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骄子田建国
来源:作者:龚伟时间:2014-09-02热度:0次
秦岭骄子田建国
文/龚伟
民间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的见一些人,风烟俱静,最后留在脑海中的人,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印记,就像抽过烟的人吐出的烟圈,总会在散去之后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或有缘或有才,或是有点个性的印记,总是挥之不去。
1、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也算见识了一些人。但留有印象,或是觉得值得一思一悟的人,或者说想倾心相交的人,说真的有,但不多。说到高人,我会首先想到山高,最后想到人高。地球人都知道世界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那是攀登者需要征服的自然界中的极限高度。而在陕西最高的山,是秦岭中以“太白积雪六月天”而闻名的主峰太白山。秦岭本身是一个地理标志,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划定中国南北的分界线的中央山脉,它使得黄河和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界定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所以说,它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在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有专家形象地说,中国的秦岭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是上帝送给人类最美的三个礼物。
秦岭山中无闲草,秦岭山脉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宝库??吹赝妓罡叻搴0?767米。在省会城市西安往东去一百余公里处的秦岭北麓,有一个以险峻而著称的华山,它的海拔也只有2154米。我去过太白山但是也只爬到“天圆地方”处,从垂直海拔的高度来讲,也就是达到过半的高度,即使是这样半截拉腰的高度,我也觉得太高了!最终我也泄了气,攀顶半途而废,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极度稀薄,气喘的厉害。即使我以壮汉的身躯站在半山腰上,山风几乎随时可以将我像树叶一样卷起后扔下山谷??罩械脑坪盟粕裣啥贩ㄊ?,大圣踩过的朵朵祥云。不是几分钟的缓慢飘过,而是一秒两秒的速度从身边瞬间闪过。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现实版的西游记。
人再高,没有长过树的。在见到田建国老师时,我第一印象是:他中等身材,是普通人的高度,而非明星的高度!著名歌星费翔是国人心目中的明星帅哥,拿起话筒玉树临风,他的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民间戏谑说是他点燃了大兴安岭,燃起了一把举国痛心的大火。虽然只是个玩笑,但是这个玩笑成本太高了,他起码代表了一个帅哥的高度。著名作家柯云路的长篇小说《新星》中,改革者李向南的高度也只是一个标准的中等哥,接近一米七八,也许还不够,这个主人公成熟而锐气十足??商锢鲜Χ疾辉谡飧龈叨?,准确的说他没有一米七八,也就是说从外形上看他就是一个凡人的高度,也许他走进人群里,会迅速消失,他也就是人群中的一个普通人,后来我才知道他身高一米七五……
2、
2014年5月1日以前,我叫龚伟,他叫田建国,我们两个人八竿子打不着。但过了这个日子,我忽然对一座大山有了浓厚的兴趣,它就叫秦岭,是我儿时的南山。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他近乎是北方人中的南方人,他出生在秦岭南边的汉中留坝县。从地理位置上粗略的看,他呱呱落地于秦岭南麓的山中,偏僻而贫瘠,而我的家乡在秦岭北麓的沿山带;在一定程度上说,他是大山的孩子,而我的家乡东大,却是“鱼米之乡”,是个产粮沃地。是秦岭高山把我们分成南北,我们俩岂有相遇的缘分?但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偏偏让我在记住秦岭的同时,而不能忘记一个叫田建国的人,而且也是和秦岭扯不断瓜葛的人。
