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美酒飘香的都市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4-21热度:0

    在四川,酒是重要的载体。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的美酒。当然,茶也不例外,也是这里文化的载体。但酒是享誉四川的,享誉中国甚至世界的。于是,酒香飘扬在这里城市的上空,真正代表了四川的文化。
    我是二十年前飘到这个城市的,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工作在四川各地,每天闻着酒香,陶醉在酒的世界中,就不能不说酒的事情了。
                                        1、成都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原来有全兴大曲,现在是千年一坊酿出的水井坊美酒。奔流不息的岷江雪水,通过都江堰的宝瓶口,沁润了成都平原,静止流到了成都人酒碗中。所以,几千年的成都,一直飘着浓浓的酒香。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送给成都有名的广告词“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琴台路上,司马相如有名的《凤求凰》写给卓文君的,也是写给这个浪漫城市的,酒催生了一切,也发酵了我们这个城市。
    成都,是一个与酒结着“愁怨”的城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描写成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岸勘枪銮耙缓?,临邛道上两才人”。
    说起成都的酒,当今就是“水井坊酒”。而享誉中外的“水井坊酒”是以“全兴酒”为源头的,我刚来成都那会,“全兴酒”和它的足球队在国内可是风光之极?!叭司啤钡那吧砭褪敲鞒摹把μ尉啤?,薛涛酒则脱胎于唐宋时期成都的名酒“锦江春”?!敖踅骸痹蛴胩拼啥际⒓皇钡墓⒐本啤敖D现沾骸?,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唐代成都土贡“生春酒”一脉相承……
    要说“水井坊酒”就必须先说成都的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成都的水来自岷山之中,通过岷江到达都江堰,又通过李冰的水利工程输送到成都平原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天府之国。远古时期石炭纪吧四川盆地曾是一个内陆海,后来经过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水经过现在的三峡之口泄入大海,这里渐渐变成了水草丰饶,适合人类生息繁衍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了整个平原,带个人们无比深重的灾难。经过了杜宇,经过了鳖灵,直到李冰的都江堰工程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岷江之水流经我们生活的成都,变得温顺,变得乖巧。岷江的水来自高原的雪水,带着千年的等待,走进成都平原。它是被智慧的都江堰所点化,幻化成一位智慧慈祥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润了一个天府之国,织就了一幅锦绣平原。岷山高原的雪水流进了成都平原的土壤,流进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身体中。这是高原和平原的一次风云际会,而这样的际会一直持续着,是通融了地球万物的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说就是“水井坊酒“的井。我住的旁边有个井巷子,是宽窄巷子的一部分,那里有一口井,但现在已经不失去他的功能了,只是作为参观而存留了下来。旁边有石刻勒碑纪念“此井乃康熙年间满蒙八旗军驻防成都时饮水而凿,地处原少城明德胡同清军营房前。辛亥革命后因巷中有此井,改名为井巷子?!碧党啥家郧耙恢笨烤畹模皇堑较衷谌砍鞘凶岳此?,所谓的“井”在成都失去了它应该存在的价值。我小时在故乡就是吃井水长大的,听惯了井上轱辘吱吱呀呀的声音,至今我还感到亲切?!熬贝砹斯氏纾欠壳拔莺蟊匦刖弑傅?,它与父辈的生活休戚相关。在人类相当长一个时期,“井”其实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命源泉。“井,清也,泉之清洁者?!背啥既硕跃囊懒悼梢杂谩氨尘胂纭崩葱稳?,离开了井沿布满绳印,井台布满足迹,听不到吱吱呀呀的轱辘声,喝不到清凉的井水,那是何其痛苦,人已经走上了去异乡的路。离开了那口自己用惯了的水井,就完全表示这个人离开了家。当挑夫将一担又一担的河水倒进瓮里后,它已经是经过了地下一层又一层的河沙过滤,把从高原上来的雪水经过成都地下厚厚的覆盖沙土的净化,完全变成了我们直接入口的水。我居住的西安路一带,在考古时就发现了许多古代的井。现在,成都的许多地名都与井有关。如水井街、双眼井、诸葛井街、大井街、凉水井街、铜井街、铁箍井街……
    从汉代开始,成都就成就了“天府粮仓”的美誉。战国时期,秦国利用蜀地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最终取得了统一大业的成功。到秦末汉初,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残?!彼孀藕撼缁岬奈榷ê途玫姆⒄梗竦厝找娣比?,出现了《华阳国志》所述:“家有盐铜之利,户有山川之材,句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候之服?!彼猿啥嫉母辉T丛读鞒ぁS辛肆甘?,就是形成酒的主要原料,因而促进了成都酿酒的迅速发展。此刻,作为酒的原料粮食不再是作为基本生活品,而是成为人们追求精神文明原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正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所在。成都平原生长的粮食,与成都平原的地下水,经过酒糟的作用,形成了成都的美酒。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次碰撞,就让水产生了强大的能量,变成了我们流传多年的酒,既是用来祭祀,也是人类的美味。有人说,酒是人类最杰出的发明,它使多余的粮食得到充分的利用。传说酒是大禹的女儿仪狄无疑中发现的,也有人说是酒是东周小粮秣官员杜康发现的。但我认为,无论是谁发现,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成都就是酒的贡献者和发扬者,它早在古蜀时就悄无声息地融汇到政治、礼仪生活中。酒是一种精神产物,人们对酒的崇拜不亚于对神的崇拜。我们可以把白酒的整个酿造过程,十分虔诚看成一个浓重的祭祀过程?;蛐砦颐堑淖嫦茸畛跄鹁频氖焙?,本身并不是为了肉体的需要,而是在一次偶然的图腾之后,带带相传,延续至今。
