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山水天地间
来源:作者:蓝灯初照时间:2014-08-06热度:0次
——阜平全庄“小五台”纪游
山水,一平一仄两个普通的音节符号,人世间谱下多少优美的歌。
山水,一刚一柔两个相反的性格色素,天地中绘成多少美丽的画。
寄情于山水的静幽,禁不住驴友对“小五台”山水的推崇,“五一”小长假,我和几位朋友慕名登临了阜平西部深山中的全庄村。
一
避过一早出行的高峰,下午,撇开喧嚣的忻保旅游公路,从天生桥镇的不老树村下道,闲适的车轮向北缓缓驶过保阜高速的高架桥下向北流淌的小河,深山的曲线与色泽的浓艳便撞入眼帘。河就叫北流河,源自太行深处的香格里拉——天生桥瀑布。随着河流蜿蜒生动的乡村小道拐过一道又一道弯。打开车窗,听着河水“哗哗”的琴声,伴着山间或响亮的鸟鸣,如同行进在传说中的桃源,而在河水中嬉游的野鸳鸯,更为静幽的河谷增添了几分灵性。
北流河在全庄村拐了一个弯儿,形成一池映照天际的碧水,把一面明镜镶嵌在五个台子的怀抱里,成为四围峰峦集聚的魂魄。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水中倒映着两岸的青翠,蓝天上的白云在湖底尽情游走。微风轻轻拂过,湖面荡起粼粼碧波。夕阳里,金光闪闪的湖面像洒落了一池细金碎银,令人心旷神怡。
湖水的四周,远远近近静峙着的,就是“小五台”了。镶嵌于太行山麓的全庄村,共分为东台、西台、沙台、后台、中峰台五个台,每个台都是由十几户人家构成的小自然村,因和山西五台山的地形相似,故就有了“小五台”之美誉。
驻足湖畔石桥,用心触摸大山深处的律动,能感受到村庄的血脉在涌动、青山的秀奇在彰显、湖水的胸怀在翕张。我真想和湖水上空的灰鹤一样飞,让思绪如惊叹的翅膀摇动在这一轴山水间。
夕阳无限美,黄昏更绚烂。我们带着满足,也带着期盼,在湖边的农家乐就餐。灶堂里燃烧着山里人激情的热烈,海碗里盛着山里人情感的淳朴。我们吃着农家的柴鸡蛋、杂烩菜、贴饼子,喝着农家的大锅粥。绿色饭菜清香可口,让我们大家赞声不绝。夜深了,我们住在农家的热炕头上,把梦交给大山,交给大山的幽静,交给大山那边流淌的月光……
二
春风召唤着我们,太阳召唤着我们,大山召唤着我们……
第二天,我们在湖边的中峰台集合,向西北方向起程,登入距中峰台一华里处的刮劈崖时,晨雾已尽,晨光已向我们铺开一条金色的路。
刮劈崖与秤坨顶是全庄两座最高的山峰。刮劈崖如刀刮斧劈,秤砣顶因酷似一个大秤砣而得名,这两座山遥遥相对,相依相守。
刮劈崖沟壑险峻。说它险,有个故事足以说明。站在刮劈崖向西北的小寨崖望去,崖下边有个地方叫“憋死猫”,意思是山路纵横交错,九曲回肠,连机灵的猫都通不过、走不出。在日寇大扫荡的白色恐怖日子里,日本鬼子走进“憋死猫”,被困长达一周的时间,给聂荣臻司令员的部队腾出足够的时间向敌军进攻。
安子沟村坐落在刮劈崖半山腰上,山腰上南北的小山坡使安子沟更像一个宝座。秀丽的自然村庄山雄奇秀,因人们生活的提高,村中的人们都从安子沟搬了出来,虽只剩坍塌的墙体,残破的瓦片,但仍保留着独特的生态体系,倘若从山下徒步而上,可一路享尽登山之乐,时而看到松鼠拦路,时而瞧见野兔拔腿而逃。
安子沟南北山坡上各有一棵蔡树。北坡的蔡树粗壮高大,峭拔奇崛,号称“千年大哥”,像一个风骨凛然的汉子,伸展枝干向南坡遥望。南坡蔡树显得低矮,人们称“千年姐”,宛若一位风姿绰约的窈窕女子,向着“千年大哥”含情脉脉地遥望。一大一小,一刚一柔,望眼欲穿,情真意切?;褂斜妊矍案嗲榈木跋舐??难怪让我们产生美丽的遐想。
树如此,人也如此。据说,在“千年姐”不远处有一个尼姑庵,庵里有一位貌美如玉的尼姑。在秤坨顶有一个和尚庙,庙里有一位英俊潇洒的和尚。这对相亲相爱的有情人,因受封建礼教的阻隔不能喜结姻缘,小伙子怀着悲愤到称坨顶和尚庙削发为僧。姑娘挥泪到刮劈崖的尼姑庵削发为尼,两人每当互相思念时,望着对方的山峦默默颂经。虽然,他们未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却为天下有情人祈祷和祝福。
天长日久,尼姑庵和和尚庙都毁于风雨。但这个美丽的传说至今还在大山里流传,吸引着青年男女到这里祈福许愿。人们为纪念两人的深情,在“千年大哥”树下修了庙堂,香火旺盛,是情侣上香许愿的好地方。据说,凡是许过愿的人都圆了美丽的爱情梦……
三
从安子沟返回中蜂台时,太阳已挂东南的山尖上,可我们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
