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山大南路
文/吴文峰
秋天,去北京游览。徜徉在国子监街上,槐荫匝地,空气泛香,有似曾相识之感。到孔庙门口,远远地望见迎门矗立的孔夫子雕像,我,一下子想到了山东大学的大成广场,想到了山大门前的那条路。对,就是那条被诗人路也称为“槐香四溢”的山大南路。
山大南路,顾名思义,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园的南面。长不到4公里,宽不过十来米。20年前,向东还是个死胡同。后几经拓宽,几经延长,西通黑虎泉北路,东接工业南路。中间被四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分割成五段,从西向东,用一个“干”字加一个“丰”字来描述,我觉得很有意思?!案伞钡牧胶崾呛诨⑷甭泛屠铰罚胺帷钡娜?,有山大路、闵子骞路和二环东路。以山大路为界,西段属于历下区,东段属于历城??梢运担欢肆殴懦堑睦?,一段接着泉城的未来,是一条文脉搏动的路。
十三年前,我有幸搬到山大南路西段居住。耳闻目睹、耳濡目染,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条路。
走在这条路上行走,常常会和两位古代的孝子不期而遇。一位是舜,一位是闵子骞。
舜耕历山,千古有载。据考证,历山,就是今天济南的千佛山。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他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除草。因之历山,济南古称历下,沿用至今。历山路,从千佛山下,一路向北,与山大南路交汇的地方,以前是个丁字路口。2007年6月,济南市启动了山大南路西延工程,架桥、铺路,两年后此路段正式开通。其中,跨越护城河的桥梁被命名为“思敏桥”,取自济南市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的名字。
跨过“思敏桥”,往右一拐不足百米,就到了大明湖新景区。站到东门桥头向西一望,超然楼、闻韶驿尽收眼底。纪念辛弃疾、曾巩、王士祯等文化名人的稼轩祠、南丰祠、秋柳园等,就在驿南楼右??吹匠?,会让人想起诸城的超然台,想起在台上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想起他在济南做官的弟弟苏辙。闻韶,自不必说,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黄河北不远的济阳县曲堤镇旧有闻韶台,文化大革命后期才被铲平。前人曾有诗赞闻韶驿:闻韶古驿近如何?草绿湖南水自波。莫道玄音今已歇,春风满郡日弦歌。
以孔子学生闵子骞命名的“闵子骞路”,在山东大学的东临,全长1200多米。因闵子骞墓而得名。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流传至今的“鞭打芦花”,说的就是小时候遭继母虐待,穿着用芦花做絮制成的棉衣劳动、被父亲发现后欲休继母被他拦住的故事。据《历城县志》记载,闵子骞墓过去很大,墓侧曾建有闵子祠和闵子书院,是济南城东一个文雅的所在。其中,闵子祠:济南府城东门外五里,宋熙宁七年,济南太守李肃之即墓前置祠立碑,苏子由作记,东坡书。闵子书院:在县东五里闵子墓前,元天历间建,设山长。也就是说“闵子骞”出现在济南的地理上,至少在北宋年间就有了。到清朝,闵子墓北及东北一带,曾被称作闵孝里,类似于现在的乡镇或社区。李西堂曾作《闵子墓》一诗:寒林散夕烟,落日照大路。旁有一高冢,云是闵子墓。闵子鲁大贤,孝友圣门著。不为贫贱移,不做富贵慕。婉言辞费宰,凛凛金石固。我今过其垄,愁听鹃声暮。英灵不可招,些些词空赋。欲去复徘徊,月上东山树。诗中的大路,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闵子骞路,但东山,应该是山大南路东段正对的“五顶茂岭山”。这段路,也是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举办前修通的。
在闵子骞路上,石刻的《二十四孝图》镶嵌在闵子墓园的西墙外。从北向南,“刻木事亲”、“芦衣顺母”、“卧冰求鲤”、“孝感动天”等一字排开。墓园的正门,上书“崇孝苑”。里面芳草萋萋,石人石马位列新修的闵子墓前。同样,二十四孝的故事,还被篆刻在条形黄色木板上,一块块钉在闵子骞路的西墙上,斜对墓园的大门。如同古书的书页,一直横跨山大南路,有闵子骞简介及“芦衣顺母”故事,还有舜“孝感动天”的说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走在山大南路上,会经常遇见一些洋人。有大鼻子蓝眼睛的欧洲男孩,有头上扎满麻花辫子的非洲女孩。这些人在山东大学留学。山东大学1901年建立,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为庆祝建校110周年改建的中心校区校门,就在山大南路27号。校门后是“大成广场”。大红榜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及鎏金的《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节?。