    酒出文章烟出诗。成都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城市,与酒有关的文人真不少,文人与酒之间流传着许多佳话。成都是一个休闲的城市,“自古诗人例到蜀”。司马相如因酒认识了卓文君,演出了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耙磺锴蠡?,千载文君酒”。酒给了这个城市放纵的理由,之后的汉代成都另一大儒杨雄更是嗜酒如命他写了著名的《酒箴》以讽谏成帝。到了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这样描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平,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辈⑶沂裰写蟛抛幼笏家残聪铝似苹趾氲摹妒穸几场?,其中写道:“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市厘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靓装?!钡教拼?,唐玄宗入蜀,曾饮酒富春坊。唐代蜀中才女薛涛诗酒风流,达官贵人趋之若鹜,大诗人元稹为讨一张“薛涛笺”茶饭不思,他在《赠薛涛》一诗中缠绵地写道:“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真是一个风流才子啊,也是酒惹出来的祸。杜甫“成都美酒堪送老”,雍陶不想当官,写诗声明:“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白更加绝妙:“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就是李白,一生以酒为知音,他因醉而亡,死得特别美妙。白居易:“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到宋代,蜀地的苏东坡:“好花半开时,美酒微醉后”。都是成都美酒的催化作用,催化写成了绝妙的诗文,催化形成了许多美丽的爱情故事。
    成都就是这样与酒密不可分。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这里形成一个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当我们坐在琴台路上,不难想象当年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从这里走过:有“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美妙画面,有李白和杜甫向我们走来,还有苏轼和陆游向我们招手。这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温情的城市,一个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少不入川,老不入陕”。成都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欢迎从各地来的人。那主要是因为成都的水,因为成都的酒,和喝了成都酒的先来者。
    “水井坊酒”的“坊”是原来的“前店后坊”的作坊方式,竟也能产生这样的美酒。酒是从原料的煮熟、拌曲、发酵到烧酒的各个环节,酿造工艺完整,并且具有独特的菌群,所以才能产生这样美味的酒。那醇香的气味特别独特,越来越近的时候,低调的醇香便弥漫开来,让我们感到周身舒畅。成都的酒就是集烧酒的凛冽,醉伤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现在水井坊而言,这里紧邻码头,有足够的水源,从这里可以窥见水质的优良。水井街和金泉街,两街名都与“水”和“泉”相关。相传金泉街上有一眼年代久远的古井,井水格外清冽,遂取“清泉珍贵如金”之意而取其名,这就是水井坊酒的主要水源。清代中期,水井街左邻右舍的水井街,金泉街、紫东街等成片街道已经形成。这里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特别是那些从水路上登过码头的商贾巨富,出门和回来招呼一些三朋四友摆上几桌酒席,或来到酒吧叙旧谈情,或带这里的美酒给远方的朋友??梢韵胂笳饫锏笔庇腥巳缰腥顺砻艿亩胪?,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水井街的黄金口岸,是很等的风光和气派。能不推动材质优良而形成的水井坊酒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
    成都是个大酒吧,酒吧就是个小成都!酒吧一直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被赋予全新的内涵。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酒文化来说,成都这座以水著称的城市,天然地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都没有大江大河的流过,也就是没有他们的庇护,只有岷江的清凉之水缓缓分流道府南河。这是老天对成都的眷顾,也是古蜀人多年治水理念而形成的,于是有了富庶的成都平原,于是有了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从而物物的又一次结合,经过千年的发酵,千年的酝酿,千年的积淀,千年的尘虑,千年的组合,形成成都的美酒!