在人生百年里,一个人可能会遇到很多人,但最终会给自己脑海打下烙印的似乎并不多。荆轲一定是记住了秦始皇,而秦始皇注定不能忘记荆轲,历史让两个互不相干的人,同时让这段时间有了不同寻常的痕迹。如果一定要说因缘,那是给我留下强烈文学印记的两个人,我不能不说:一个是王维,另一个则是韩愈,恰恰就是这两个人偏偏都是我和田建国老师所喜欢的。而且都给秦岭留下了痕迹!如果没有文友亚军,我再怎么联想,再怎么虚构也不知道一个叫田建国的人,更不会关注儿时可以看到,而进入都市以后早已淡忘了的身后的那座大山。
3、
那天我正在电信大厅交电话费,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看屏幕是青年作家孙亚军的名字。接通以后亚军告诉我说:“龚老师,您有时间吗?”我问他“什么事情?”其实那时候我正焦急地排队交话费。亚军在电话里说:“您要是有时间的话,到我家里来一趟,我给您介绍一位文友”。亚军是我近几年通过青年作家刘省平而认识并结缘的一个文友,我八小时外喜欢信手涂鸦写点文字,说真的也只是玩一玩,终不成气候。文友孙亚军住的顶楼,有个近乎六平方米的小屋,是他的创作室,有暇时我常到那里侃大山。去的次数多了,让我常常想起课本中读过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所以我时?;瓴皇厣岬乩吹窖蔷淖〈?,是因为他那个简陋的小屋,总能给我心灵深处留下一抹春天的痕迹。亚军爱书法,也酷爱文学。我写不好字,但爱赏字,文学算是我俩的一点共同爱好。但我确实是一介布衣,绝非鸿儒,也不懂乐器,调不了素琴,顶多是一个文学交流者,也见了一些人,从才气上来讲我都很钦佩。但是,从没有这一天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记。我交完电话费赶到亚军的楼顶陋室时,他和田建国老师正在热聊中。
亚军看我来了,忙起身向我招手,随即给我介绍坐在椅子上的田建国老师,我们彼此握手寒暄。说真的他的外在形式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关注,但给我留下强烈印象的是,他倒像是一个走出深山很有内力的武林高手,中气很足,给我的感觉是精力充沛。经常打球的人会知道,篮球越硬弹的越高,声音越脆,像“二踢脚”的炮仗,反之气越少越沉闷,甚至跳不起来。彻底无气的人就是趴在了地上,也只是大地的一个附属物,一个臭皮囊而已。
我自认为是一个底气不足的人,逮哪戳哪。随着话题的展开,我忽然感到此人不俗,不但气很足,也很有气场,使我这个无气之人顿时有了气。我们三个人像一个篮球场上彼此跳动的充足了气的篮球,瞬间在小屋里跳动活跃了起来,我觉得有气的人才能给没气的人打气,但也要看对象,就像哲学上讲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特殊的甚至有可能打不上气,甚至打不进去。荆轲之所以能做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头”,是为了报一知己——燕太子丹。对于荆轲而言,本不需要再打气,气打过了就爆了,说明荆轲的气是很足的。我本是一个底气不足的人,和田老师在聊天互动中,不知不觉中迅速进入了状态,不大一会就兴奋了起来。他谈诗歌简洁有见地,说散文精辟很到位,聊小说总能点到命门。我们逐渐沉浸在文学艺术的浓浓氛围之中。
4、
要说写作,我只能算一个刚刚有志于爬坡的人,称不上什么功力和经验。我和他在深聊的过程之中,发现他似乎是在用人生的阅历,和自己写作的体会,从球场的每一个角度向艺术的中心——篮环投球!每一个角度都有功力,说道妙处恰似一个无意识的零角度投球,偏偏准确落入环中,使我感到这个人不管从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上,都是一个不凡的高手和多面手。随着话题的深入,我突然想到了《史记》中的一句话:“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盛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之成大事者,不光有超世之才,还有过人之毅力?!弊苤飧鋈瞬坏秃芨?,“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坐在眼前的这个普通人有点不普通!越聊越觉得他很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故事还很吸引人。
