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万里桥:古成都的记忆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4-12热度:0

    有一位远方同学来成都旅游,无意中问到我一个问题:万里桥在哪里?我顿时无言以答,虽然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年,虽然对成都的文化特别感兴趣,但我确实不知道传说中的“万里桥”在哪里,于是抱歉地耸了耸肩。
    的确,万里桥在古诗文中大量出现。杜甫的《狂夫》中:“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中“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和明朝钟惺的《浣花溪记》中:“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这些诗文对于我们很熟悉了,均提到了万里桥,无怪乎朋友对我的提问。
    万里桥到底在哪里,现在成都的地图上没有看到。不像与岳钟琪元帅有关的岳府路,与宋代纸币有关的椒子街,让人迅速能寻觅到它的踪影。我在网上查万里桥位于紧靠东边的绕城路,与府南河相去甚远,不应该是古代的万里桥。只是一段文字让我特别感兴趣:万里桥位于成都市城南锦江上,是古时乘舟东航起程处。三国时蜀费祎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桥由是得名。杜甫《狂夫》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唐张籍《成都曲》有对当年附近市容的描绘:“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汉、唐旧桥已不复存,今桥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茸。从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万里桥离杜甫草堂不远,在杜甫草堂到望江公园的锦江河段上。绕城路那边的万里桥也许是由于城市的扩建,原万里桥搬移到那边供游人参观的。
    富有历史意义的万里桥到底在哪里?也许在历史的变迁中失去了它原有的风采。我在青羊宫到望江公园的锦江河段上寻觅,是青羊桥、风雨廊桥、锦官桥,彩虹桥、老南门大桥、南门大桥、新南门大桥,还是合江亭附近的廊桥?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空中下着蒙蒙细雨,我从百花潭门口开始,向锦江的下游走去。经过成都的古罗城遗址,经过了锦官桥,在雅文化园看了汉朝三大赋家司马相如、王褒和杨雄的雕塑,还有李白、杜甫的雕塑,也有苏轼、黄庭坚、陆游三人的雕塑,虽然气定神闲,但还是感到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锦官桥记忆着成都那段繁华的历史,承担不了万里桥的厚重。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一位老前辈发短信给我万里桥就是现在的老南门大桥。
    我站在许多文人墨客咏叹的锦江边。成都和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水成就了成都,也发展着成都。因为水,李冰在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又开成都二江,使成都平原真正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李冰在两江上建了七座桥,七桥仿天上北斗七星的方位设置,合称“七星桥”。万里桥名“长星桥”,列在“员星、玑星、夷星、尾星、冲星、曲星”七桥之首。汉代成都有九座桥,形成如扬雄《蜀都赋》描述的“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的城市格局。自浣花溪至九眼桥,跨锦江有浣花桥、青羊桥、笮桥、万里桥(老南门大桥)、安顺桥、九眼桥(宏济桥)6座;自成都北门至东门段,跨府河有万福桥、清远桥(北门大桥)、濯锦桥(东门大桥)3座。
    不知不觉,我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老南门大桥上。
    万里桥,就是现在的老南门大桥。它真正被称为“老南门大桥”还得追溯到1939年,因为下游新建一座南门大桥,故而用新旧相区别,“万里桥”便从此成为了“老南门大桥”。2003年在大桥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为雄伟的高架桥,全长1023.6米,是成都市中心往南的一条重要的放射性道路。历经岁月的变迁,万里桥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得名与诸葛亮送别费祎出使吴国有关。宋刘光祖《万里桥记》则有另一种记载:三国时东吴使者张温访蜀后,取水路回国,诸葛亮送他到此桥上,对张温说,这桥下之水可通达万里之外的扬州。南朝梁李膺《益州记》记载万里桥桥长10余丈(约34米),高3丈(10米),宽l丈5尺(5米),7孔石板桥,势如饮虹,当时名“长里桥”。
    承载厚重历史的万里桥,就是眼前的老南门大桥?!痘粝刂尽芳?,桥下有一笃泉,故又名“笃泉桥”。从长星桥、万里桥、长里桥、笃泉桥、南门大桥,到现在的老南门大桥。
    再查看网上关于万里桥的记载,有了更为确定的证据。1988年5月12日,《成都晚报》第一版报道了4月时维修老南门桥(万里桥)时的重大考古发现:在西侧桥基下先后发现数百根圆木桩和数十件条石和石板,还发现一些铸铁熔块和秦汉时期的砌砖等。经专家考证,该桥起拱线下的墩基确为始建时期基础,拱脚下的基石上可见成排的木桩孔洞。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万里桥始建于秦汉,为石墩基、钻孔立柱支撑的木石混合结构平桥。
眼前的老南门大桥,依旧气势如虹。但在它上面的高架桥的比衬下,就显得很娇小了。但承载的历史却很久远,所承载文化内涵要深远的多。
    细雨一直下着,淋湿了我的外衣。万里桥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依然壮观无比。它依然肩负历史赋予的使命,屹立在浆洗街的北段,高架桥南端连通到成雅高速公路。我多次从这里经过,开始和结束我的旅行,现在终于记住这里就是万里桥。
    回来的路上,几位老人在锦江边悠闲地钓着鱼。这在该河段是不允许的,但我想他们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追忆着儿时锦江边的欢乐,追忆着两岸当年的繁华场面。
    总算可以给远方的同学一个交代了,希望他下次来的时候我慢慢向他讲起!我要告诉他:万里桥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依然与成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