    来到成都的游客,只记得川菜和四川小吃,淡忘了“川酒云烟甲天下”,更淡忘了成都的美酒,那就是“水井坊酒”。如果来到成都,到水井街喝一两“水井坊酒”也是对成都的真正了解。
                                         2、宜宾
    在宜宾,“五粮液”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这里酿酒历史悠久,从家传的作坊开始,发展成现在的大的酒厂。色、香、味、体综合了川酒的特点,适合眼、耳、口、鼻所能体味传达的功能。五粮液酒更是最能体现这方面的川酒的特点。
    “姚子雪麴,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骨。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需此神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这是黄庭坚在戎州(宜宾)寄情山水之间,讲学不倦,在自己建造的“流杯池”前,即兴吟的一首《安乐泉颂》?!傲鞅亍本褪切Х峦豸酥独纪ゼ颉分小傲黪币饩常⒘司频孽旁诔刂?,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饮酒即兴赋诗。宋朝的文人真有雅兴啊,总把饮酒娱乐发挥到极致。本来是被贬到宜宾,文人的心情是相当郁闷的,竟然淡泊处之,诗情画意。在天柱山下,流杯池前,这个曲径通幽处,谈笑风生。清风拂面,盛满“姚子雪曲”的觞在流杯池中漂浮。可以想象,这些失意文人,这些小有名气地方名流,这些舞文弄墨的墨客,此刻各个意气风发,等待自己直抒胸臆的时刻。他们有的半眯着眼睛,有的手捋长须,有的侧卧袒胸露乳,有的低头若思,有的望着谷顶,有的羽扇纶巾。但他们都在思索,思索以何为题,以何种风格作诗,也在估摸下一个作诗的该是谁。
    五粮液酒的前身就是“姚子雪曲”,就是黄庭坚极力做广告的姚君玉家的“雪曲”。
    在宋代宜宾的酒业特别发达,无论规?;故瞧分侄急群禾平洗蠓⒄埂;仆ゼ岵唤镜馈敖滞肪萍裆?,寻常行处寻欢适”、“醉看檐雨森银竹”。在众多的酒中,王公权家的荔枝绿,姚君玉家的“安乐”、“春泉”、“玉醴”、“雪曲”最为著名。
    水是酒的根本,水乃酒之血。水品质的高下,完全取决水质的优劣。水主要取地下良泉安乐泉水精心酿造而成,使五粮液“甚清而可口,饮之令人安乐”。水是三江(岷江、金沙江、长江)交汇处之水,经过宜宾这块土地的过滤,使得出来的泉水更加甘冽,生长的粮食更加富有营养。
    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种粮食酿制了一种“春酒”。唐代大诗人杜甫大约在公元743年到了宜宾,当时的戎州刺史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为他洗尘。杜甫尝到了春酒和宜宾的特产荔枝,即兴咏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来便改名为“重碧酒”了。原料各种粮食包括高粱、玉米、小麦、水稻、糯米等5种作物。宋代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公元1368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五粮液”?!耙ψ友┣笔且窦业脑惴考嘀至甘持?,而现在古老的酿酒技术更加完善,原料更加丰富,酒的味道更加醇厚。明末清初,宜宾共有四家糟坊,十二个发酵地窖。到解放前夕,已有德胜福、听月楼、利川永等十四家酿酒糟坊,酿酒窖池增至一百二十五个。1928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板邓子均,又采用红高粱、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了香味纯浓的“杂粮酒”,送给当地团练局文书杨惠泉品尝,他认为此酒色、香、味均佳,又是用五种粮食酿造而成,使人闻名领味。从此,这种杂粮酒便以五粮液享于世人,流芳至今。1952年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正式成立,厂房设在宜宾的翠屏山和真武山脚下。该厂在唐代“重碧春”、宋代“荔枝绿”和近代“杂粮酒”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酿造五粮液酒的一整套独特工艺。五粮液酒是选用优质大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麦五种粮食,巧妙配方酿制而成。它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在大曲酒中以酒味全面着称?!跋闫凭茫洞己?,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br/>    真是一首诗,传诵了千年。一杯酒,飘香了千年。