世人皆以拿破仑身体的高度而大做文章,但他却有颠倒众生的才华,他的记忆力可以穿透一本厚厚的法典,是可以完整地背下一部法国的法典,而且倒背如流?!岸衲А毕L乩崭鐾芬埠艿停〉蛭姆杩袢锤澜缌粝履ú蝗サ耐纯?!据说在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和毛泽东的那张唯一的合影,是蒋介石的手下经过特殊处理,才使他接近毛泽东的高度??杉槭谝欢ǔ潭壬?,有些自卑的成分在里边。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有历史中值得书写和研究的成分。在毛和蒋的较劲中,既有才气的竞争,还有自信成分的展现。要知道蒋在当时是执政党,从心理学角度看,他缺乏一份来自一位对手的自信。
要说身高,田老师的高度,绝对不是当今时尚美女景仰的高度。抽了他递过来的几支烟后,随着话题范围的继续拓展,我觉得此人谈吐不俗,确实是有相当的高度!打球人都知道,越硬的球拍得越高,因为气足,气不足便是沉闷短促的。他不是一个很闷的人,极其健谈,而且出口成章,时时可以引人入胜。我常常想起一个化学名词“沸点”。他就是可以屡次带你进入“沸点”或“高潮”的那个人,而且他的气足来自于绝对的自信!我对眼前的这个人开始刮目相看了,他不但不低而且有相当的高度——相当于我们身后的秦岭大山的高度。在更为广泛深入的交谈中,我开始愈发的对他有了一定的敬意。
5、
有人说天才都是半疯子。如果一味的顾及自己的想法,而忽视这个世界的存在,那就是真疯子!从问题探讨的角度和纵深的发展里,我开始对此人有了敬意中的钦佩。如果从故事的角度来看,此人满身是戏,亮点相当的多。我真不晓得咋样来述说,他是我见过的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还相当强烈地想说想写,便欣然起笔写下了此文。
说到秦岭,在我记忆深处不能抹去两个文坛泰斗:一个是号称诗佛的王维:另一个是排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们两个似乎在人生坎坷面前,都有过惊人的人生谷底。每当看到王维那首流传了上千年,至今毫无褪色的《山居秋暝》,我仿佛看到一个超凡脱俗而又飘逸的身影,沿着一条静谧幽深的山谷,目光凝视一个名叫辋川的地方,忘情山水、吟诗作画,沉醉于秦岭的山光水色之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特别是王维在晚年,大体上过的是超然尘世的隐居生活。
一直生长在秦岭北边的我,可以说生活是简约而平淡的。而出生在秦岭南边后又来到北边的田建国老师,他的人生就有着和我完全不同的境况。他低调宽和的才气背后,却有着超乎常人的人生历练。对于那场声势浩大的文革运动,似乎永远是老三届有说法,最后是受害右派在讲话,而我从儿童的角度也有话说:以高产量闻名的长安东大,号称“鱼米之乡”,却也让我尝到了什么是饥饿的滋味。从自己阵营里的人说话,可能最有说服力。
田建国老师的父亲,是一个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的“三八式”老八路,十年浩劫中,蒙冤遭迫害,来自自己阵营的中伤和诽谤,让他的苦闷和煎熬无以言说,在不能承受的重压之下,人的情绪有时会失控,打日本侵略者,打国民党反动派可以给力,和自己的最亲的同志去“打架”,对于一个打下江山,前仆后继以鲜血染红战的老革命来说,这是残忍的!在压力过大之下,人也是会变形的。在难以自抑的情绪中,他选择了打自己的孩子??家残碇皇且涣交?,但时间长了,这种可怕的宣泄,竟然变成了一种习惯,打自家的孩子,绝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和经历过腥风血雨日子的战士,和身负苦难的人所能做出来的“壮举”??杉浅≡硕嗌俑鎏搴腿禾宕春涂滔铝硕嗝瓷畹拇瓷耍?br/> 所以在幼小的心灵里,父亲的儿子在相当长的岁月里是和自己在对话,是和孤独为伍的人。作为父亲打孩子,而且是打自己的孩子,这种无奈的痛苦也只有当过父母的人才能体会,而儿子因为父亲的误解和呵斥,以及肉体上的惩罚,那种委屈真是无以言表。而大人呢?一个没有错,而一个必须承认错。来自战友同事严厉质问的眼神,这种痛苦无与伦比,但还必须先担着,久之,人会疯狂,但疯狂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理性,那也就是只能是自己打自己,自己打自己的亲人,拿自己的骨肉撒气,这种逆反的感情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
