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来感谢你的厚爱
来源:作者:彭成亮时间:2014-04-10热度:0次
今日上班的时候意外地收到福建省寿宁县国土局缪煦照先生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有他新出版的一本诗集《三溪吟稿》,深感诧异和惊喜; 包裹里面还有一张《纪念冯梦龙宦寿380周年征稿启事》和缪先生的名片,——原来缪先生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文学编辑、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福建省楹联学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常务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寿宁诗社社长……太多的头衔,不一而足。
诗集有福建省委副书记何少川、福建省委组织部长高胡、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宋峻、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张济海、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蔡厚示等的题词,还有陈元度先生作的序。因时间仓促,未及细读缪先生的诗集,不知究里,仅从陈先生的序言里略知一二。我与缪先生素昧平生,他竟慷慨地赠我以新版诗集,尤是感激,我不知道拿什么来感谢他的厚爱,闲时定当拜读。
本诗集系缪先生的第三本诗集,收集了作者从2006年至2013年期间近千首诗词作品,而且尽是古典诗词。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它一直被视为陈旧的事物,其影响力日益缩小。兼之古典诗词的要求很死板,难以入门,甚至有人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后一座丰碑,因而时下已很少有人愿意涉足这一领域,也不敢涉足这一领域了。凭心而论,我还是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心血来潮时偶尔也写两首,虽是一些不讲平仄的打油诗,但我时常陶醉在孤芳自赏的个人世界里。我常想,古往今来无论哪个领域,能成为什么家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廖若晨星。但话又说回来,成不了家就用不着去热爱、去追求、去享受吗?非也。只要这些东西能够愉悦人们的性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就可以大胆地去热爱、去追求、去享受。一个人是需要一点精神,是需要有所追求和喜好的,倘或整日空虚透顶,无聊至极,厌世妒俗的,那就离死不远了。当然,缪先生对于诗词已经不是简单的止于喜好和追求,而是造诣颇深,收获颇丰,影响极远,更为可贵的是他敢于在这一领域进行勇敢地探索。缪先生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他的诗词或咏唱改革开放,或歌颂革命前辈、或赞扬先进人物、或描绘当代人的风采、或记述风土人情、或赞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作品发表于美国的《四海之声》、新加坡的《寰球诗声》、法国的《法华报》、澳大利亚的《澳洲虹鹦》以及国内的《中华诗词》、《长白山诗词》、《诗词月刊》等著名刊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勇敢地探寻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新路子,如将白话乃至方言入诗等,这些尝试是否可行,诚如陈元武先生所言:探索总是有益的,探索的精神总是可贵的。
我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感谢缪先生的厚爱,我想,我应当好好向他学习,争取在诗词创作方面能有较大的进步,假如将来某一天我也能有一本自己的诗集面世并第一个赠与缪先生,或许这才是对缪先生的厚爱的最好感谢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