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朴素的传承

来源:作者:xxjd221830时间:2013-12-08热度:0

 

   工作那些年,生活极简单,同一班的人就像是一家子,每日的吃喝住行都在一起。东奔西跑的很多时候顾不上有什么讲究,与我一个宿舍的老陈却是个仔细人,现在还能记起的一个细节,那时无论在山上还是食堂,吃饭时那个水壶的嘴儿老陈是绝对不让对着人的,有时别人倒完水后不注意对着人,老陈也总是要重新挪一下。
时间长了,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件小事儿,老陈则总是神秘的一笑,说是老规矩,壶嘴儿对着人不礼貌。后来没事时查了一下资料,大概是说壶嘴儿的蒸汽容易伤人,出于安全考虑,慢慢就沿袭下来成了一种规矩。
   对那些约定俗成的老规矩产生了兴趣。琢磨下来,去除掉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大多还真有些科学道理。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燕子是不能去祸害的,还有青蛙,蜻蜓等等一些对人有益的小动物,小孩子总是免不了淘气,上树下河的胡闹,大人就会告诉我们,祸害了它们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对于一个懵懂的孩子甚或他们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来说,讲一些益鸟害虫生态环境等枯燥的大道理,远不如这些简单的老规矩来的直接有效,朴素的环保意识就这样一代一代根植到人们头脑之中。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智慧。
   也有些规矩让人摸不着头脑,民间尤其是正月里的讲究最多,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正月里剃头妨娘舅,试想正月剃头和娘舅有什么关系?我以前一直以为那是剃头匠们编出来为了偷懒的瞎话儿,辛苦一年,大概正月里他们也想放个假吧。与此类似的还有正月里哪天不能动剪刀,哪天不能拿针线,通通都是想给自己找个合理休息的借口。要知道那时农村的生活十分艰辛,一年到头难得休闲。现在看来这些规矩还真的颇有远见,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要讲一个张弛有度,这该是劳动?;さ谋亲媪?。
   好多老规矩早已上升到一种文化层次,比如寒食不动烟火,端午吃粽子划龙舟,重阳登高等等,由纪念先贤志士的高贵品质开始,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人在富足闲适时自然更有时间和心情去追求生活的完美与品位。但即便处在艰难和困窘之中,也会有一些老规矩,让我们始终坚守着做人的一丝底限。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