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山顶一只船—罗城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5-15热度:0

    终于还是没有抓住春天的衣襟,到犍为油菜花已经开过了。虽然还是清明节,但只有匆忙回来祭祖的人,天气已经变暖了。在嘉阳,坐了一来回煤矿蒸汽小火车,只是在山的背阴处看到几朵油菜花开的正艳。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还是赶到罗城古镇,去看看奇特的船型建筑吧。
    从犍为到罗城,坐的是一辆农村的公交车,车上几乎全是当地的人,只有背着相机的我显得比较另类。大家看起来很忙碌,背篓里还带着需要出售的产品。听着他们热情地聊着天,似乎车就是他们生活的村庄,周围的人就是他们的父老乡亲,无拘无束。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车把我们摇摇晃晃送到了罗城。
    罗城今天赶场,我感到了特别的幸运。喝了碗当地的羊肉汤,真是别有风味,香味四溢,于是沿着石板路,慢慢走向古镇。
    我是从过街楼,一直抵达灵官庙的。才早晨的九点,茶馆的生意已经很热闹了,因为今天是赶场天,才有这样好的生意,一位茶馆老板向我介绍说。凉厅子下,已经熙熙攘攘了,竹椅吱吱呀呀的声音响在我的耳边,老人抽着旱烟,烟雾缭绕在透过屋檐缝隙渗透下来的一片清晨的阳光中。让人似乎穿越时空隧道,有一种悠悠的思绪。船型街两边的凉厅子,宽约7米,全是穿逗木结构。老镇的自乐的情绪在这里蔓延,屋檐包裹不住狂放的性格。茶楼、小吃店、酿酒作坊是凉厅下主要经营的,他们在经营着休闲。有的人扑在栗色木桌上大口吃着猪头肉,有的人躺在高脚凳上悠闲地看着过往的人?;褂?,喝酒的、吃肉的、饮茶的、听小曲的、掏耳朵的、抽叶子烟的都那样悠闲地坐在凉亭下。
    走一段船型街,中部就是古戏楼。台柱上有联“昆高胡弹灯曲绕黄粱,生旦净末丑功出梨园”,上联写出了川剧发展的渊源,下联概括出喜剧角色之精彩?!扒苹屏弧比梦颐窍肫鸬蹦暾饫镅菹返氖⒖觯土媳踩艘簿P酥虏钙?。
    船形街全长209米,最宽处9.5米。一直前行到下节街,都是这样的凉亭子,马赛克的楼房遮挡了老街,让我倍感温暖。当下起雨来,在凉厅子下忘记了归家的急切。当夏日中午的骄阳晒到爱美的女士,凉厅子下他们没有任何的烦躁,因为凉爽的风吹在她们的周围。
    返回的时候,看到一个茶馆前有一个横幅“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古镇观测点”。于是我在这个茶馆要了一杯茶,要求老板陪我上去看看。这是一个五层的农家建筑,是船型街上最高的观测点。登上楼顶,视线一下豁然开朗。阳光洒下一片金黄,让人有点晃眼。低下头来,看下面的古建筑,那是一片青黑色的壮观,让我顿时傻了眼,刚才还心里想罗城没有好的看点,船型建筑我一点也看不出来。
    还真是“山顶一只船”,真是活灵活现!
    罗城古镇原来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上,就像搁在山顶的大船。东西长南北短的主街像船,中部戏楼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是船的尾蓬,西端的天灯石柱恰似桅杆,过街楼街像船舵,街面就是船底。街两边的屋檐绕过戏楼及背后的石牌坊似船舷,又渐渐收拢,几成尖状,如船首。被称为“山顶一只船”、“东方的诺亚方舟”。船型街又像一把织布的梭子,也称作“云中一把梭”。
    茶馆的老板给我介绍说,罗城起市在明朝崇祯年间,因地势好,易交易,先是耕牛,继而土特农产品,罗而聚之,市场渐繁荣而为城。到清代,驿道开通,在此设铺,称“罗城铺”。罗城位于铁山北麓,铁山产铁,罗城就交易铁炭。
最让罗城人骄傲的事,1983年在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了空中俯拍的罗城“船型街”图形,最后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最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24公里处的洛克斯市投建了以“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这赋予了罗城多么大的荣耀,在澳大利亚是中国的代名词。
    在犍为“亿年的树,万年的海,千年的古镇,百年的火车”,罗城就是千年的古镇。虽然古镇失去了原来的用场,但其以独特的傲气,独特的气势,撩拨着人们对它的情愫。古镇的存在,给了本地人自豪,成为外地人寻找失落情感的归宿地。正如一位国外名人所说,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
    我在清明时节来到这里,也许就是在寻觅一种失去的东西,只是我一直不清楚在寻找的东西。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在淮北的日子

下一篇: 鹤鸣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