6、
在曾经压抑的情感沉淀里,田建国老师却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果实,苦难带给他的副产品——诗歌、散文和小说等等。有人说:写诗的人是一群用特殊材料锻造而成的人,是非常人中的“天真”人。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自己和自己在对话,或者说他是和上帝在对话时,恰巧被一个不懂诗的人听到了引为经典。田老师把那种悲痛的记忆,深植在文学的土壤里,经过岁月风雨的浇灌,以太阳般温暖的守候,在艺术的土壤里滋长出了质朴的奇葩——诗歌。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里,造就了他一颗敏锐善察的心。他写的诗像空中舞动的红高粱,深沉而又接着地气,诗风柔曼而富有节奏感,我沉醉于一首首的音符里,徜徉在文字营造的意象与意境中:《无雪的冬季》、《飘雪的冬季》,浪漫而唯美的想象;古朴而又粗旷野气十足的《半坡姑娘》、《秋风里的一朵玫瑰》;坚毅深沉悲凉雄壮的《辽阔的西部》、《黄土高原黄土情》;霸气十足而又雄浑壮美的《哦,魏巍大秦岭》、《关中大平原》,还有割舍不断他乡情结的《1974年的村庄》和《石泉,石泉》……
7、
有人说,文凭与水平无关,作家不是教授在大学里教出来的,苦难是文学的一笔财富。和他相处在一起,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逸着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其经典哲理、隽永小段俯拾皆是。作为一个从地质队员、普通工人,干到领导干部岗位的人来讲,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看事待人无不透着历练后的睿智。在同桌吃饭时,他讲起在工作中所碰到的“疑难杂症”,对于常人来讲可能是难事,但对于他来说是小事一桩,小菜一碟。工作方法,俯拾皆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家长里短、婆媳矛盾、夫妻关系,他胸有成竹,坦然应对,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就好像《水浒传》里智多星吴用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
一个牵??咐娲碳陴5你露澈海涣尘澜岬难凵?,虔诚地问:“吴学究,我老婆和我娘吵架我该向着谁?吴学究幽默而又不失睿智地说:“在你娘跟前说你媳妇不对!在你媳妇跟前说……”一想起田建国老师谈人说事的谈吐时,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吴学究超脱而自信的眼神,两个人的形象因为时空既重合又延伸,这哪里是在讲故事,简直是现实版的散文和立体的微型小说,听着让人为之倾倒,动情时为之喷饭。
在吃饭间隙,我聊到一直纠缠而痛苦难当的颈椎病时,他说:不难!我教你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颈椎病的祖传锻炼“秘方”。说着在饭桌前,他按照笔画顺摇头晃脑地左一点右一撇、又一横一竖,然后左一撇右一捺的,在空中用头写了一个字,让我和亚军猜。亚军反应快,脱口而出:“米”字。我还在懵懂间,田老师又重新示范了一番,一个绝妙的“米”字重现空中。我们三人一起演示,瞬间让颈椎轻松灵活,不费吹灰之力,老少皆宜,大为畅快!
8、
文学和艺术,原来没有辈分和藩篱,觥筹交错,快意人生。从我读他的一系列散文里,所反映的职场生活领域里,我看到了他的敬业和优秀。从近距离的陈述里,我明显可以感受到,他对地质行当的精熟和专业。即使以后半脱离的离开了基层一线,他也喜欢用专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热爱,身体力行地真正做到了工作、生活和爱好三者优势互补“三不误”。他精力充沛且能力超人,为人仗义和坦诚厚道。在文学这块里天地里扶弱尊强,“浩歌”笔名、名不虚传。想说他是陕西文坛“小孟尝”,觉得不妥;叫他文坛“老顽童”,好像贴切一些??绻爸烀倍氨剂钡娜?,依然是那么奔放千里、洒脱浪漫和豪情不减!他又好似陕西文坛的“黄忠”老将,但他确实又不老。作家、诗人和摄影家的他,浑身的激情是燃烧喷涌的火山,是冬日里沧桑历练后的一轮鲜活的太阳!
