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记忆里的年画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4-01-20热度:0

记忆里的年画
(朱玉富)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我童年时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买年画、贴年画了。我的家乡位于鲁中莲花山脉的群山中,是个依山傍水的行政自然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每到年关,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地要到乡村集市购买年货、年画。那时的年画丰富多彩、形象化十分强烈,革命样板戏、革命人物连环式的年画堪称当时代表作品,当然,也有些杨柳青、杨家埠木版画,多以歌颂革命人物和祖国大好河山为主。年画摊子往往设在集贸市场的一角,横拉着绳子,长长的几大溜,上面悬挂着编了号的年画样品,还有的在墙上挂着,或者在地上用石块压着,最常见的有“五谷丰登”图,两个农民扎着头巾,簇拥着一大筐黄灿灿的稻谷和麦穗,笑逐颜开;有 “保家卫国”图,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头戴大盖帽,身穿橄榄绿军服,威武神气;也有四扇屏的戏剧剧照,如 《孟丽君》、《花木兰》、 《苏三起解》等,还有样板戏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等剧照。后来又有了 《少林寺》、 《木棉袈裟》、 《霍元甲》之类的武侠电影剧照,有了寓意 “年年有余”、 “招财进宝”、 “福禄寿喜”、 “松鹤延年”、“迎春纳?!敝嗟哪昊?。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年画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内容越来越丰富,名山大川、梅兰竹菊、猫儿狗儿、影视明星、香车美女、卡通人物等等,都出现在年画上,让人眼花缭乱。
  买回家的年画要到大年三十那一天才开始贴,先要撕掉旧的,如果旧的不怎么旧,完全可以完整地揭下来,做包书皮用。清理好墙面,熬好糨糊,父亲站在凳子上或床上贴,我和弟弟在地上站着仰着头看,告诉父亲贴得正不正。时至今日我还朦胧地记着贴年画的情景。
    贴完了年画,再到大门上贴对联,在迎面的照壁上,挂一个“?!弊值?,那灯笼的面儿,贴的也是一张年画。随后的院子里,正房、厢房的门上,也贴门神,可不再是全副武装的大将,改成了眉清目秀的文官,个个手持“天官赐?!钡内椤D昊唤鎏隽讼睬?,也贴出了亲情。闲时,我们坐在母亲身边,听她给我们讲那画中的故事, 《红楼梦》、 《西厢记》、 《杜十娘》、 《杨家将》、 《三打祝家庄》……母亲都给我们讲,我们也百听不厌。年画贴了一年,赏了一年,我们也听了一年的故事。又到新桃换旧符的时候,我们才小心翼翼地把旧年画揭下来,保存好,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这些年画就成了我们的包书纸??墒牵恢邮裁词焙蚩?,丰富多彩的年画不知不觉撤离了 “年”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装饰精美的名人字画和挂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现今,乡村的年俗在传承中变迁,传统的年俗中浸透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伦理与社会价值观和信仰情结。如今,年画已经很少登堂入室了。日渐富足的物质生活,似乎正在抽取年文化中的养分,剩下的只是年的过程。再也难见散发着纸墨香气的年画了,也难再有静静品味年画的闲情逸致了。
 

作者朱玉富 联系:电话:15550377716 QQ:1052171498
邮箱:zbwbzyf@163.com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一样的新衣服

下一篇: 走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