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婚十说
来源:作者:闫永定时间:2013-09-20热度:0次
婚姻,是个沉重的话题;再婚,是更沉重的话题;老年再婚,则是更更沉重的话题。它们让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和感触,思索与感悟。近来,我耳闻目睹了两件老人再婚的事儿,一件是反目为仇的闹心事,一件是琴瑟和鸣的高兴事。
前一件事的男当事人是一位与我同龄的老工人,约十年前老伴因病而故,不久经人介绍与一年龄略小、从农村来的女人重组家庭。老工人的退休金有2000多元,稍有积蓄,女人没有经济收入。两人结合的初衷,男人是希望有个家、有个伴,女人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自己有个经济上的依靠。重组家庭后,两人相亲相爱地过日子,倒也算得上幸福。女人自己虽然没有经济收入,对子女还需不时地予以接济,老工人也尽力为之,倒也相安无事。但女方的心有点太“狠”,在金钱上得寸进尺、“中饱私囊”,致使老工人无法忍受、非常闹心。日积月累,矛盾越来越大,争吵越来越多,以至到了无法继续过下去的地步,前不久以分手而告终。
后一件事的男女当事人都是我的同学。男同学的老伴于十多年前瘫痪卧床,他照顾伺候了整整十年后先他而去;女同学老伴于三年前因癌症发现时已属晚期不治而故。男同学是我的知己好友,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互有来往;女同学自学校毕业后,与我及这位男同学五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联系过,2010年初才与我取得了联系。通过我,他们两人不久也联系上了。当他们均失去老伴后,男同学意欲与女同学结为秦晋之好。我分析了他们的情况后,觉得不错,就做了一次“红娘”,他们的子女也持支持态度,这件事也就促成了。
这两位同学走到一起以后,彼此相互照顾、体贴入微,一起探亲访友,一起故地重游。女同学有点慢性病,男同学就领着她到多个地方为其治疗。女同学的女儿还建议、并提供方便,让他们去“新马泰”及南方一带旅游……前不久我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时,他们皆称“很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很和睦幸福。我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福。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失偶老人再婚已普遍被社会所接受,再婚之事逐渐地多了起来,令人闹心与高兴的例子也每有见闻。对此,我不是社会问题、婚姻问题、情感问题方面的专家,但通过见闻有了一些感悟,在这里就说一说吧。
1.老人再婚,是天经地义的光明事儿。从生物学观点来说,人属于生物,属于动物,故人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雌雄结合乃天经地义。再就阴阳理论而言,雌雄结合、阴阳互补也是常理。按照这些说法,男人和女人相互结合是符合生物学逻辑的。当然,雌雄结合、男女结合,其本源是为了繁育后代,从而维系生物、动物、人类的延续性。人到了老年,虽然不存在繁育后代的问题,但“基本属性”、“阴阳互补”是依然存在的。所以说,作为人的老年人,男女结合是符合生物学理论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2.老人再婚与否是个人的选择。老人失偶后,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意愿选择再婚或不再婚。失偶老人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后,如果觉得再婚对自己、对子女等都有好处,就应该大胆地选择再婚。如果一个人从一生的经历中已经尝够了婚姻的“苦头”,承受了它的的重轭,经受了它的煎熬,视婚姻为畏途;或因身体健康欠佳,觉得没有必要再组家庭连累他人;或因经济、子女等等原因,认为独处更适合于自己,选择不再组成家庭,也是一种活法?!奥懿钒撞?,各有所爱”嘛!子女和他人应当尊重老人自己的选择。
3.再婚,可以再次追求美好生活。有的老人在一生的婚姻生活中,与其伴侣恩恩爱爱,享受到了婚姻生活的无限美好,失偶后久久走不出对另一半的眷恋,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往往会出现怅惘、空茫、忧郁,甚至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要知道不管过去如何的美好,但毕竟已经过去,再也无法回来。那么,何不重新去寻找、去选择、去追求、去创造新的生活呢?说的俗一点,婚姻也就是搭伴过日子、搭伴走路,原来的“伴”没有了,找个新“伴”,陪你继续过日子,继续走路有何不可呢?因此,老人可以,也应该选择再婚,继续追求美好生活
4.老人再婚不可轻率。我的那两位同学,他们走到了一起,并不是他们年轻时就有“那个意思”,但他们彼此了解、知根知底,经过认真考虑后认为两人能够合得来,所以才走到了一起,他们不是轻率为之的。这样,他们就有了在一起生活的基础,就可以很快地彼此适应,就可以过得很和谐很幸福。现实生活中,一些老人在再婚问题上就不太慎重,认为老了老了,何必那么慎重呢,就随随便便地找了那么一个。生活在一起后,不久就发现两人并不合适,于是又快速地分手。有的还出现频繁“换”老伴的现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这种行为,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的亵渎。再婚时,知根知底更好,做不到知根知底,起码多多了解、不要草率还是必须的。