    古蔺县的郎酒,水是长江的支流赤水河的水。赤水河虽说赤,但河水并不是红色,原来是因为盛夏山洪注入使河水变得浑浊,有点红的颜色。现在因为两边盛产美酒,于是赤水河得到了?;?,是酒?;ち顺嗨?,也可以说是赤水河成就了两岸的许多美酒。于是赤水河有“美酒河”的美称。现在,赤水河河水清澈,深可见底,没有丝毫的红色。清清的河水,流过了古蔺二郎镇,流过了宜宾,渗进了这片土地,经过这里沙卵石层的净化,成为当地人饮用的水。水和水汽沁润了人们的心脾,飘荡在酒城的上空。龙洞来的山泉水,集赤水河的精华,当然就酿出了时代的美酒。
现在的郎酒也是宜宾一个响亮的品牌。青花郎和红花郎摆在我们吃饭的桌子上。一条赤水河,酒香飘万里。
宜宾,就是浸在美酒的氛围中。一座城就是一个大酒缸,一个地区就是一个美酒的世界。
                                     3、泸州
    泸州老窖,是这个城市的标签。一提到泸州,我就想起这个城市的美酒。
    四川就是这样一个酒城接着一个酒城!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而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时间上限为4800年前,与众多巴蜀文化遗存相互印证,也为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寻到了直接的源头。另据学者研究,古代巴蜀盛行“撒满文化”,巫师以酒精性饮料使自己处于麻醉状态,以便与天神交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巴蜀酒文化的早熟、繁荣,以及特有风姿。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七•笨曲饼酒》记载了巴蜀人的酿酒方法:“蜀人做酴酒,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两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谷米三斗,炊做饭,调强软合和,复密封数日,便热。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这里的“酴酒”即醪糟酒(浊醪)。
    夏、商时期,泸州为“梁州之域”,至周代则属“巴子之地”。正所谓“清酒之美,始于耒耜”,巴蜀出产“巴乡清”酒,曾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江阳人尹吉甫在《诗经•大雅》中曾云:“显父浅之,清酒百壶?!倍蔽旱乩硌Ъ?、散文家郦道元在所撰地理名著《水经注》卷33《江水(一)》中记述江阳县时有云:“有巴人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可见,巴乡清酒,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与泸州人尹吉甫的诗文记载。
    在泸州这片土地走着,心情格外的清爽。听说,当地有一个特产黄粑,当地人在空闲的时候,细细体味这种美味。其实,它和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带着微微的酒味,从这个城市不同的角落飘到我们的味蕾上,久久不愿散去。
    泸州老窖与人间欢乐与共,与大众劳作同行。珍贵希缺的粮、曲、水是酿造泸州老窖酒的原料“三绝”,构成了泸州老窖酿造文化的基础。我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过,细细品尝这酿造老窖的水,清甜可口。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さノ唬?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川酒和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泸州老窖特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
    “千年老窖万年糟”,老窖酿酒,格外生香。1573国宝窖池,精选了城外五渡溪优质黄泥和凤凰山下龙泉井水掺和踩揉建成。酿酒行家都知道,窖的年代越久远,越是显出其价值,越能出美酒佳酿。如果掬一捧“中国第一窖”的窖泥在阳光下细看,那显现出的五颜六色会让你惊叹不已,这便是悄然而逝的数百年岁月的神奇造化。经过几百年的连续酿酒,这些无数次经过酒液浸染、飘逸着浓郁窖香的老窖泥,已成为独有的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的庞大体系,经中科院发酵研究所检测,四口明代老窖池中含有600多种有益微生物数量,在全国各窖池中列居首位。窖泥以发酵液(黄水)为物质交换的载体,使养分、微生物在窖泥和糟中相互交换,暗暗生香,默默发酵,从而实现窖泥自身的新陈代谢。这种代谢,400多年来从未间断,使窖泥充盈着生命力旺盛的微生物,并形成特殊的生态体系,其生命活动代谢所产生的复合窖香气就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特好。保存完好、至今仍连续使用100年以上的传世窖池有1619口之多。成为全国“老窖”最多,“窖龄”最老的惟一的老窖池群。享誉海内外的泸州老窖特曲(大曲)和国窖1573就酿造于这蕴涵着中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老窖池中。中国第一窖,集科学、文化、历史和经济等众多价值于一体,成为中国酿酒界乃至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迹。
