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那夜,我是一名传话兵

来源:作者:邢云鹏时间:2014-07-02热度:0

那夜,我是一名传话兵
  每次回家,望着对面的小山丘,我就想起了转天线这个任务,想起了那夜我当传话兵的经历……
  人生有很多难以忘记的日子。1984年的国庆节夜晚,是我记忆犹新的一个夜晚。那一夜,为了让全村人看电视,父亲在山上转天线,12岁的我站在院外当传话兵。
  家乡地处太行山深处。1984年9月上旬,全村人用卖小麦的700元钱,买回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在了村委会的仓库里。从此,每天晚上到村委会仓库看电视就成了全村人最喜欢的节目。那时候,既没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更没有有线电视网络。村里人用一个“王”字形状的铁架子作为电视天线,砍了两颗杨树,对接后作为电视天线的杆。信号不好,就将电视天线竖在村庄对面的一个山丘上。天线在山丘上,风一吹容易偏离方位,因此每天晚上村里人在看电视时,都要有人转天线。全村人轮流负责转天线、开关电视。
  10月1日那天,正好轮到我家负责转天线。晚上,父母从地里回来饭还没做好,村里急于看电视的人就来我家等候。草草吃完饭后,父亲将村委会仓库里的电视打开,电视屏幕上全是麻点,父亲就去转天线了。
  那晚,风起初并不大,父亲稍转了转天线,电视就有了信号??傻备盖追祷乩锤兆?,电视又没了信号,只好重新去转。电视里阅兵仪式的画面开始了,但风也更大了。父亲在山上转天线,我则在院外负责传话。
  “又没有了!”
  “稍转转!”
  “好!”
  看电视的人们在屋内说,我则在院外对着父亲所在的山丘大声喝。屋内的人说“好了”,我则有机会跑进屋内看几眼电视,开始还可看个三五分钟,接下来的间歇时间越来越短,有时还没进屋,就听屋里人喝“没了”。
  风越来越大。我穿着单衣,站在院外,冻得不停地跺脚、小跑,还要忍受屋内电视机播出阅兵仪式的诱惑。我一方面盼望着风停下来,另一方面又盼望着阅兵仪式的时间长点、再长点……
  但没想到,不仅风没停下来,还下起了雨。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将我的衣服浇得湿漉漉。我很想放弃这个传话兵的角色,回屋内看电视,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站在雨中,边传着话,边想自己是英雄人物董存瑞、黄继光,甚至是阅兵仪式上威武的仪仗队官兵……
  风声、雨声、电视的声音,声声入耳,而我的声音却越来越哑。尽管如此,我依旧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去喊。最后,我的声音完全被风雨声掩盖了,屋内的电视也没有了信号,村里一位年长的叔叔出来接了我的“岗”。
  那晚后半夜,我发了高烧。母亲一直埋怨,说我应该早点退下来。但那时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很光荣。虽然那晚的电视信号极不好,但全村人还是断断续续看到了晚上11点多。第二天,全村人谈论的都是阅兵仪式的内容。后来,因我与父亲那晚的特殊表现,村里减免了我家两次转天线的任务。
  20多年过去了,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线电视、手机、因特网在家乡早已不再陌生,平板、等离子、液晶、投影等不断更新换代的电视机也成为了村里人入新房、结婚等筹办喜事的必备礼品。家乡再也没有转天线这个任务了。每次回家,望着对面的小山丘,我就想起了转天线这个任务,想起那夜我当传话兵的经历,心中不禁涌起了无限感慨……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