5.儿女应当支持老人再婚。当今,很多失偶老人虽然有再婚欲望,但往往遭到一些子女的反对。其反对原因中,最常见的多是牵扯到老人的金钱、房产等问题,害怕老人的退休金、存款、房产会被他人“掠”去。其实,这些儿女是不聪明的。一些老人再婚,不一定都是奔着对方的退休金、存款、房产去的,他们结合在一起就是想有个伴儿,有个说话的人罢了,而老伴这个角色是子女和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子女干吗不能满足他们呢?即就是有的人因为个人经济处境有依靠对方的目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把有些话说在前面,对退休金、存款、房产有个提前约定不就可以了嘛。再说的自私一点,老人身边有了伴,平时生活有了人照料,子女用不着整天操心着老爸老妈,这能减轻自己的多少负担呀!老人再婚,这样既满足了老人的愿望,又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故而,老人再婚,子女应当予以支持,让老人自己去创建那个属于自己的温馨港湾,打造那片不可替代的天。
6.再婚,可以比过去过得更好。再婚,完全可以过得很幸福。如果双方年轻时就有那个“意思”,对方就是自己心仪的人,后因某种原因而错失机会,现在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了,那双方肯定会倍加珍惜,过得很幸福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双方经历了几十年的栉风沐雨,阅尽了人间沧桑,在岁月洗礼和生活磨练中,已经感受了人生的得与失,品味了生活的痛与乐,会使你理性地处理这后来的婚姻。前期的美好,会使你“发扬光大”那“正面”经验,使“后来”继续美好;前期的一些痛苦不堪或伤痕累累,甚至不堪回首,会使你从中汲取“反面”教训,重新构筑一座新的婚姻殿堂,开始新的旅程,开始人生的新篇章。
7.如何对待金钱?人们离不开金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被金钱所左右,很多再婚家庭就是被金钱击毁的。再婚的双方如果都有足够的退休金、足够的“老底”,彼此无对对方有金钱方面的需求,两人只是搭伴过日子,经济上的AA制是不错的选择,彼此的收入和财产自行支配,不对对方存觊觎之想,当对方对自己有经济上的帮扶时,应该予以感激。
如果一方就是把对方作为自己的生活依靠,奔着“经济”而来的,那也应该有言在先、名正言顺,不应得寸进尺、暗箱操作。金钱这东西,少了不行,但过分看重就是祸害了,世间的万千事例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老人,几十年的经历应该使自己对此有了深切的体悟,大度一些,不要使金钱毁了本不太长的未来生活。至于子女,就不要把眼光盯着父母的那点钱,应该自立,应该靠自己。
8.身体欠佳,如何对待再婚?有的老人,自己身体不怎么样,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想找一个老伴照顾自己。一般来讲,此法不妥。既然是再婚,是老伴,那就会涉及到金钱财产诸多问题。为了避免以后的一些麻烦事,还是雇个正正经经的保姆为妥。保姆伺候你取得报酬,你付出金钱获得服务、得到照顾。
9.再婚后不要轻言分手。老人再婚了,于是两人就同在一个屋檐下,日夜相伴、耳鬓厮磨,这样既会使生活充满了温馨,甚至浪漫,但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柴米油盐的繁繁琐琐,也会随之而来,有时甚至会掀起惊涛骇浪。这时,首先应当平心静气,采取隐忍、包容与理解的态度,互谅互让,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以牙还牙,弄得不可收拾。
共同生活之后,如果发现彼此在一些方面存在着某些“不合适”,这时应仔细理性地进行分析,看这种“不合适”能否慢慢转化。再婚也是婚姻,婚姻不是“过家家”,不可轻言分手。既然选择了,就要去接受、去面对,应以满怀期望的心态,用自己的真心付出,改变自己的某些方面,或以与人为善的诚心感化对方,促使对方改变某些方面。这样的话,说不定会峰回路转,爱的旅程可能会渐趋平坦,鸟语花香的温馨生活会扑面而来。
10.实在不合适,干脆“拜拜”吧!再婚后,通过一段的共同生活,如果发现双方确实合不来,经常别别扭扭、憋憋屈屈,甚至交恶不断,且通过努力无果,彼此都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对方,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话,为了自己,也为了对方,那就坚决舍弃,干脆“拜拜”吧!因为生活还要继续,日子总得往下过,硬耗下去是对双方的折磨。
人生没有完美的,生活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虽然这样,但我们都应该尽量地去追求完美。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打造、共同呵护、共同经营的。老人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磨练,应该体悟到了婚姻的真谛、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红尘匆匆,终成过客,老人在人生的路上已经走过了长长的路程,剩余的路程已经不长了。在这不长的路上,有一个陪伴你行走的人也应该说是缘分,那就与这个陪伴你的人好好地走好这不长的剩余一段路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