看新闻。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我们公司在会议室里设置灵堂,我们各个核算店的领导和职工轮流分批参加悼念,我们上身穿着洁白的白衬衫,臂带黑纱,胸佩小白花,走进哀乐低沉的会场。
电视上播送着北京的悼念大会,领导人在致悼词。我们立正低头。聆听悼词。在泪水的模糊中,不知从哪开始,哭泣声出现了。迅速整个会场都是哭声抽泣声。就听旁边扑通扑通的有人倒下。没有人抬头,没有人张望,我旁边就昏倒了好几个,我们走出会场,悲痛仍然一阵阵袭来,这时我第一次看到黑白电视机播放的最重要节目。
我的同学崔代君是无线电二厂技术科的工程师,虽然他1977年去了美国,但是他科室的同事张世礼老师仍然在1978年帮助我买到了他们厂生产的第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我在阳谷路13号的老屋只有11个平方米,电视拉来家的第一天晚上,我还没有做好饭,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娘和孩子们就拿着小板凳,马扎子坐在我家,等着电视开放。我一看门外,窗口还站着好多人,就干脆搬了个椅子,把电源拉到门外,在院子里演播起来,我和妻子也把板凳搬到门外,和30多户邻居一起看起节目来了!
我每周必须到父母家看望,妻子提议:回家带上电视机让父母看看,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就把电视机送到父母家中,父母家住的是个大杂院,院子有40多户人家,我母亲又特别好客,招呼邻居来家观看,不一会,邻居的大人小孩把门窗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吃完团圆饭后无法再取回那9英寸的电视机了,只有空手回到自己的家。
后来,青岛电视机厂生产了12寸的电视机,14寸电视机,我和父亲的电视机也开始随着电视机的发展而更新新一代的电视机。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在计划经济年代,当时各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都可以分到彩电票,那时候一张彩电票价值500元。许多家庭买上了彩电,我也在朋友的帮助下,搞到了一张青岛牌17英寸的彩色电视机票,那时候儿子已经上小学了,他郑重提出:“让爷爷奶奶先看彩电,我们再分到票再说!”我们按照儿子的建议,去青岛电视机厂给父母买上了17英寸的彩电,当我们看到父母在彩电面前对着荧屏欢笑的时候,心中特别开心,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欢笑!
那时候,我们都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上海滩》《霍元甲》《射鵰英雄传》、以及日本电影、电视剧《人证》、《望乡》、《追捕》《聪明的一休》等,许多电视歌曲《庐山恋》、《万里长城永不倒》、妻子和儿子都会唱,连老母亲都喜欢听刘晓庆和陈冲主演的电影《小花》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
从1978年我买进的青岛第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开始,转眼间,青岛电视机陪伴我们一家走过了35年的历程,这35年,我们更换了许多台电视机,我最喜欢青岛的产品,因为维修方便,产品质量有保证,青岛的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明天,随着电视机的更新换代,我们也将继续更新电视机的最新产品,现在市场上,海信、海尔的家电产品质量过硬,达到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已经走向了世界,青岛生产的液晶电视、全高清电视、等离子电视、智能电视,已经成为世界名牌。我喜欢本地品牌,我将继续在最新最好的青岛产品中寻找健康和欢乐!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