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父亲的背影

来源:作者:王百新时间:2014-05-20热度:0

记忆中,那是初中时学的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不知不觉,时光已走过了14个春夏秋冬。
14年后的今天,无意间再一次读到《背影》,一样的文章,却是不一样的心情。习惯性地拿起一颗烟,点上,深深的吸一口,闭上眼睛,却恍然间感觉到远在内蒙老家的父亲也在抽着烟,想着远在大同的他的儿子。只是父亲的想念定是一种习惯,而我更多的是在工作不顺心、没钱花的日子才会想起他吧??戳丝幢?,20点整,父亲一定没睡,打个电话吧。
想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拿起手机又放下了。
小时候的记忆里都是母亲一个人在照顾家,父亲是名警察,常年在外地工作,偶尔回来一次,也是待不了两天就走了,许多时候更是刚回来,就接到传呼便走了。那时的我,和他很疏远,唯一和他亲近,就是想摸一摸跨在他腰带上的枪,只可惜,每一次都遭到了父亲严厉的批评。我不懂,这是为什么。
渐渐地长大了。高考结束后,我被太原的一所一本院校录取了。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喝多了,说了好多话,只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其实我儿子很优秀”。有些意外,有些惊喜,这好像是我记忆中听到过父亲对我的唯一的一次夸奖。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忙碌,除了向家里要钱会给父亲打个电话外,我几乎都是在和母亲聊,告诉她我在大学入党了,告诉她我恋爱了,和她探讨着毕业后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还是需要继续深造。时间还是过得那样快,毕业后,我和女朋友,也就是我现在的妻子来到了217地质队,和所有地质人一样每天忙碌着。
突然有一天,妻子告诉我她怀孕了。一下子,有些惊讶,我要做父亲了。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习惯性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还没多聊几句,父亲就抢过了电话,也许是高兴的缘故,那一晚我第一次和父亲聊了很久。几天后,父母来到了大同,晚上父亲喝了很多酒,早早地睡了。第一次,我和母亲聊起了父亲,才知道父亲原来是一名好警察。父亲刚参加工作时,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所里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机和一辆总是“出毛病”的三轮摩托,但是为了办案,刚毕业的父亲一个人走过30里的山路,到了报案人家里,才知道丢了的牛已经找到了,什么也没说,父亲一个人又走了回去;为了让别人能与家人团聚,父亲经常在单位值班,那时的治安也不太好,父亲都是搂着枪睡觉。母亲说,在我不记事的时候,父亲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小时候的我不认得父亲,每次在街上遇到穿“绿衣服”的人时,我都会喊着不清楚的“爸爸!爸爸”。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安机关的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父亲也当上了所长、队长,可是父亲从来没有用警车接送过我上下学,母亲说,父亲不想违反原则。父亲是个敬业的人,他手里就没有积压的案子;父亲是个“不讲情面”的人,他曾经侦破过一起残害婆婆的案子,女嫌疑犯是被父亲亲手抓住的,当女嫌犯家属拿着钱,跪在了父亲的面前,希望父亲放她一马的时候,被父亲严词拒绝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总是拿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困难的同事。有一次父亲调离了曾待过的一个所,走的时候,同事的妻子哭了,说父亲是个好人,他们家里困难,电视是父亲帮着买的,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拿这事来取笑父亲,说“你走了,别人的老婆哭什么”,父亲每次都是笑一笑,不说什么,其实直到我上大学,家里才换了一台新的电视机;父亲是个将原则的人,母亲告诉我这些事他也是听父亲的同事说的,父亲从来不和母亲谈工作。也有过很多人给家里写恐吓信,但是父亲从来都没有怕过。忽然,我想起了父亲从来不让我碰他带过的手枪。
如今,父亲还是会经常在单位值夜班,母亲说,父亲觉得该让年轻人多回家,多照顾妻子、孩子,他年龄大了,也习惯了在单位。母亲说,父亲获得过很多次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只是这些奖状和证书,父亲从来没摆在家里,而是放在的箱子里,父亲觉得把荣誉沉淀起来才更有分量。
那一晚,我和母亲聊了很久??煲醯氖焙?,母亲说了一句“其实你爸一直很想你,很惦记你”。那一夜,我抽了整整一包烟。
送他们走的时候,我故意走在了后面:父亲真的老了,背也驼了。
火车渐渐远了,我终于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很近,却又很远,父亲给了我无言的爱,得到的却只是我迟来的理解。
他把精力都献给了工作,献给了伟大的人民警察事业,舍了小家,为了大家。这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母亲一直深爱着父亲,无怨无悔。我也即将成为父亲,妻子总说我是个工作狂、不顾家,我想这就是父亲给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一直都不想承认。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朋友,不论你身在海角,还是远在天涯,记得多给家里打个电话,多报个平安,多回家看看,父亲真的很惦记你,不要等到他们头发花白的那天才去爱他们。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种简单的要求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不要让它变成一种奢求。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