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情结
来源:作者:张建树时间:2014-08-20热度:0次
大老奶奶在临死的时候,两只塌陷的眼窝里贮满泪水,轻轻一张一合的嘴里,有气无力的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只有她的亲人们理解她的意思,她的头向东南方扭着,静止在那里良久,终于两手猛的一松,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大老奶奶是我爷爷的伯母。小时候听奶奶说,大老奶奶一辈子生下两个闺女和一个儿子,她的两个闺女我都并不陌生,只是我从没有见过她的儿子。我曾问过奶奶,奶奶说小孩子别问大人的事。待我慢慢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大老奶奶的儿子在台湾。
那时候两岸关系十分紧张,谁家的人在台湾,就会定性是特务,家里的人要被揪出来批斗,株连九族,弄得亲戚邻居都不得安宁。因此老人及整个家族一向守口如瓶,闭口不谈此事。可年纪越大,老人愈加想念她的儿子,但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生怕别人知道这个秘密。只有一家人把大门用门栓插结实,再把里面的堂屋门也关严,还得瞅瞅外边的树上是否有人?是否还有动静,确定没有异常时,才敢小声说话,大老奶奶问,台湾在那里?家人对着她的耳朵说,在很远很远东南方向大海里边的一个小岛上。从此以后,老人每当想念儿子的时候,就一个人悄悄来到屋后的大堤上,朝着东南的方向,踮起脚尖,用手打着眼罩,望眼欲穿的看到腿软眼酸时,才肯无精打采的回家,就像少了根魂似的。
老人永远忘不了儿子临走的那一天,那时候,国共两党交战,蒋介石一路败退,眼看大势将去,到处抓人与共产党作垂死挣扎,老人的儿子躲闪不及未能幸免,被蒋介石的部队抓走带到台湾。谁知这一去就是几十年,竟成了永别!儿子走后是死是活,家里始终是个谜,几十年儿子音讯皆无,小道消息说她的儿子跑到台湾了,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死后被撂倒大海里喂鱼去了。老人心里天天闷闷不乐,以泪洗面。每到佳节之时 ,老人更加思念她远方的儿子,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月饼,可现在儿子远在天边,够不着影儿,家里再穷,她都要做几个月饼,自己舍不得吃上一口,说是留给儿子吃,直到月饼里长出了一条条小虫子 ,她还舍不得扔掉。老人为盼儿子哭瞎了眼,在绝气之际,还硬是把头挪到东南方向,寓意这样离儿子最近,此时此刻,她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儿子啊,那天正是中秋节晚上,老人留着的月饼,还在等着儿子品尝,可是她没有能等到那一天,却遗憾永远的闭上了那双期盼的眼睛,那是一九六九年阴历八月十五日晚上。
国共两党分离四十年之后,双方长期对峙的局面开始有所缓和,两岸血肉相连的同胞盼望亲人团聚的呼声愈加强烈,通信通航大势所趋。一九九二年九月,正是中秋佳节的前夕,老人在台湾的儿子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不顾年迈和亲人的规劝,毅然决然要在有生之年看看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他几度辗转绕道香港降落徐州机场,带着夫人及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回家寻亲探祖来了。此时老人的儿子已两鬓斑白,拄着拐杖,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这时离他的母亲去世已过去二十多年了。
听说老人的儿子从台湾回来了,众乡亲纷纷前来观看,给他讲述老人一辈子是如何想念他的情景,多少次站到大堤上眺望东南方向,年年中秋佳节给他留几封月饼,临死前如何想看见儿子一眼时,老人的儿子一言不发,良久良久,他的两眼像决开的堤,眼泪“唰唰唰”向下流。在子女的搀扶下,他一步一步挪到母亲的坟头旁,仔细看着已露出装着母亲的棺材板,母子情深的故事历历在目,再也控制不住压抑了几十年的泪水,像个孩子似的,“噗咚”一声双膝跪地,两手合十,竟放声大哭起来。子女们见状慌忙要把他拉起,可怎么也拉不起来。站在一旁的老人们赶忙劝说道,别拉别拉,让他哭出来心里就好受了。前来围观的几百号乡亲,被他的举动深深所感染,哭声一片,让人伤感揪心。
大老奶奶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着一家团圆,盼望着儿子早日回到自己身边,哪怕看上一眼也好,她都能死而瞑目,可老人没能等到那一天,儿子回来的太迟了。老人的儿子返回归途前,特意在母亲坟头上抓了一把泥土,亲了又亲,吻了又吻,然后精心的用布包裹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带回台湾,与台湾这片土地融为一体,顿时感觉祖国母亲时刻陪伴在身边,永远不会再分离了,感觉很温暖。母亲若有在天之灵,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