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感言《安徽地质公园》

来源:作者:章校中时间:2014-05-19热度:0


  
  2014年04月,一部传播地质旅游知识的《安徽地质公园》出版了,捧读它,喜悦非常,就感觉那秀丽的皖山皖水厚重在身边,顿时便生出强烈的欲望,行旅自然,亲临美丽,捡一块山石,掬一捧溪水,摘一片枫叶......
  
  日月往来,物换星移,几十亿年过去,地球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出世与成熟,悲怆与辉煌,和风与雪雨,丽日与风霜。尽管多少事如烟而逝,但是“雁过留声”,地球运动遗留的痕迹,无不诉说着地球凄美的壮丽的故事。
  
  这些“遗?!保虻孛簿肮?,或地层剖面,或地质构造,或古生物化石,或古人类遗址等等,均反映了地球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以及物理、化学、环境条件的变化。这是我们认识地球,了解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于是,我们便把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作为主体景观,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构建成一方独特的自然区域,谓之地质公园。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彩,是世界上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如安徽的黄山、云南的石林、广东的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都以其独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同样,在中国东部辽阔的版图上,那拥有14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安徽省,地球运动留下的地质遗迹众多。截止2011年底,全省建设地质公园16处。其中黄山、天柱山二处为世界地质公园。
  
  建立地质公园,是以引人入胜的地质景观、寓教于游的科学内涵、脍炙人口的文化底蕴、因地而异的民风民俗为基础,是以?;さ刂室偶W试础⒋俳缁峋每沙中⒄刮谥?。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其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又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遗产。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了解地球环境的过去和现在,正是为了预测其未来,珍惜?;て湎衷?。现在,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地质景观,这是因为地质遗迹是旅游事业的重要资源。
  
  这部《安徽地质公园》一书,旨在解读地质遗迹,宣传?;ひ庖?;开发旅游资源,新生地质景观;普及地质知识,添加旅游情趣。该书以散文的笔调、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或描述或抒怀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成因背景和社会价值等,并附有清晰图片,使之文图并茂、美意连连。
  
  读它,使我们准确了解皖山皖水的美丽成因:世界地质公园黄山,是岩浆喷发凝聚地下,再地壳运动隆起,后风霜雨雪风化,便形成了如今壮观无比的花岗岩峰林;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不仅有岩浆侵入、隆起、风化的美丽,而且还有世界的地质经典,那就是因地壳板块碰撞、俯冲运动而生成的超高压变质带;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它同黄山一样,历经岩浆侵入、隆起、风化的沧桑,但不同的是,它的凹凸有致是因地球构造运动和环境气候变化所致,看那清丽脱俗的盆地,群峰竞秀的峡谷,还有遐思万千的冰斗,美不胜收;国家地质公园浮山,虽是一座小山,但它却是一座古火山,那从地幔深处喷爆而出的碱性粗面岩是“中国独有,世界罕见”,由此在中国乃至世界地质科学中具有立典的意义;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它是大别山向东隆起的延伸,区内分布上前寒武系、寒武系标准地层剖面、淮南生物群化石等地质遗迹,尤蜚声中外的淮南虫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省级地质公园磬云山,它的主题“元素”是灵璧石,“声如青铜色碧玉”,这是大海的沉积,8亿年前的沉积,岩性为独特地质构造的碳酸盐岩,其蕴含的大量科学问题,至今仍是地学之“迷”。等等。
  
  读它,使我们增加地质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说岩石吧,“岩”的古义为山势,“石”的古义指磐、碑等。而地质学上的“岩石”就不包含上述古义了。一般将矿物的集合体称为岩,而将非金属矿物称为石。岩石虽然分类很多,但从成因来看,只有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懂得了“岩石”概念,我们就能够解释旅游中所见到的一些地貌成因了。如黄山是由花岗岩组成,它是火成岩的一种;合肥大蜀山则主要是由玄武岩组成,它也是火成岩的一种;天柱山、大别山有多处变质岩带穿插;石台溶洞群的山体则是由石灰岩及白云岩组成的,多含碳酸盐类,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加以沉积而形成的……这些岩石形态上的千变万化,就构成了优美的景观和山水风光。懂得这些地质知识,我们不仅能获得直观的自然美感,而且还能从地质学角度来解释这种“美”的形成,由此游兴大增。
  
  读它,使我们更加了解安徽这一片土地的神奇:她承东接西、达海通江,她历史悠久、山河雄壮;长江、淮河、新安江,缓缓流过北方的原野、中部的丘陵、南方的群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高高地托起这里的一片白云蓝天;老庄文化、桐城文化、徽州文化,从这里先后汇集成中国文化的大合唱。
  
  旅游与地质科学紧密相连。游山逛水,在乎相识相知;拥抱美丽,在乎读懂自然。那么,行前,建议带上本书《安徽地质公园》,其乐无穷!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