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茗香岁月书伴我,无悔

来源:作者:王国良时间:2014-06-17热度:0

              
  记得蒲松龄说过“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不知是不是所有人都“痴书”“痴艺”,我不知道,但是,我自认为自己乃是一书痴。到如今,皓首丹心,地质包旁,书桌一杯茗,床头一本书,茗香书香一并品饮,痼疾沉疴,几十年痴心难改。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比同龄的友伴偏爱读书一些。读小学的时候,农村文化气息很淡,家乡的天地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间,谷底一条溪河潺潺西去,两岸都是绿油油的稻田麦田,村庄散散落落在田间坡头,村民们似乎永远都在为庄稼忙碌,白天挣工分,夜里不是开夜工扯秧插秧就是开批斗会总结会,我似乎就没有见过谁关心过书,即使有书,许多人也读不下来,他们认识的斗大的字没有一箩筐,这些字是扫盲班和夜校学来的,几天不用,又还给老师了。他们似乎从没有关心过文化生活,能够有公社电影队下来放场电影或者是听一次老艺人的说书,或者大队开恩组织艺人唱一次楚剧,对于这些遗落山间的乡民来说就和他们“野田禾稻半枯焦”的庄稼逢着“甘霖”一般。大队生产队每家每户犁耙锄镰倒是样样不缺,肌肌瘦瘦的孩子每家总有个三五个,可要是想在哪家哪户找出个一片半片带字的纸来,那恐怕会让人失望,只有大队小队的队长家里有带字的纸片,那是报纸。及彼我四五岁时,很幸运,我们村里几百年头一回有了学校,而我作为小队会计的儿子又有幸入得学校,这是不幸中的大幸,不幸是说我生在这样蛮荒的山村,大幸是说我幸运再幸运能够上学读书,破了天荒。学校其实不叫学校,就设在一户村民家里,一块黑板在堂屋里一支,就是教室,老师也算不上老师,就是比一般人多认得些字的村民,好歹也就是学校了。我第一次在学校里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一股墨香悠悠飘进鼻孔,觉得很神奇,回家就吵着要父亲蒙上书皮。翻开书的扉页,就是毛主席语录:“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孩子”。跟着老师读这几句话的时候,其实根本不认识哪是那个字,但是会背,上学放学的路上反反复复地背。我们认识的最早的字是“毛主席”三个字,最早会写的也是这三个字。我们回家就在沙地上抚平了用小木棍写“毛主席”几个字,再神神气气地背一通老师教的那几句话,左邻右舍一起丢下锄耙围过来,啧啧赞叹不已,眼中流露出倾羡的光芒。
  慢慢的,我认得的字多了起来,对于书的渴求也增长起来,由此,我犯了人生最早的两个错误。第一是我想买书看,听说十里开外的公社合作社文具柜里有小人书卖,我就偷了三祖父的钱,起了个五更,步行十里到了公社合作社,呼呼地风声、黑黑的树影让我毛骨悚然,我咬着牙往前走,天亮了,到了合作社,书买回来了,结果我招来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顿暴打。父亲还了三祖父的钱,而我人生第一次看上了小人书(连环画),事后我很后悔偷拿三祖父的钱,却也有在伙伴间炫耀有书的机会,看到过去欺侮我的伙伴们在我面前低三下四求我借书给他们看的怂劲,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满足。第二是我们家的房梁上吊着一个油皮包,我很好奇,就追问父亲是什么,父亲说:“你不要知道?!弊肺首娓噶饺尾诺弥鞘俏颐羌业募移祝娲?。我有些好奇了,我们家居然有家谱?原来我们家早就有书嘛。一天,趁大人们出工(当时叫上生产队劳动为出工)去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搬来了木梯子,解开绳索,打开油纸包,哇!果然是一摞书呢,草纸版印线装的那种,很久了,有些地方已经破损。我喜出望外地装进我的书包,在将一些栗叶包在油纸中,吊在房梁上。没有想到出问题了,第二天,当我在教室里拿出这些家谱翻看的时候,被一位同学告诉了在大队做民兵连长的父亲,那位民兵连长认为这是“四旧”,下午赶来学校,不由分说,也不顾老师求情,一把火烧了。这事老师告诉了我父亲,父亲最在乎家谱的安全,现在硬是没了,父亲气病了,母亲拖着我就躲到外婆家。躲不是办法,也不符合我的性格,几天后,我放学决意回家,准备接受父亲任何惩罚。见到父亲,我跪下了,看着父亲似乎消瘦了一圈,我心里直后悔。父亲却没有打我,只是一下子将自己正在吃饭的饭碗一下子摔在地上,出门劳动去了,我突然觉得父亲这样做似乎是对我最重的惩罚,比打我还让我难受,今生此后,我绝不再招父亲生气。
  上中学了,学?;肪澈枚嗔?,老师也是从很多地方调来的。我接触的的书也越来越多了,那时候,山村里的文化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唯一让我醉心的事就是在朝阳夕阳之下,躺在河间被水流冲刷得光溜溜的石头上面翻看书包里的所有的书,一个字也不放过,这样,倒是让我的学习成绩很出色,家长老师很很欢喜,可是不敢明里表扬,因为那是强调“白专道路”,书都得好是罪过。