    高梁在所有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白酒酿造原料,更优于杂粮,而泸州特产糯红高粱更是高粱中的精品。糯红高粱皮薄红润、颗粒饱满,杆矮而粗壮结实,穗大而籽粒丰硕沉淀,属天然栽种、杂质含量低、营养成分高,淀粉含量为62.8%,其支链淀粉比例超过90%,大量的支链淀粉,特别利于出酒和糊化,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制曲是酿酒工艺中的重中之重,酒曲使醣化和酒化两个过程紧密结合,形成固态复式发酵法,比自然发酵和谷麦芽发酵更加先进和科学,酒的品质的提高也发生了巨大的飞跃。泸州老窖“久香牌”大曲药,由“制曲之父”,元代的郭怀玉大师所创,又经历代传承与创新,以其独特的品质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泸州老窖酒酿造之用的龙泉井水,清冽甘甜,呈弱酸性,有利于糖化和发酵;水的硬度适宜,能促进酵母的生长和繁殖,属于优良的酿造用水。经过龙泉井水酿造的酒,格外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唇齿流香。泸州老窖集人间智慧,寓人性追求,是中华文化理念的凝结。泸州老窖博大精深的酿酒工艺谱写了人类酿造史上宝贵的文化篇章。
    饮泸州老窖美酒,可以深悟中华文化之智慧,得中华文化之根性,乃人生之盛事。
    许多领导人都赞扬泸州老窖,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用它接待国内外友人。
                                       4、射洪
    十年前,我们在射洪工作,就沉浸在酒的浓香中。自己虽不饮酒,但喜欢诗文,历代的文人总与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沱牌曲酒坐落在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四川射洪柳树镇,射洪地处涪江中游,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环境优雅,青山绿水,具有酿酒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射洪县酿酒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酿有名酒。诗人杜甫宦游此地时,在《野望》诗中曰:“射洪春酒寒仍绿?!本荨渡浜橄刂尽吩兀骸吧浜榇壕?,擅名前代工部诗称之。又费密(清初学者)称谢公东山得易酒法,归射洪造酿甚美。蜀人谓之谢酒。今之糟坛味甚香美,其遗制也。”
    射洪春酒以及为何“寒仍绿”,历代解释不尽一致。一般认为冬酿经春始成的酒为春酒,“寒仍绿”说的是春酒清绿之颜色。射洪春酒在唐宋时已很知名,文人墨客聚饮多为此酒。南宋遂宁学者王灼《和荣安中二绝》诗中云:“射洪春酒旧知名”。春酒知名也带来了酒业的发展,在宋代,射洪及通泉两县春酒作坊达二百余家。太平兴国年间,春酒传统工艺有所改进,酿出“腊酿蒸鬻,倾覆而出”与“自春至秋,酿成即鬻”的清醇的大小酒。至宋绍熙五年(1194)时,酒的买卖已成为潼川府的要害,县设酒丞司管酒政,征收酒税。遗憾的是,到了宋末,射洪与通泉二县濒遭战乱,“兵后地荒”,春酒业也受到摧残。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并入射洪后,蒸馆酒技术传入,一些作坊将其与传统春酒工艺相融合,酿成具有传统春酒风味的白酒。
    酿酒主要用沱泉出在柳树沱。柳树沱地处射洪县南部,从北面流来的陪江水,经过射洪县的24个乡,至此出县境。也许是江水恋恋不舍离开这块土地,活江到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它由东而西,由西而南,由南而东,才抖抖衣袖,扬长而去。涪江水一波三折,就在柳树沱形成一小块冲积平原。这块平原,东临涪江,青龙山像一条卧龙,横亘在江对岸。背靠浅山,山上依次建有饶益寺、五鹊观和龙池寺。山上,树木葱笼;平原上,稻花飘香,高梁红似火;河边,绿树成行,莺啼燕啭;宅旁,竹篁幽幽,炊烟袅袅。
