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副楹联说开去
来源:作者:吕岩时间:2014-08-09热度:0次
日前,我读到一副楹联,觉得蕴含深邃,立意也好。可以说是一位老地质工作者的缩影,充分坦露了他对自己从事过的那份事业的忠诚和留恋;对与自己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同事的赞扬和思念;对新时期地质工作的规划与发展的喜悦与憧憬;对新一代年轻地质工作者的希望与祝愿。
这副四言楹联是门联形式书写的,上下联下面都有小字释文,联语和释文总共52字。上联:高山清风,释文是:代代地质人,他们像高山,令人仰止,他们像清风,凉爽而无尘。下联:松柏精神,释文是:他们像松柏,情系山野,高洁无私,一心想着矿产与国需。
寥寥52字,极其清晰地概述了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始终想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因此,他们甘愿寂寞、甘愿清贫、甘愿吃苦。有的年轻时就告别了敬爱的父母;有的远离了哺育自己成长的乡土;有的暂别了心爱的家人和孩子,他们奋战在荒山野岭,草漠河川,不怕烈日的狂晒,也不在乎凄风苦雨的侵袭。他们珍惜工作中的每一次顺利,也不怕一时的挫折。为了搞清一个个矿种,查对一个个矿区,任何情况下没有低头,没有退缩,而总是像高山那样凛然屹立;像山风那样不知疲倦永不停息地吹拂;他们也像松柏那样郁郁葱葱,只知付出,不求索取,永葆高洁。
就是那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勤勉工作,精心研究,把那么多的赋存状态、储量情况都有了很好的厘清??笄て谝灿辛丝葱缘木置?,真是令人欣喜,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整个地质行业一直在攀登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升上一座又一座高峰,迎来了地质工作的新时期、新辉煌、新形势。当然,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目标,地质工作依然面临着更加艰巨、更加光荣的任务。当今的地质工作者,他们同样需要像父辈或前辈那样不断进取,更大付出,去争取更加骄人成绩。地质科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专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更加倾心潜心,更加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才能有如愿以偿的结果。他们也非常重视矿点、矿区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真知就在实地,研究成果也源于此。现在不论是野外工作的同志,还是在室内搞综合整理研究,都受到时代的重视和尊敬。他们承载着社会和事业的希望。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深知国家社会四化建设对地矿工作的要求。他们也切实把国家的要求,事业的责任科学地融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他们也是以深山为家,视矿产资源如生命。虽然在实践中遇到过那么多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来没有后悔,没有怨言,没有丝毫的懈怠,依然是非常执着地勤跑细敲,做好每一项野外工作,收集好第一手资料,把找矿与科研合理地结合起来,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每当一个矿种或一个矿区要立项时,他们满怀信心的夜以继日地查询、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编写设计,反复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毫不气馁,靜心地广泛地参阅资料、专业论著,更加细心求证,解决问题,每当按时保质保量拿下一个矿种或矿区工作时,他们总是那样的喜悦和镇定。高兴的是,看到自己的倾注和辛勤,得到了回报。之所以那么镇静,是因为还有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工作要自己去完成。
现在,无论是实地工作的同志,还是搞研究的地质技术人员,他们都注重技术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他们的业余时间,大多被湮没在书海里。不是系统地研读专业经典,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查看专业期刊、相关资料,用新的理论、新的学说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实践和形势使他们更加地豪迈地面对艰苦光荣的地质工作,以父辈和先贤们为榜样,更加科学求实,更加勤奋扎实地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