  而让我一生难忘的就是,我们学校有个小小的图书室,书是省城的一个单位赠送的。于是,每天借阅书籍就成了我最大的事。管理图书的都是大孩子,他们很霸道,有时借不到书,我就讨好他们,每天对他们颔首致意,带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吃,甘冒最大的危险,爬上最高的树摘白果送给他们,当我爬上树梢后,呼呼的风一下子将树吹到左面,一下子又将树向右面,瘦小的树干几乎就要折断,我心中充满了恐惧,闭上眼睛,把命运交给上天处置。好在风停了,我的白果有换来了几本书,我很满足,觉得冒险还是值得的。中午回家吃饭,阳光强烈,我在烈日下边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边看着借来的书,到家了,一下子发现屋子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下子把父母亲急坏了,以为我眼睛坏了,后来慢慢见多了就不足为奇了,也就不理不睬了。有时放学早,就想安安静静安安生生看会书,边走边看书很危险,有一次一脚踏空,掉到岸下的水田里去了,成了泥人,所幸书没有损坏,倒是老天眷顾。现在,夏天的余晖还很烈,想要好好看书,得找个阴凉的地方看去。我就爬上树,这里没有阳光晒我,又有树枝树杈可以斜躺着,多惬意!可是,恼人的蚂蚁虫子一个劲往衣服里钻,讨厌死了。不知是什么虫子咬了我一口,惶急之下,我一下子从树上掉进了树下的刺丛里,等我从荆棘从中挣扎出来时,身上脸上伤痕累累,书也没有上次掉进水田那么幸运,被撕破了几页,第二天,我花了一口袋花生才平复了毁书事件。
  上师范学校了,我到了另一方天地。学校的书很多,足以满足我的胃口。我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为我提供了阅读许多许多名著的机会,足慰平生。几年的时间里,我的人生轨迹是矩形的,矩形的四角就是教室、图书馆、寝室、教授家。我经年累月在这四条线上来回,几乎“不逾矩”。
  大学校园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在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园地里徘徊,身边走过的老师同学也绝对和我乡间里的乡亲们迥然有别,一身翰墨馨香,一身书卷气。我也受到了感染,我觉得我能够成为校园中的一份子很荣幸,我也满足,只是不知道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感受到我的身上也有馨香味书卷气?
  我要珍惜上天赐予我的机会,多读书。我一个乡下娃子,从文化生活枯竭充满蛮荒之气的乡间走进书山人海的学府,不借此机会多读些书,对不住乡亲们的期望和中学老师们的嘱托呀。于是,我就在书的海洋里畅游,有“如长鲸吸百川”。在图书馆里,我几乎什么书都想读,但是不可能,我就为自己定下规矩,一天最少读一本书。我几乎什么书都读过,但是没有一本书研究精深。有时我想,我就是一只书蠹,什么书都想啃,就没有考虑过消化的事。我就像老家的老??胁?,先抓紧机会多啃些草,待将来再反刍吧。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尽量做到博览群书,……同时我不再像幼年时读书那样,只管读,别的啥都不管,我也学着在读书的时候做一些思考,做一些笔记,经年累月,倒是有了一些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学业成绩让我在学校有了些名气。
  思想的成熟,让我不在是单纯的读书郎了,我在博览群书的时候,也学着“李贺摘叶记事”的办法,用笔记本会记下精妙的东西,作为我一生的收藏,因为有些书有些精彩的东西今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了。多少年下来,笔记本几乎“等身”。
  参加工作了。我回到了当初读高中的学校教书,和当年的老师成了同事,几年相处下来,当年的老师们都有些惊异于我的知识面的宽泛,他们有时很感叹,当初一个懵懵懂懂的乡下娃,还是自己教出来的,怎么一下子变得满腹经纶似的?老师们开始有问题就向我讨教了。我不好意思了,我说:“老师呀,我就是你们教出来的,你们现在问我问题,你们这是不耻下问,我有愧呀?!崩鲜γ撬担骸鞍ィ喑鲇诶抖び诶?,学者不必不如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懂就问,这没有错呀。”从此以后,我在教学中就更加自信了,我尽力将自己所学所知全部交给我的学生,多年后,学生们的成绩与周围学校很有区别,领导开始注意我了,上公开课、示范课、多起来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也多起来了。学生们也很喜欢我,他们喜欢老师交给他们那么多知识,他们喜欢老师懂得多。到现在,我过去的学生和我建立了十几个qq群,方便联络我,他们说:您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老师之一。
