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榆钱飘香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4-04-03热度:0次
又闻榆钱飘香
(朱玉富)
“清明前后一场雨,串串榆钱中了举”。一场春雨的滋润,家乡鲁中奶奶老屋后的榆树上,一场春雨的氤氲长出了诱人的榆钱,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头,像一串串绿色铜钱,煞是让人心醉。多年的都市生活,早已忽略了榆钱的存在,偶尔看到久违的流失的童年熟悉的记忆记,耳边仿佛又响起儿时“东家妞,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黏黏糊糊甜嘴巴……”记忆随着儿歌的旋律又‘牵’回了少年时代。
童年的记忆里,在奶奶家的老屋后,有一棵一抱多粗的大榆树,它粗壮的枝丫伸展到半空中,犹如一把巨型的雨伞给奶奶的茅草屋搭起一顶绿色屏障。炎热的三伏天从农田归来的乡亲都喜欢在树下乘凉小憩,当然,树下也经?;峋奂乓恍┐蠊媚铩⑿∠备?、老太太,搬着一个小木凳,摇着麦秸扇,坐在树荫底下缝衣、纳鞋底和聊天。记得那时我总喜欢依偎在奶奶温暖的怀里,赖着她给我讲孟姜女和月亮奶奶的故事。
人一天天的衰老,老榆树也一天的健壮。每年的初春时节,老榆树就早早地吐出榆钱儿,绿绿的、嫩嫩的,坠成一串串的绿色珠链。农民有谚语“榆钱落,耩谷还不错”。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当此时,淘气的我就会沿着搭在屋檐上的枝丫,爬到树上捋榆钱儿吃,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往衣兜里塞,嘴里香甜可口,心里也欢欣无比?!吧鲜鞑怀?,下树拉球”(磨档),因此,下了树边跳边吃,有时还很大方地分给小伙伴们一点‘品尝’。榆钱儿又鲜又嫩,馋得树下的孩子昂脸张望,跃跃欲试。因树身粗壮,一些小朋友只能‘望榆兴叹’。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民间有“一树‘榆钱’半月粮”之说,是说在青黄不接的春三月,一棵树上的“榆钱”可抵半个月的粮食,供一家人度过饥荒。
记得有一年春天,家里地窖里冬藏的大白菜吃完了,家里又没有‘余钱’买那2分钱一斤的萝卜,母亲就踩着凳子上树上给我们捋一些榆钱儿,放到清水里洗净,然后撒到锅里给我们煮玉米粥喝。我和四哥、弟弟,吃得特别香甜,那种滋味和感觉是人间最好的美食??醋盼颐切值芗父鲇凶逃形兜睾茸拍盖鬃龅挠芮?,母亲期盼和渴望地问我们,“等你们长大后怎么孝顺娘啊”,我们兄弟几个便信誓旦旦地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要给你做一大锅的榆钱儿粥喝!”母亲听后,就会把我们搂到怀里,默默地流下幸福的泪珠?!坝芮?种红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榆钱正是接济了人们青黄不接的‘饥荒’,人们更是对榆钱赋予了 “余钱”“的幻想和渴盼的吉利意思。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早已把榆钱的功劳淡忘,记忆也被历史封尘,但吃榆树皮和荞麦水饺的记忆还依稀记得;仿佛就在昨天。
现今或许是人们在吃烦了细米白面,吃腻了鸡鸭鱼肉,想找一份返璞归真的‘体验’。榆钱在被冷落了多年以后,现在又重新被人们另眼看待;被请上了餐桌。据说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榆钱含有多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和维生素A等成分,城里的饭店适时抓住‘绿色’、‘有机’的牌子”把榆钱作为特色菜推荐给食客,还把《食疗本草》残卷中对榆荚的食疗作用记载作为广告:“榆钱性稍辛,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
是好东西人人喜欢。发现城里少榆树,一些精明的农妇就打起了经济算盘,早市上,挎一篮或一编织袋榆钱,分装包好,或3或5元,不大工夫,准被抢得精光,买卖双方赢来个眉开眼笑。
时光荏苒,多年没吃过榆钱了,看着那曾经为全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榆钱,勾起了我对奶奶的怀念和家乡山水的眷恋……
作者朱玉富 联系:电话:15550377716 QQ:1052171498
邮箱:zbwbzyf@163.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