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胡杨林
来源:作者:王琳宝时间:2013-12-13热度:0次
央视纪录片《消失的胡杨林》的重播,不由勾起我两度游历新疆时对胡杨的所见所闻。
胡杨,杨柳科落叶乔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树高15--30米,耐受沙漠干旱、盐碱,根可深扎地下10米处吸收水分,其生命力极强。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的胡杨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で诼痔ㄏ鼐衬?。
第一次见到胡杨是在赴喀什的旅途中,也许是因为零星,印象并不深刻,甚至觉得其貌不扬,干支粗糙无形,远没有茅盾笔下的白杨挺拔俊秀。
第二次看到胡杨是在轮台,那感觉便大不同前。一望无际的胡杨林突然出现在荒漠里,给人以莫名的欢喜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绿洲的概念一下子占据了我和同伴们的脑海,霎时把旅途劳顿一扫而光。随着导游的讲解和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我对历尽沧桑却依然冠盖如云的胡杨不由心生敬意。
第三次看到胡杨是在央视酣畅淋漓的三集纪录片中,看到胡杨与风沙盐碱干旱病虫的拼死求生决斗,使我对胡杨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我敬佩胡杨坚强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她是干旱和盐碱肆虐的荒漠里唯一生存的乔木。她们数千万年默守荒凉傲然挺立,却始终与沙漠不离不弃,这种品德即便在人,亦非皆备。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是说人和水都还有一种选择,而自然界中的胡杨却无此机缘,荒漠永远是他们的家。然而正是如此,她们才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漫长的岁月中砥砺出了超强的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耐极寒的能力。如果说荒漠是一位暴君,那么我要说胡杨才是驯服暴君的绿林好汉。
我赞美胡杨对生命的无限执著。她们在忍受了严冬的摧残后,毅然于春天萌发新芽。她们为了生存,甚至练就了变叶、革质化、枝上生毛等本领。每年五月,胡杨准时开出紫红色的花,到六七月份成果,干裂后亿万粒种子像蒲公英一般随风飘散,开始了她们新的生命轮回。许多种子因为没有找到土壤和水分,连发芽的机会也没有。但胡杨却毫不气馁,仍然年复一年坚韧地开花结果播撒希望,在千万分之一的机率中固守着他们的生命之旅。这该是多么的坚忍不拔和难能可贵?。?BR> 我欣赏胡杨的高风亮节。她们逐水而居,在塔里木河流域顽强地展示自己的求生绝技,不愧是被称为“死亡之?!钡纳衬锏纳辍N以诳菟篮笠廊煌α⒌暮钍飨鲁了?,我在倒下横亘荒沙的胡杨树边嗟叹:胡杨树,真乃众树之大丈夫也。她们活着昂首一千年,竖起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绿色屏障。他们死后挺立一千年,向世人诉说生命的艰辛和磨难。她们倒下不朽一千年,为游客捧出一腔暖人心脾的古道热肠。站在活着的、枯干的、倒下的胡杨树前,就是铁石心肠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我庆幸古老的胡杨树。人们终于在经历了一系列环境事件之后,开始反思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并付诸实施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绿色行动。现在塔河紧急输水初见成效,两岸胡杨林开始了复苏进程。面积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で裎壹侗;で痔ê罟耙蝉疑砉疑止?。以胡杨林地为主体的塔河湿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并列入重点保护对象。胡杨林第一次受到人类最高规格的礼遇,这不仅是胡杨之幸,而且更是地球之幸人类之福?。?BR> 我衷心地祈盼,塔里木河奔腾长流,胡杨林永远常青!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