    关于沱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柳树沱有一个聪明的沱郎。他朴实勤劳,爱上了二里外的柳妹子。柳妹子的父母是酿酒世家,不许柳妹子嫁给家境贫寒的沱郎。然而二人相亲相爱,父母无法阻止。于是,柳妹子的父母便向沱郎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他继承酿酒事业,挖出清泉,酿出美酒,否则不能成亲。沱郎为了与柳妹子结为百年之好,决心找到清泉。他扛起锄头到处找啊挖啊,连续九天九夜,挖了九十九处,挖断了九百九十九把锄头,挑断下九百九十九根扁担,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泉水。但是他的行动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派河对面青龙山下的龙王帮助他。龙王在青龙山与龙池山汇合处,口一张,喷出一道清甜可口的泉水。沱郎用这清泉酿酒,可酿出的酒不香,味不美。他并不灰心,日思夜想。一天,沱郎十分劳累,悠悠入睡。一个年迈的老人,带着他走进了龙宫,龙宫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龙王举行盛宴招待沱郎,柳妹子身穿新娘礼服,犹如仙女一般,飘然而下,与他完婚。鱼兵虾将纷纷前来朝贺,老人将一壶美酒交给柳妹子,叫她奉敬新郎一杯。沱郎饮着这特酿的美酒,连声称赞:“好酒!好酒!”临别时老人又送他俩一坛仙酒,叫他俩带回去倾入清泉之中,这样就可酿出美酒。沱郎醒来,不见老人,也不见龙宫和柳妹子,而桌上却放着一坛芳香四溢的仙酒。沱郎把仙酒倾入泉中,果然酿出美酒来了。有人说,那老人是青龙山下龙王的化身,他来到人间,是为帮助沱郎和柳妹子,让这对恋人终成眷属。沱郎和柳妹子成亲后,精心酿酒,使美酒名扬天下。后人为了纪念沱郎,就把他挖泉酿酒的地方取名为沱泉,把他和柳妹子酿的美酒取名为射洪春酒。
    这一神话传说不知始于何时。那酿酒的沱泉,也不知是当时真有,后来干涸了,或是根本就没有,而只是一个传说。这沱泉是真是伪已很难查考。然而那射洪春洒在唐时确曾香满天下。
    以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精酿的沱牌曲酒,具有“窖香浓郁、绵软醇厚、甘冽清爽、尾净余长”的独特风格。
    这里民间多制“咂酒”,当地还有“六月六日造曲,九月九日酿酒,谓之重阳酒”的风俗。清代酿有“火酒、绍醪、惠泉”等酒品。清光绪年间,邑人李吉安在射洪城南柳树沱开酒肆一爿,名“金泰祥”。金泰祥前开酒肆,后设作坊,自产自销。由于李氏得“射洪春酒”真传,并汲当地青龙山麓沱泉之水,酿出之酒味浓厚,甘爽醇美,深得饮者喜爱,取名“金泰祥大曲酒”。于是金泰坊生意日盛,每天酒客盈门,座无虚席。更有沽酒回家自饮或馈送亲朋者。一时,金泰祥名声大噪,方圆百里,妇幼尽知。前来沽酒者络绎不绝,门前大排长龙。由于金泰祥大曲酒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产量有限,每天皆有部分酒客慕名而来却因酒已售完抱憾而归,翌日再来还须重新排队。店主李氏见此心中不忍,遂制小木牌若干,上书“沱”字,并编上序号,发给当天排队但未能购到酒者,来日凭沱字号牌可优先沽酒。此举深受酒客欢迎。从此,凭“沱”字号牌而优先买酒成为金泰祥一大特色,当地酒客乡民皆直呼“金泰祥大曲酒”为“沱牌曲酒”。民国初年,清代举人马天衢回乡养老,小饮此酒顿觉甘美无比。又见沱字号牌,惊叹曰:“沱乃大江之正源也!金泰祥以沱为牌,有润泽天地之意!此酒将来必成大器!”遂乘兴写下“沱牌曲酒”四字,吩咐李氏以此为酒名,以顺酒客乡民之心,寓“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并预言沱牌曲酒将来必饮誉华夏,造福桑梓!店主李吉安欣然允诺。从此将“金泰祥大曲酒”正式更名为“沱牌曲酒”,沿用至今。也正如老举人所预。人们传颂“沱牌曲酒,泉香酒?!?。
    行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处处散发浓浓的酒香。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5、绵竹
    每次经过绵竹,就像起有名的广告词“回味唐朝”,剑南春在唐朝就名满天下。
    绵竹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四川的绵竹市素有“酒乡”之称,绵竹市因产竹产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况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北宋苏轼称赞这种蜜酒“三日开瓮香满域”,“露微浊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见一斑。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悠远而辉煌。跟它那“天地涵容百川入”的伟大气象相比,中国的酒文化只是细流涓涓。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酒文化却不曾枯竭过。因为有像绵竹“剑南春”这样的分子,组成它那令人惊羡的系列,在永恒的时间和空间发展,生存......