  这么些年,我过得很贫困,常常入不敷出,但是书不能不买,“俸去书来”总会成为我进城的结局。我林林总总读了一些书,读过之后,没有束之高阁,更没有庋藏,而是随意弃置书房,人没有混出个样子,书倒是拉下了一屋子,直至“汗牛充栋”。
  现在想想,我的人生乐趣不在生活中,全在于读书之中,是读书让我有了人的尊严,是读书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最重要的,是读书给我人生万般乐趣……。
    读儒家,我发现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观点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盲目的“与时俱进”却使圣人们曾经倡导的东西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
  读道家,我惊异于老庄“天人合一”的观念与今天“亲近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相承通……,道家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洒脱,对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挣扎的人们会有所启迪。
  读法家,我忽然明白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来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翻版。
  读墨家,我又觉得今天我们总是主张“用和平手段通过谈判解决国际纠纷,不动辄就诉诸武力”是不是“兼爱”、“非攻”这些老祖宗的古训在作祟?
  读《史记》,我仿佛看见了一位饱受屈辱的老人在斗室之间挥汗磨墨……。
  读《全唐诗》,我仿佛看见了大唐明月下的《霓裳羽衣舞》,看见浪漫的酒仙,美丽的田园,马革裹尸的边塞……仿佛听见了沉郁的呼号……。
  读《宋词》,我仿佛看见了苏辛在长江边上倾听大江东去的涛声,看见岳飞正在渴饮匈奴血,看见陆游在孤村的憧憬……;我仿佛听见了汴梁城哀怨的羌笛,听见了井水处唱出的柳词和“人比黄花瘦”的哀怜……。
  读《四大名著》、读《三言二拍》、读《金瓶梅》……我仿佛回到了从前,在形形色色的市井间游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戍边,在理想与现实间来回……。
  读一读先秦散文,我看见理想之光照进了现实社会的硝烟,读一读《汉赋》我看见了鸿篇巨制的豪华词章治不了疮痍社会的顽疾,走进“四大家”的梨园,换来的戏罢的几掬泪水……。
    再去拜会一下亚里士多德吧!他还是要求我们秉持爱的智慧和唯物求真的科学精神去走进社会……。
    看看伏尔泰,怎么样?他仍然告诉我们,要用理性主义构建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
  偶尔读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我又回想起了封建时代的法律与统治者的意志、与社会经济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联系得多么紧密……。
  读读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吧!对于一个改良派的敬仰抵不住看到了一个衰落的民族怎样把一个时代的悲剧浓缩成一个个人的悲剧的悲哀……。
   去文学的卖场转转吧!那里有卖一杯杯香茗的,你可以慢慢品,品饮不尽,越品越香。
  先去小说的卖场,我陪黛玉一起流泪葬花去;我为梁山好汉呐喊去;我跟着孙悟空一起腾云驾雾去;我跟着诸葛亮一起轻摇鹅毛扇,六出祁山,为智圣出出点子去。感叹良多呀!我感慨保尔钢铁般的意志;我赞叹克里斯朵夫不屈精神……;我惊异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的清纯,我惊异于莫言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里的百味人生……。
  再去诗歌圣洁的殿堂转转吧!这里有汨罗河畔萧萧的斑竹;这里有塞外大漠孤烟、冰河铁马……;我们可以在康河的夕阳中拨弄着堤岸的垂柳,我们还可以撑着雨伞在江南的雨巷中陪戴望舒一起走过……。
  这哪里是读书?。空馐窍硎苋松?!是给灵魂洗澡,是给心花浇水。
  我是俗人,我追求不了“格物、致知,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宏图大志,我唯愿此生有书相伴,做一名醉心于书香的“一介书生”,终老之日,足矣!无悔矣!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