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喜事(乡情依依之三)
来源:作者:文涛时间:2014-05-09热度:0次
家 乡 喜 事
(乡情依依之三)
在农村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娶媳妇、嫁闺女,我们老家也不例外。
娶媳妇、嫁闺女是件很复杂也是很操心的事。事先双方家长,以男方为主,找个明白人按男孩、女孩的生辰八字,计算好结婚的日子,一般要拿出1、2个方案,以便双方选择确定。定日子时,由男方家长在家族中有威望的明白人带领下,经媒人陪同,带着礼物去女方家,进行商讨。商讨事项包括领结婚证时间、办喜事时间、彩礼金、女方陪送的嫁妆、双方风俗、送接亲人员等等二十余项,反正是很复杂。
日子定好后,双方家里人就开始忙活了,男方赶快装修房子,在农村房子一般提前几年就给孩子盖好了;女方张罗着置办嫁妆;至于做被子,双方都准备,请做被子的人是有讲究的,一般找没出五服的大娘、婶子或嫂子,她们必须是儿女双全(有儿有女)口碑好的人家。
结婚前一星期,女方基本就把嫁妆准备好了,男方开始置办酒席了?;槭录爸冒炀葡氖?,都是由主家委托给问事的人,这些人员主要由五服以内的近人和周边邻居组成一个班子,帮忙人员多少视喜事规模而定。这个班子也有领导和成员之分,便于统领、安排,由家族中有威望的明白人担任大总管,负责整个喜事的统筹安排;由大总管任命三个副总管,一个负责接媳妇事宜,两个负责安排酒席;由总管和副总管共同商议喜事安排情况及帮忙人员的分工,分工明确细致,送喜帖的、贴喜字的、接亲的、放鞭炮的、燎轿的、租座椅板凳酒席用具的、置锅的、卖菜的、买焦炭的、帮厨的、烧水的、洗碗涮盘子、上菜的、送馍的……甚至连喜事善后事宜都安排妥当了。帮忙的人都挺高兴,知道这是个好差事,能美美地吃到好几顿大餐,还有酒喝烟抽,都珍惜各自的岗位,干活很卖力。三服以内的人家都盖锅三天,就是无论大人小孩喜事的当天和前两天,都在主家吃饭。
在我们老家,酒席一般不在饭店里置办,自己请厨师做,在自己家、借用邻居的房子或在胡同里摆席。由总管和副总管按照主家意见和请的厨师头商量菜品,拉出采购清单。小时候,由于农村条件并不富裕,大人们节衣缩食地攒钱给儿女娶媳妇、办嫁妆,但是在酒席方面丝毫不吝啬,就是再穷借钱也得讲面子,给儿女们办场风光的婚礼。
最热闹的当然还是办喜事那天。大喇叭里放出的唢呐声、鞭炮声、欢笑声、帮忙人员的嘈杂声溢满了整个村庄。至于闹新娘、新娘磕头接礼以及喜事上帮忙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可不顾这些。我们关注的是近人家里办喜事我们可以连过年都吃不到的鸡鸭鱼肉,放开肚子抢着吃?;褂幸患咝说氖戮褪俏蘼鄞謇锼野煜彩拢蓟崛鱿蔡?,那可是我们小孩拼争的战场,为了抢到喜糖避免不了争斗和哭闹,主家都愿意让孩子上家里嬉闹,这会给他家喜事增加喜庆,人越多添喜越多。
高兴的还有村里的狗狗们,“馋狗鼻子尖”,不用召集,不管谁家办喜事,它们闻到饭菜的香味早早地赶来占地盘,当然不是来随份子祝贺的,但它们也不捣乱。平时无论再凶神恶煞的狗,那时也都表现得特别温顺,老实地趴在桌下,向人们摇尾乞怜,哀求的目光盯着人们,期待人们人们吃喜宴时赏赐它们,哪怕是一根啃得溜光的骨头。狗狗们之间就不那么友善了,各自在占领的桌下,好像潜规则似的互不冒犯,若有冒犯免不了一阵狂吠撕咬。我家胡同口那家的大黑狗也加入其列,那只狗很凶恶,只要人经过那家门口,瞪着黑溜溜的眼睛,哧着獠牙,对人狂吠,有时还咬人,小锁也是其受害者之一。一次我在吃喜宴时,感觉有个东西拱我的脚,往桌下一看,正是那条大黑狗,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也不敢动,怕它咬我。哪知道它很温顺,向我摇头摆尾,我知道它向我索要吃的,看它挺可怜的,也为了密切我和它之间的关系,让它以后不咬我,讨好地将我抢来的几个骨头、甚至一块好肉,都仍给了它,它感激地看看我,没头没脑地吃了起来,旁桌的狗向它投来羡慕的目光,啦啦地流下了口水。狗通人性,此后那条狗见到我一改凶神恶煞,每每摇头摆尾地向我示好。
喜事上我们小孩也有美差和风光的时候,享受贵宾一样的待遇,还能得到酬劳。一个美差是娶媳妇抱鸡篓子,一个是出嫁闺女拿门帘杆子。这两项活都很轻松,还能坐马车,是那时最好的交通工具,吃喜宴时和大人们坐一桌,没有人和自己抢好吃的,大人们总是把鸡腿、肘子等最好吃的叨给小孩吃。不是一般的小孩,能揽到这项差事,只能是主家最亲近、关系最好家里的小孩,才有机会当选,干这项差事还能得到1块钱的酬劳,要知道当时能买7、8本小人书呢。
这两项美差,我都干过,由于业务不精,也闹过笑话。抱鸡篓子、拿门帘杆子,不用管它,都是大人们放在车上,至于下车后也是由大人处理,小孩只管坐车、吃喜宴就行,啥事不用管。一次,好不容易揽到了抱鸡篓子的美差,从上车、在马车上、下车后,尽职尽责紧紧抱着鸡篓子不放,直到随行的大人给我说了抱鸡篓子的规矩,才红着脸交给他。
当然,家乡喜事上还有好多有趣的风俗、有趣的人和事,它们都像胶片一样印在脑海里,使我难以忘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