    西蜀文化古城绵竹,素有酒乡之称,这里是中国名酒剑南春的故乡,也是川酒发源地之一。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是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 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薄敖D现沾骸本褪敲嘀癫拿啤?br/>    绵竹酿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文化特别丰富。从绵竹的史料和收藏的文物可以出,延续二千四百年的剑南春酒史,不仅是四川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的文化遗产,值得令人挖掘、研究。
    绵竹坐落在著名的U型酿酒带,酿酒历史已有四千余年,广汉三星堆蜀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酒具和绵竹金土村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罍,提梁壶等精美酒器,东汉时期的酿酒画像砖等文物考证,《华阳国志•蜀志》、《晋书》等史书记载都可证实: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
    在唐朝,百业兴旺,绵竹成熟酿酒技艺下诞生的“剑南烧春”倾动朝野。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剑南烧春更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是绵竹酒文化史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时至宋代,绵竹酿酒技艺在传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酿制出“鹅黄”、“蜜酒”,其中“蜜酒”被作为独特的酿酒法收于李保的《续北山酒经》,被宋伯仁《酒小史》列为名酒之中。明代徐炬《酒谱》中记载:“西蜀道士杨世昌造蜜酒?!泵劬贫旎频某鱿?,为中国文学史,也为中国酒文化史留下了千古美谈。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绵竹道士杨士昌的趣闻,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等许多文坛佳话蕴于其中。
    明末清初,战乱不断,人口锐减,绵竹农业荒芜,经济萧条。依附于农业发达而产生的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受到巨大威胁。直到清康熙年间才逐渐恢复,出现了朱、杨、白、赵等较大规模酿酒作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厚,色洁白,状若清露?!鼻迥?,绵竹酿酒作坊已有上百家,著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绵竹商贸因此更为昌盛,出现了“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直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的繁荣景象。现在以“朱天益”、“积玉鑫”、“裕川通”等老牌作坊为主,传承下来的古窖池便成为今天剑南春酒坊遗址。而遗址中硕果仅存堪称活文物的“天益老号”一直不断为剑南春酝酿着琼浆玉液。
    酿酒的水,全部取自城西的中国名泉——玉妃泉,该泉经国家地矿专家鉴定:低钠无杂质,富含硅、锶等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与崂山矿泉水媲美,故一致定为“中国名泉”。冰晶沁谧的玉妃泉水,涅磐成香浓清灵的剑南春酒,陈香幽雅,饮之如珠玑在喉;甘润飘逸,闻之似香思刻骨,青出于蓝,自然历久弥新。水乃酒之血,酒之品秩高下,结穴在水。神奇的青藏高原、神秘的北纬30度世界文明带剑南春酒原产地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北接龙门山脉,南连成都平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的丰饶,促使当地酿酒历史连绵兴旺三千多年,神奇的1500年天益老号古窖和剑南春唐代宫廷御酒的尊贵,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闪亮在这条神秘的北纬30度世界文明带上。剑南春酿酒用水即取自于绵竹西北部的珍稀的Q1fgl取水层。这里的地下矿泉水不受任何外来细菌和地表水的影响,得以安静从容地和源于几百万年前冰川时代古老岩层、沙砾进行矿物质的交换,并最终被矿化,形成品质卓绝的天然弱碱性矿泉水。剑南春酿酒用水富含钙、锶、钠、钾等多种天然矿物精华和微量元素,与法国人阿尔卑斯山脉的“依云”水一样,属世界顶级矿泉水,珍稀无比。
    酿酒的粮食以剑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为原料,产自川西千里沃野,饮山泉,沐霜雪,上得四时造化之美,下汲神景地府之精。千年酿酒秘技精工锤炼,荟萃五粮精华,玉液澜波,香思刻骨。高粱:糯高粱中含支链淀粉较多、粘性较大、吸水性强,是历史悠久的优质酿酒原料。
    酿酒的曲药,古称“酴”,乃酒之魂,《说文》段注:“此亦训酒母,则今之酵也”。剑南春使用的曲,是采用千百年 积累的传统工艺措施,并结合现代科学手段而成的独特品种,依靠这种天然微生物接种制作的大曲药,不仅能保证产量,更重要的是保证酿制过程中各种复杂香味物质的生化合成。在用曲之道上,剑南春融汇众长,反复锤炼,其酿制之酒,得曲之神韵,如丝如缎,饮之可抵十年尘梦。
