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的东女国记忆
来源:作者:wubin时间:2014-06-18热度:0次
提及丹巴,总把它与美女联系在一起。因为近年来关于“美人谷”的报道多见诸于报端,因为他们是现代美女的出产地。
在丹巴,有五条辐射状分布的水系,它们是:大金川、小金川、大渡河、东谷河、革什扎河。河流两岸的支流甚多,溪沟纵横,河床落差大,水流忽而奔流呼啸,波涛翻滚,白浪滔天;忽而安详平缓,悠闲漫步。正是这些河流和它塑造的土地,孕育了丹巴灿烂的文化,奠定了丹巴美女的出产地。
在《旧唐书》记载:“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结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中有弱水,用牛皮船以渡……?!崩芳窃氐娜跛褪谴蠖珊?。大金川、小金川、东谷河(牦牛河)三条河流在丹巴县城附近,成了它们的终结点,结束了它们的命运。但三条河流汇合成一条崭新的河流—大渡河,重新开始一段崭新的旅程。它们重新聚集在一个河床上,纠缠着去寻找下一个宿命。在这些河上,可行牛皮船、小木船。高处望去,碧波白浪,宛如银带一般。秋冬季节,水色清澈、碧绿,像大山佩戴的一条条项链。
但丹巴所有的河流(主要是大渡河),并不喜欢人们在她的身体上留下更多的符号和标志,但美女美人却给这块土地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河水中记载着丹巴这片土地的故事,尽管没有了那时的河水,尽管过去了1400多年,剩下的只有河床上的卵石和细沙。大渡河带走了不仅有人们喜欢的人和东西,还有那些人们并不喜欢的事物。我的记忆就在丹巴大 山的深处,从西北迁徙的西夏王室,也合时宜融入这里的山水,在这里得以繁衍生息!
于是,东女国在这里形成了,在唐代与吐蕃的时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岸骶湃招?,南北二十日兴”的疆域,就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丹巴?!短剖?#8226;东女国》中记载:“有女官,曰高坝。”“凡号令,女官由里传,男官受而行。”这是在以后包括现在的男权的社会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对同时代的男权社会大唐是笑掉大牙的事情。这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到现在也成为他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仅仅消弱了它的国力,并没有打垮它。于是求救于盛极一时的大唐,但中原大唐并没有平等看待东女国,因为它女权的整体对中原王朝是一种抵制。“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这怎们可能,男人不能治理国家,中原文化容不下!东女国最终做了大唐的附庸国,投到大唐的门下。随后它只有改变它女权的主体,这是唐朝皇帝要求的,于是乎我们的中原文化捕食了这只温顺的女权王朝的小鹿,东女国这个巨大的舞台终于落下帷幕,留下的只是她们传说中的美貌,留下的只有丹巴农村长女当家的风俗,她们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心上人入赘到自家,让女人担当全家的主要角色。这在泸沽湖边摩梭人保留着鲜明的女权印记,也是对丹巴东女国是一种历史的遥远记忆吧!女人在卖力地演出后离开舞台,留下男人留在台前骄傲地招着手,向台下炫耀着,女人的故事离开了人们的记忆,离开了丹巴的记忆,同时也离开了历史原本赋予她所有的机遇。
还让我们有点记忆的,就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两次大小金川战役,占了乾隆十全武功的两项,可以说是东女国的后代为争取女权社会的战争。张广泗来了,纳亲来了,岳钟琪来了,迎接他们的是美艳的阿扣。阿扣战胜了三个中原来的三个男人,却战胜不了那个依旧是男权社会的大清。美人阿扣只是这个社会赏心悦目的陪衬,并不能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统治阶层。一切的良苦用心,也只是对1000年前那段女权消亡历史的补充。
丹巴,依稀记住了东女国;丹巴的土地,善待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人们,忽略那段对于历史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善待生活,善待历史,历史给了丹巴一个美丽的过去,那个逗号让我们产生多少美好想象,记住那段历史就可以了,把它换成句号换成一个美丽心情就行了。
这一切的一切,大渡河见证了!站在河边,看两边的大山,那是崇山峻岭隐藏的美丽,那是无言的碉楼诉说着委屈。碉楼矗立在河边,战争烙下了一些印迹,民族战争在河水激起了浪花,但碉楼同样是充满温情的,它代表了家族的兴盛,代表当地土著居民杰出的建筑艺术。像大渡河的水一样,带走那段沉重的过去,留下美丽的记忆!我们看到的只有高耸入云的碉楼和它带给我们的一点思考。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