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麻池古寨
来源:作者:ytfcff时间:2013-10-29热度:0次
神奇的麻池古寨
许发圣
今年重阳节,局领导安排我陪离退休老干部到麻池参观旅游,以前下乡多次路过此地,只知道它有不少破旧房子、参天的大树、古怪的石像以及静静的古井,今日重游,对她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无论怎么说,麻池都算是一块风水宝地。碧浪翻滚的清江河完全是一道天然的壕沟,从它面前蜿蜒而过;而白岩森森的璞岭在它后面威严耸立,又成了别人望而却步的庞大屏风。仅仅有了这两道屏障的?;?,麻池就可以安若泰山。曾几何时,南来北往的行商坐贾在这里云集,“两步三阴沟”的繁华街市,成为老一辈麻池人回忆中津津乐道的亮丽风景。
贴近他宽厚的胸膛,就可以听到历史豪迈的回声。几栋具有土家风情的房屋,见证了一段划时代的历史。时间定格在一九三一年春天,靠近璞岭山麓的一座四合院,有幸成为长阳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的机构所在地,全县辖有三十多个乡级苏维埃政府。在此期间一个留着八字胡,衔着烟斗的将军,姓贺名龙,率领数千人第三次来到麻池,指导这里的土地革命运动。对于麻池的地理位置,他说:麻池前有清江,背靠五岭,左右有两坳,吹竹筒为号,便于防守。
离这栋四合院百步之遥,是第三届中共长阳县委会旧址。在这栋房屋的后面,至今还保留着一座复制的土地庙。这座庙原来立在麻池不远水竹园,它应该是世界上最小的庙了:没有庙屋,没有修行者,更没有庙产,只有一块一米来高的石碑,石碑的左右竖着两块被称作护墙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一副对联:土发黄金宝,地生白玉金。横联是:吾土地也。土地庙的现任主人不仅跟国民党有关系,而且是七十九军的重要人物。这时候,红军中站出一个女人,她思维敏捷,经过简短的思考后,就这原来的土地两字的起头,将对联修改为:土豪劣绅土崩瓦解,地痞流氓地磨草光,横批不变。这样一来,原来死气沉沉的对联一下子变得豪情万丈,具有了革命气势。这个女人是贺龙当时的秘书,后来的夫人蹇先任。
沿县委会旧址北行,又有一栋土木结构的房屋,它是长阳县军事委员会驻地。贺帅曾多次在这里落脚,处理公务。还有长阳县妇女委员会等保存完好的旧址,当年,长阳县的女同胞们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 多少麻池人在战争中牺牲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与苏维埃政府距离最近的麻池人民对土地革命的奉献,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抚摸着当年红军在这里用过的古旧家具,你就会随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心潮起伏。红军当年用过的水桶还在,红军当年睡过的木床还在,红军当年公布的土地改革政策还在。那张刻着荷叶莲子图案的春台,可是他们在祈祷早生贵子?那条穿着喜字格花纹的雕栏,可是他们盼望喜事连连?那副雕有核桃纹的窗棂,可是在向往有一个好的收成?值得惋惜的是,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但是,他们昔日播撒的火种,不仅照亮了今天的麻池人民,而且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
是麻池人民对苏区深厚的情感,使这个旧址群得以完好地保存。麻池苏维埃旧址群,诉说着一个振聋发聩的故事。[2]
在长阳县苏维埃政府左边,有一棵一人环抱,高达十米的银杏树。这棵树主干笔直,枝叶繁茂,春风吹来,飘起一树碧绿的蝴蝶。这是一棵英雄的红军树,它从小就与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它还是一颗很不起眼的小树。为了指导长阳的土地革命运动,贺龙同志多次来到麻池,每次都住在小树不远的房子里。白天,他派人把战马放在山上吃草,晚上,就把战马系在这棵小树上。为了系马方便,他派人在树上钉了一个带环的铁桩。这样,他的警卫员就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系好马或者牵走马。树下备有两个石槽,一个装草料,一个装水。万一战马在山上没有吃饱,也可以在这里得到补给。
久而久之,小树和战马成了要好的朋友。白天,小树可以闻着战马的体香,悠闲地晒太阳;晚上,小树可以贴着战马的脖子,近距离感受战马主人的英雄气息。很长时间,这棵小树见证了红军与国军的多次战斗,屡屡以国军失败,红军胜利而告终。
战马走了,小树失去了一个最亲密的伙伴,从这一天起,它变成了世界上最孤独最寂寞的树。只有晚风吹来,铁环清脆的叮当声,聊以解除小树的相思之苦。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树慢慢长高,长粗,一天天变成了大树。而起初还露出树干外面不少的铁桩和铁环,也逐渐没进了树干内。小树沉默着,思考着,盼望着。在漫长的等待中,它迎来了共和国的建立。当年战马的主人,成了万人景仰的开国元勋?;谡饪檬鞯拇婢?,人们它他周围搜寻。突然,有人发现了树干中的铁环。又在树下的泥土中,挖出了两个石槽。他们把树干靠近铁环的地方,剖开一小块,让长进树干里的铁环重见天日。然后,给铁环以及树的周身都挂上红布,把这颗红军树打扮得喜庆洋溢。直到今天,前来参观的人们都要来到树下,凭吊当年红军的惊险战斗经历。
[size=1]文字[/size][size=4]文字[/size]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