仔细审视,整个村周围群山耸峙,形成一个个山谷。稍作休息,我们开始向位于中峰台西南方向一公里处的道八沟行进。沟口,矗立着一株高耸入云、绿冠如盖的老楸树。它矗立着民族的气节,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气概。在抗日战争时期,郁郁葱葱的老楸树上有个巨大的马蜂窝,谁知马蜂也识善恶,把扫荡的日寇蛰的鼻青脸肿,魂飞胆战。恼羞成怒的日寇一气之下,一把火烧掉了马蜂的老窝,于此同时,老楸树也被烧出一个大洞。老楸树用特有的生命力奇迹般坚强地生存下来,且枝繁叶茂。如今,当年横穿树干的大洞依在,像不屈的眼睛瞭望着变换的风云。
道八沟两边的山因风物日日熏染而瑰丽多姿,道八沟的溪水在山石间潺潺如弦。流入其境,我只能带着本真的情愫去听,去闻,去赏。
道八沟山色空蒙,树木遮天蔽日,我在林中崎岖的小路上轻步前行,从林间射下箭簇般的阳光,让我感到树木的高大与雄奇、树林的幽深与遥远。一缕缕湿露露的清香,让我真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绿意的生活。
道八沟底有一座庙,是龙王显身之地。只要天旱,村民就在这里求雨,龙王定会显灵。因龙王喜欢看戏,过后人们会搭起戏台,请戏班为龙王演唱,煞是热闹。其实,真正神通广大的还是人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岁月里,男女老少的村民们带着干粮、工具上山了,他们用一根绳子,把愚公移山的精神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用锤钎把战天斗地的伟大气魄,刻成一句长达三十六华里的诗行——南大渠。南大渠如天上的银河,穿行在太行山里,创作了一部灌溉千亩耕田的神话。修建南大渠时,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谢富治还亲自视察做指导。如今,渠水还在静静流淌,全庄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在天地间流淌。习总书记到阜平视察后,保定市派驻的工作队和村民们一起,在青石板上辟出了几十亩良田,已经种满了果树,弱弱的树苗却撑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一路欢歌,一路陶醉,顺沟前行,我们寻到了村民传说的照字崖,据说在这个崖上有个“推碑图”,“推”是推算,因碑上面有一首十分幽默的诗:
南坡至北坡,金银十八锅。
要想来开采,胡须黑老婆。
如果想看到这诗,必须用这崖下的泉水冲洗。也许时间太久,碑上的字已不覆存在,但这首诗歌一直在民间流传。关于诗歌的内容千年不得其解。
道八沟,沟深景美,我们只是游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向深沟走还有石滹瀑布、瓦缸崖、碾盘沟等多处景点,且待来日吧,我们恋恋不舍地原路返回。
四
春天的青绿总是给人一种神往,温柔的春风偶尔轻抚一下我还未从道八沟走出的思绪,惊奇又把我们带入中峰台东南方向不远处的石门沟。
石门沟两边岩石陡峭,像大门洞开。风水宝地总会青睐有眼光的人。早在一百二十多年前,一个挑着贫穷、饥饿、凄楚的逃荒者,来到了石门沟。经过辛勤劳作,使他拥有家财万贯,良田千亩,骡马成群,阜平县城还有当铺。
据说,他看中这个地方,是因为后坡有一棵古老的蔡树和前院的千年古槐与黑枣树。因“蔡”和“财”谐音,蔡树,即“发财树”,让他在这里发家致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到这里给“发财树”烧香、上供、许愿,用红布条系上自己的发财梦。
我绕着“发财树”转了一圈,顺嘴说了几句顺口溜:
要想发大财,快到这里来。
敬上一柱香,财运连四海。
大家听了,捧腹大笑。
为了脱贫致富,村民把核桃树连同自己的发财梦栽遍了满山遍野,发展成千亩核桃基地,基地似一片绿洲。我站在石门沟口,放眼望去,似乎看到了树上挂满青色的小灯笼在诉说着未来日子的幸福与美好。
北流河经全庄向东北流入沙河。出村的小路也顺着河谷和另一条通向北岳恒山的省道相接。出村了,怅怅的,看不够的山水,听不够的仙籁,呼吸不够的清纯自由的山风,一星不拉地装满了心胸,不够,还是不够……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