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
来源:作者:张建树时间:2014-08-29热度:0次
打 枣
□张建树
现在我们家里没有枣树了,这么多年,枣树由于老化,产量很低,全给刨了,换栽成了杨树和桐树。如今这些树木枝繁叶茂,早已嗅察不到枣树的踪影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里有十几棵大枣树,少说也有五六十年的树龄,枣树长得很慢,今年有多粗,十来年再去看还是那么粗,奶奶说这些枣树都是老辈子撇下的家业,听老人说,这最最小的也有碗口粗,是唯一值钱的家当。
小时候,每到六七月份,奶奶便领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到东地枣园里去看枣,怕人家偷摘。特别是进入农历七月,是看枣的最关键时期。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意思是说,七月十五左右,树上的栆基本成熟,到八月十五左右栆要收摘完毕。枣成熟的季节,满树上红彤彤的枣,一串一串挂满枝头,远远看去,就像悬挂在树上的一盏盏小灯泡,人在枣树下穿行,仿佛走进了花果山水帘洞,叫人如痴如醉,梦里千回不转。早上、中午和傍晚是家里人最多的时候,大人小孩都在家里,因此要看紧一点。一次,奶奶中午回家做饭,叮嘱我们几个好好看着。我们几个小伙伴只顾跑到河里洗澡,把看枣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庄有个叫毛高的人,路过这里,东瞅西看见树下没人,便随手捡了块半截砖头,猛地向枣树上投去,熟透的红枣“哗哗啦啦”地向下落,他大兜小袋装满后,拔腿就跑,怕被逮住难看。等奶奶回来,看到树底下刚刚落下一大片枣树叶,气得对着庄里偷枣的人偷骂了几句,气还不消,又把我们几个狠狠吵了一顿。
到枣熟时节,一般都趁人下地干活儿不在家,半晌半下午打。父亲爬到枣树上,我们几个在树下铺好箔,在四周用秫秸一棵接一棵摆一圈,防止枣向外蹦。一会儿,父亲便抡起长棍一阵猛砸枣树枝子,棍起棍落,不大工夫,树上的枣便被打落干净,奶奶和我们一人掂一个篮子,拾满后就倒在麻袋里。收完后便开始刮枣皮。枣皮刮好后,开始打制枣干。将刮过皮的枣放到案板上,用一块书面大小的厚木板,用力拍去加工成饼状,把枣核抠掉,为防止相互粘连,往往拍砸枣时拌一点面,一般高粱面居多,因为着色好看,还可以多卖钱。但面掺多了也不行,枣干肯生虫,保持不了长时间,因此要适可而止才行。最后就是晒的工序,拍砸后的枣饼,经晒干后即成枣干。那时候,我们家年年都能打上千斤枣,好枣刮成枣干,其余晒红枣卖。记得一斤枣干才卖三四块钱,一斤红枣仅卖两毛多钱??赡苣悴恢?,这枣浑身都是宝,就说枣皮吧,可以泡茶饮用,从医学上讲,它能清热解毒,是高血压的克星。这红枣呢,从养生学的角度讲,它补血滋养,强身健体。在农村它还有另一层欢乐之寓意,新婚夫妇食用后,能“早”(枣)生贵子。从饮食的角度讲,枣干更是一种美味佳品,喝枣干汤,做小米饭、大米饭时,稍放点枣干进去,那种美味妙不可言,要不,这永城枣干怎么能成为皇上贡品,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成为佳话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