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药锅子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4-04-10热度:0次
岁月无痕却沧桑有迹,回首走过跌跌撞撞的经历,总有一些往事留在记忆的胶片里,那些沉淀的精髓,牢牢地占据着心灵最敏感的神经,一旦触景生情便会引发热望的追忆。小时候最难忘的记忆是熬药。熬苦汤子的药锅子是乡下人过往的愁容。
药锅子都是砂质的,铁锅熬药有毒,是禁用的。药锅子不会家家有,不论熬啥药,治啥病,药锅子可以通用,但必须在熬药前烧开水撒一捏子麦子面溢一下子,说是可以解了先前熬的药性。
老家鲁中艾山西峪村,100多户的人家,也只有三四只药锅子轮用足矣。我家的药锅子在纵横交错的小街巷走门串户,俨然一个小有名气的乡野郎中。
什么样的锅都可以多,唯独药锅子不能多;什么样的锅都可以没有,唯独药锅子不能没有。药锅子多了象征着一个村子的阴气重,人丁不会兴旺。
乡村小偷有偷锅的,但再贪婪的人也不会偷药锅子,小贼更怕晦气。因此,童年时??吹脚┘夷嗤链疤ㄉ?,药锅子孤寂地斜躺在药渣子一边,仿佛嗅着残留的苦涩味儿打瞌睡。其实,药锅子是在静静地聆听着下一家窗棂里的咳嗽声……
听父亲说,爷爷寿仙不长,最后的两三年几乎是奶奶用俺家的药锅子熬尽的。最后熬完的药渣子不能随便倒掉,须在天亮前无人影时倒在十字路口,让匆忙的脚无意间踩踏,疾病方才痊愈。砂锅虽好,但很容易碰坏,所以农人有谚语:“打破砂锅纹(问)到底”。
还药锅子也是有讲究的,药锅子是绝不能空锅子的,这等于把病带给人家,如果是空着药锅不仅会遭埋怨甚至挨骂也不稀罕。沿袭的风俗是空锅子里要放一把麦粒子,最好放一枚硬币,即可破解。我上中学时,母亲得了痨病,奶奶便教我熬药,提前在锅头上把药锅用滚水撒面粉溢了,涮净了,凉水将草药泡了,开锅后改用文火。药熬好了,包药的草纸遮上药锅子,锅子盖压上,篦出药汤。入睡前,母亲喝一次,次日再加清水熬一次药渣。早晚两次,月余,母亲病情有所好转。
在我大学刚刚毕业那年,99岁的奶奶重病住进了医院,因为老病很难快愈。医院的老中医对父亲说,你娘是旧病根,还是回家里吃写中药调养吧!父亲笃信我家的药锅子有灵性,几乎每个傍晚,父亲都给奶奶熬药。
目睹着老屋的外间,父亲端起药汤子,总是小心翼翼在奶奶的床边给奶奶喂药,那种风景是人间一幅最美的风景,袅袅的药香,弥漫着整个屋子,也氤氲着暖暖的家风与孝传……
作者朱玉富 联系:电话:15550377716 QQ:1052171498
邮箱:zbwbzyf@163.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