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来源:作者:李树伟时间:2014-03-17热度:0次
年夜饭
李树伟/文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父母在世的时候,特别重视这顿饭,尤其是一家之主的母亲,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盘查在外工作的子女,是不是准备回家过年?只要是儿女们都答应回家过年,父母便逢人就问:你儿子回来吗?你女儿回来吗?
特别是别人问母亲的时候:你孩子都回来吗?母亲会兴高采烈地回答:回来,回来!儿子、媳妇还有闺女、姑爷他们都回来…….
从回答的方式和语气上可以看出,父亲高兴的样子是发自内心,发自肺腑的幸福哦。
是呀!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带来安慰与满足,老人们期盼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都变成了幸福的团聚,这是晚年用什么物质都无法取代的幸福呀!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后来姐姐和妹妹们都结婚生子了,她们实在不能回家时,母亲在吃年夜饭时,也总是为她们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她们团聚了。
所以,我把这年夜饭叫成“合家欢”,是我家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不是有那么一句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笨上?,这顿饭对于家庭,是多么的重要。
说起我家的年夜饭,还是特别讲究的!吃年夜饭前,母亲先给列祖列宗上供,然后关闭所有房门。那时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吃年夜饭要关门呀?妈妈小声地告诉我:原来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讨完饭,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关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夜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时,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铁拐李一看,这家够穷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这下,这户人家便发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谁知道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墒枪刈糯竺懦阅暌狗沟南肮?,却从此流传下来。
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我家在吃年夜饭之前总是我去帮助妈妈关闭大门,年三十下午以后,再也不会接待任何要饭的人,生怕是铁拐李再来我家探贫富了,这大概也是年三十不让要饭的由来吧!…….
记得小时候吃年夜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总是先听父亲讲战斗故事,不是打鬼子,就是打老蒋,我们吃着平时不让吃的花生、瓜子和糖,听着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再后来吃年夜饭以前,由父母组织我们先忆苦再思甜,先由妈妈主讲,讲她早年要饭的艰辛,而后再让我们吃用野菜、树叶制作的饭菜,大家一起流过眼泪之后,再吃香喷喷的年夜晚。
改革开放以后,我家的年夜饭,成了全家人最热闹愉快的时候。父母精心制作的年夜饭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全家人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炖鱼?;鸸兄?,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褂新懿匪壮撇送罚T咐茨暧懈龊貌释?;最后上来一道甜食,象征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孩子,父母也要规劝我们多少喝一点。
这不,今年俺和俺媳妇,一起到亲家那里吃年夜饭,就是因为俺在去年初当姥爷了。2014年是俺外孙女的第一顿年夜饭,我们想来一个阖家大团圆,宝贝她爷爷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在大家共同举杯庆祝的时候,我便想到了父母规劝我们多少喝一点酒的情景。
我情不自禁地规劝女儿,让外孙女也喝一点?女儿也很配合,举起手里的一杯红酒,就喂宝贝喝了。我看着宝贝吧嗒嘴的样子可爱极了,就突发奇想,端起酒杯中的五粮液就送入宝贝口中,宝贝还以为姥爷喂水呢?“咕咚”就是一大口,咽下少许,瞬间被呛得呕吐起来,我想扑救,悔之晚矣。
只见宝贝满脸通红,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看着她痛苦的样子,女儿急中生智,赶紧用母乳帮她解酒………
全家人看着我尴尬的样子,没有一声责怪,我却感到十分内疚,只有女儿心疼地说:这也就是她姥爷吧,换个别人敢吗?
我马上接过话茬说:要不祖上就流传人生幸事为:升官发财当姥爷了?我今天终于尝到当姥爷的优越了……
说到年夜饭的酒,那是必须喝上一点的,年夜饭的酒,又叫“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关于“辞岁”这个词,以前我查阅过资料,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毙矶嗍硕加幸饔绞厮甑氖洹C虾迫恍吹溃骸靶鞔呋?,守岁接长筵?!倍鸥σ苍校骸笆厮臧⑷旨?,椒盘以颂花?!钡募丫洌咽厮甑睦秩ば吹没盍榛钕?。
哎呦喂,我真是要老了,说着年夜饭怎么又跑到守岁了?还得把自己强拽回来,接着说俺家的年夜饭吧!
后来父亲相继去世,年夜饭自然暗淡了许多,这不没事的时候,总结一下我家的年夜饭,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第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炖鱼叫“年年有余”;
第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父辈居中,孙辈居下;
第四是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哪怕是一点点都行;
那第五还用说吗?一定是吃饭时必须关门闭户,直至热闹尽兴而止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