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状元赵秉忠与水清沟村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4-06-17热度:0次
在水清沟村居住着许多赵姓朋友,向他们问祖溯源,他们都自称是明代青州状元赵秉忠的后代,谈及原因,都能讲叙如下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山东益都郑母庄出了一个叫赵秉忠的人士,他在京城做官,官至礼部尚书。一次他返家修建家宅花园,没想遭朝庭内奸臣暗算,向皇帝谗言诬陷赵秉忠欲造反:“南京到北京,都是赵家兵,推倒万历主,扶起赵秉忠?!被实塾谑窍轮即员曳稻?他又迟归,最后朝庭差人将其杀死。他生有两个儿子,一起隐名改姓逃到崂山。两年后,一个儿子去了莱阳,另一个儿子来到了一处山青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落了户,这个地方便是现在的水清沟村。其人名曰赵尚礼,从此他在这儿扎根安家繁衍后代,他一生共生养8个儿子,至今在水清沟村已繁衍22代子孙”。
我曾经去过青州博物馆,得到了一份状元卷复制件,全卷字全用小楷书写,无一涂改,一气呵成,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人深厚的文字功底。
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现存的惟一一份状元卷,于1983年在山东青州市被发现。这份试卷出自明代青州状元赵秉忠,他的后代保存这份状元卷400多年。
这份状元卷是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全卷2460个字,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是填写考生姓名、机关、年龄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 米多长是正卷,用八股文小楷书写。最后面的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9位读卷官中有3位是吏部、户部、刑部尚书。
这张状元卷是赵秉忠1598年,在殿试中所答万历皇帝出的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的试卷,卷中,他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制与德制的关系。建议皇帝依法治理国家,以德材衡量用人,二者并举才能达到目的。他还提出了“天民”的观点,将皇帝君主与平民百姓置于上天面前的平等地位,论述法制、德制以及廉政对于安抚民心、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重大作用,是一篇难得的治国安邦的好文章。此卷使他从292名贡士中脱颖而出 ,被九位阅卷官和皇帝选中成为了明代第47位状元。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至清代末年结束,历经1300多年,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至今的状元卷只有这一份。
水清沟村除了赵秉忠的后代外,还有魏、郑两姓大户人家。在原村中央的地方,三姓都设有祠堂,每逢春节之时,三姓都在各自祠堂内挂起宗谱祭奠先祖。
解放前他们为了抵御外侮,共同聘请了岛城武术名家吴风亭在村内祠堂前教练村民习武,以备护村护民,一时村民习武练拳十分活耀。郑方庭、魏学连二人是村内的武术高手,其中郑方庭还曾在本市与武林高手打过擂台。
在日占时期,村里就建有一所小学,当时从外面来了一教书先生叫向明,学生都喊他鞠老师,他经常向学生灌输一些抗日反日言论。
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为了掩护部队从海上乘船逃往台湾,他们命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在孤山山顶及北岭山头架起枪炮试图阻击解放军撒退时间。在北岭山上的国民党军队曾将炮弹误发射,落在了离村南一赵姓住宅不远的地里。这宅子的主人赵姓老人说,当时他刚在地里锄完了庄稼想坐下抽一袋烟,发现火柴没了,他这才扛起锄头离开往家走,可走出庄稼地不远,炮弹就响了,他侥幸躲过了炸弹,以后他每每想起还后怕。国民党部队上了船后立即匆匆起锚离港,根本不顾及还在山顶上设防阻击解放军的国民党兵,解放军进来后,这些国民党兵自然便成了我军的俘虏。
50年代初,水清沟村除了与路对面的青纺机械厂、国棉四厂几家工厂以及不多的一点散户为邻外,四周都是荒山野岭和庄稼地。解放前夕村内计有三百余户、一千多口人,土地二千余亩,全村所拥有的土地东至小水清沟村,西至孤山村,南至大山村,北至盐滩村、沙岭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平均人均土地约二亩。虽也种小麦、玉米农作物,因地瓜产量高,所以以种植地瓜为主,也以地瓜为主食。
水清沟村顾名思义,它是一个有山有水,树木葱笼,清水潺潺,鱼儿嬉戏的风光旖旎的所在地。一条发源于大山、北岭山间的小河蜿蜒流经水清沟村内,然后再越过北大河汇入大海。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仍见村内的小河旁杨柳青青,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淌,树上的鸟儿啾鸣,水中的鱼儿嬉戏,自然景象令人赏心悦目。然而这样美丽的风光景色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租住村宅,今日已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水清沟已经建起一小区,二小区,三小区,还有清水湾花园,清水苑花园,萍乡路上的水乡苑,还有个叫金裕花园在水乡苑对面,四流南路上还有个金华苑
还有在水清沟的四流南路第一小学、开平路小学、青岛第十七中学:青岛机电技术学校综合商?。航鹜虼锍?、海信北岭超市,青纺医院:纺机烧伤医院,青岛中心医院,邮局:青岛市邮政局水清沟支局,银行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四流南路旁边还有一家大菜店,我的一个同学李月平在那里工作了30多年,担任经理,直到退休?;褂幸桓鲂辗兜呐г谀抢锏H位峒?,在那副食品计划供应的年代,认识她们也是我的口福,可以不用票就可以买出计划供应的肉和鸡蛋。至今难忘!
现在那里已经由四方区又合并到市北区,大沙路的建材市场,长宁路的啤酒街已经成为市北区的又一道风景。50年代成立的轻工机械厂,红旗印刷厂,青岛玻璃厂,锅炉厂,造纸厂等都已经停产,取代这些企业的是一片片现代化的居住小区。
转眼间,从明朝状元赵秉忠的儿子在这里定居建村的传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水清沟的村庄已经找不到原来的痕迹,已经是青岛市市北区的商业、文化、医疗、居住中心区。今天,在市北区政府的领导下,水清沟在发展,水清沟在前进。我们期待水清沟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