肪妥淘诠愠∧喜唷⑿C藕蠓降幕ǜ谘倚9媸?。其中,暂行章程上还有光绪皇帝的朱批“知道了政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併发”被涂成了红色字体。校规石正北,依次为《大学》篇地雕、中心喷泉等。向北,是山大图书馆。再后面,是高高的、被评为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的“新知楼”。水系两侧,为排列整齐的玉琮灯柱列。8块刻有“礼”、“乐”、“仁”、“和”、“书”、“数”、“射”、“御”等的正方形青铜地雕排列在水系周围,代表着传统的儒家文化。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大成广场上没有孔子雕像。有一尊“大哉孔子”雕像,在后面的邵逸夫科学馆前面,已经多年。校园里的道路,南北向的被命名为“厚德大道”、“明德大道”、“弘德大道”,东西向的被命名为“至圣路”、“亚圣路”、“智圣路”、“农圣路”、“工圣路”、“兵圣路”等,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由此说来,山东大学还真有一点国子监的味道。因为国子监就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世界各地的有志青年到这里学习汉语言文化,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十多年来,有事无事,我总爱到山大校园里走走。过去,周末,曾到文渊林的树下买过旧书;也曾在冬天的佛晓,到大操场上去跑步;更多的时候,是在“大哉孔子”雕像前的小广场上,依靠在臧克家先生、闻一多先生铜雕像的椅子上看书,感受和两位诗人的感受。每一次,匆匆走过据说是由校长潘承洞设计的三角几何行状的校门,总会慨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2011年7月,如同大牌坊一样坚固的校门拆除了,取代的是有“怀抱”之意,体现出山大“朴实、厚重、包容、开放”理念的半圆形大门,感觉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大门拆除的时候,我专门捡了两块花岗岩饰面保存,做个纪念。
十几年来,无事有事,我总爱到山大南路上逛逛。建工俱乐部早拆了,新修成了售楼中心;金玉兰花店越开越大,“梦三郎酒店”早已关门,“星繁星网吧”还在营业,“华清池”洗浴中心成了理发店?!盎宄亍钡睦习?,好像是个球迷,过去,每当济南有什么成功的赛事,这里常敲锣打鼓庆祝一番。在华清池路西的小胡同里,有一个做鲁菜的小饭店,好像叫“雅士居”,朋友请客来过,很地道?;褂?,从山大南路去逛山大路的科技市场,最是方便,不管是北边的“百脑汇”还是南边的“赛博”或“华强”,集中了济南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已被称为“山东硅谷”。
山大校门西侧的小树林书店和路南的山东大学出版社书店、新华书店我也经常光顾。2012年的最后一天,停业多年的济南市古旧书店又在这里开张,为这条文化街增添了文化的味道。
2013年秋天,为了迎接“中国十艺节”在济南举行,政府对西起山大路,东到二环东路的1500多米院墙墙体进行改造,镶嵌石雕,彩绘山水、制作铁艺,打造出千米文化长廊。我曾仔仔细细地拜读过这些图画与文字,有济南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苦苣泉、涌泉、避暑泉等七十二泉的简介,有对大舜、辛弃疾、闵子骞、张养浩、李清照、李攀龙、终军等历史人物的解说,还有对城子崖遗址、龙虎塔、四门塔等济南名胜的说明,中间还夹杂着十二生肖的剪纸图案,一直到千米之外绘制的荷花、山水等,可以说是条独一无二、如诗如画的街道。
山大南路中段,20多年前栽下的国槐树已长大成材。由于人为的因素,至今还保留着136棵,像书生垂首站立,看护着她身旁众多商家和过往的行人。包括诸如“莱芜宫廷烧饼”、“童衣阁”、“斐然”、“衫国演义”之类的店铺及“舜怡佳园”、“绿景嘉园”、“尚文轩”之类的楼盘。在山大校门西侧的道路改造中,规划部门曾为保留上百棵高大的法桐树而改变施工方案,为山大南路保住了一段难能可贵的树荫。难怪,一次和诗人路也聊天,无意中说出自己住在山大南路时,她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并幸福的说:“那是一条槐香四溢的路,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走,一直走到解放桥!”
人常说,路在脚下。住在山大南路,我越来越深深地爱上这条路。爱上她的四季,爱上她的风景,爱上她的历史与内涵。
如果说,过去,游人看老济南,泉城路两边的风景最有代表性的话,我认为,多年之后,山大南路应该是喜爱文化、喜研历史、喜欢旅游的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地方。假如现在的古色古香保留,假如目前的槐树保留,假如现在的山东大学校园里的一切保留,我想,这条路就能成为济南的“国子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