    贮藏是白酒传统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贮藏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过程,这种过程是复杂的、缓慢的物化反应过程,是传统白酒生产工艺不可缺少的工序。贮藏期的长短、贮藏容器材质的优良与否,与白酒储存后的质量密切相关。陈酿的酒要放在陶罐中,上用棕盖置于阴凉的房内,经过较长时间缓慢的物化反应,其味更醇、其香更浓。
    中国人是在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酵母菌等有益菌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而利用泥窖作为发酵容器酿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合理利用自然的再创造,浓香型泥窖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培养,再加上特殊的地质、土壤、气候等等苛刻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最独特的酿酒微生物菌群?!疤煲胬虾拧?500年窖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窖池。中国白酒向来尊崇“窖为酒之本”,讲求发酵容器对于白酒酿造的至关重要。695条古窖池构成规模宏大的“天益老号”古窖池群在剑南春“天益老号”古酒坊周围,明清遗存至今连续使用的古窖池有695条,面积达6万平方米,构成规模宏大的“天益老号”古窖池群。它们或追溯至南齐,或兴起于明清,均经历了民国和建国初期两次改造与完善,至今从未间断过酿酒生产。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窖池群 中国酒谚所谓“千年老窖万年糟”的珍贵,从现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天益老号”古窖池群已不是简单的泥池酒窖,而是集发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载体和孕育摇篮于一身。在漫长的酿酒过程中,每一轮窖藏投入酿酒的粮食,都是窖内微生物新鲜的养料,微生物吸收养料,得以不断生长繁殖并进行酿酒代谢,不仅形成了超出一般窖池400多种的酿酒微生物,而且规模宏大的古窖池群在集群的效应下,形成了剑南春古窖车间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环境,帮助剑南春酒形成了特殊的香味物质。
    剑南春酒是唯一载入中国正史的中国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宫廷御酒。剑南春酒被选为唐代宫廷御酒长期入贡的历史,载入正史《旧唐书•德宗本纪》,记载了德宗皇帝亲与朝臣商讨“剑南烧春”进贡事宜?;适夜⒌某て谟玫於私D洗骸按筇乒啤钡睦返匚?,也深深烙下了盛唐文明的印迹。绝佳美酒才能成为贡酒,这就要求精工细作,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极致品质。高昂的成本、复杂的工艺、低微的产出,方换得贡酒的生成。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剑南春在采用糯米等原料上、深层冰川用水上、优中选优工艺上,至今坚持着贡酒的“极品酿造原则”,严谨而苛刻一如过往。无法超越的至高荣耀作为最早载入正史的“皇室御酒”,剑南春代表了中国白酒文化的制高点,也彰显着中国白酒在国际上无法遮掩的尊贵气质。同时,也在世界蒸馏酒史上写下无法超越的记录。

    一个个美酒飘香的四川城市,让整个四川都飘荡着酒香。逐渐飘到了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甚至享誉海内外。
    民以食为天,酒是食物极致的发挥。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由于连年的战争,由于连年的旱灾,经常使吃饭成为国人最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口语中,了解到人们对食物的渴望?!澳愠粤寺穑俊蔽颐堑南热司褪钦庋员シ沽瞬傩淖?,美酒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四川是“天府之国”,有丰富的粮食保障,有丰富的高原来水,又被合理地流经四川各地。这里的土地是肥沃的,这里是战争很少波及的地方,于是这里成就了中国的美酒。丰富的粮食作物,清甜甘冽的高原来水,历史悠久的酒窖,天然的溶洞,为美酒提供了绝佳的产出条件。
    老天眷顾了这片土地的各个城市,美酒成为这些城市的代表,我就如同那些落魄的书生,驻足在四川这片土地,沁润在它的清香中,不愿离去。
    有人说,飞机经过成都的上空,就能听到麻将的声音。我稍改动下,飞机经过四川的上空,你就可以闻到浓郁的酒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大酒缸。在这个酒缸浸泡长大的人们,被酒香沉醉着,一旦苏醒,就会演奏出这片土地的赞歌。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三棵枣树

下一篇: 方言与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