秦岭山中无闲草,秦岭山下无闲人。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大忙人!热情和胸怀及其坦荡磊落的境界,注定了他有太多有价值的事要做。在古都西安有一个让外边世界闻之而神往的民间文学团体——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他也是当初的几个发起人之一。如今在大长安沙龙会长张军峰的掌门下,已经成为陕西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田建国老师说他至今还没有一部长篇小说问世。我有些迷惑,看了他的空间和博客以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里他的短篇以后,我恍然间明白了,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大作家大文豪都没有写过长篇,不是田建国老师不会写,恰恰是他很能写,而且是高质量地写。从他的谈话和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懂!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懂。从他对小说的技巧和手法的探讨来看,从他对小说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程度来看,他是下了不少功夫和深得其精髓的。无论是人物塑造、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他都有过人之处。
他的写作是一种严谨而又负有责任感和个性独立的写法。他是边写边总结,然后朝着一个理性的方向——升华!而当今浮华的风气下,太多的人下笔就写,动不动就是毛毛糙糙十几万、二十万字的无人问津堪称垃圾的作品。他的阅历让他严谨,他风格中的成熟要求他稳健而不失新意。田建国老师不是在平原上以飞驰的手法写小说,而是以爬坡的力度,进行小说的攀登。我相信在小说的王国里,你会看到一个更加传奇有独特个性的,难以模仿他行文风格的作家田建国。
与当下热闹的小说市场做对比,写作不问子丑寅卯,把许多好的素材变成了注水的网络小说,大都缺少文学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意义上是互相模仿和重复,或称之为“克隆”,把一些最有价值最有表现力的素材给糟蹋了!田建国老师的小说之路其实走的很稳,是求质量的写作。我认为他的小说走的是上坡路,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爬坡路。他的艺术磨砺趋于成熟,我相信在期待中,可以看到一部必然能够实现的大部头。我坚信这一点。
9、
我和田老师虽只见了一面,但这一面对我来讲,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我的下意识让我觉得此人是个人物,是一个近乎“圆”的饱满的人物,我刚把写完的东西想定位,一个新的亮点又从他身上迸发了出来,仿佛像揉面一样,怎样揉都成形,但以种种方式都难以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他的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而我总想以一个主题来完整。他发散灵动的思维和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犹如老顽童周伯通的出现,伸出的只是一只手,就有无数双手在身后闪现。他其实就是个多面手,谁都无法把他写成一个完整,最后我决定放开手来写。就像秦岭的山一样,用一个王朝来体现他的内涵往往不够,山耸立于何时,水流了多久,光考证都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还要诠释他的内涵太难了。历史的长河中,让我最青睐的两个秦岭中的过客,一个是王维,另一个是韩愈,他们都给秦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秦岭南北两地,度过了几十年人生岁月的田老师,其坎坷的人生和丰富的阅历,就是一部或几部如秦岭般厚重的长篇小说。他谨以谦虚的态度,而又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像人生中的风华——艺术,前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敝晕椅薹ò烟锢鲜π闯鲆桓雎掷?,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的人生阅历有限,二是田老师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但仔细想起来,他又有非圆的特质,他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了,但又充满了人生的活力,和我们这些三四十岁的人在一起,又是如此的达观智慧和充满激情,分明又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他的诗歌,仿佛是一种青春的突起,犹如火红的高粱,以低垂成熟的姿态,以一个狂飙的态势,朝着人生的一个方向,海浪般地掠过;谈人生他分明是一个智者,达观而又幽默,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有故事的变焦镜头。
10、
在我的视线里,仿佛有一个身影拿着相机,把秦岭的高高低低回环往复,尽情地在他的镜头里定格。他以诗一样的语言,体现人生的大美和格局,用犹如活火山一样的激情,攀登秦岭的一座座山峰,他用笔行吟辽阔的大地,也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传奇,更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把握这个世界精彩的瞬间。他的摄影就是他一路行走的影像文学,用光和影组合成一个完美和诉求完美的艺术世界。他虽是一个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人,思维却是超级的青春超级的活跃,他的内心世界无比辽阔。不管是站在秦岭的山上或山下,我都认为他是一个有高度的人。王维和韩愈都给秦岭的蜿蜒小道留下了印记,不管是禅意或落寞,我坚信他们走过的精神小径,田老师在举起的镜头里,一定是摄取到了他们的不朽身影和文学精神!他有慕贤的方向,他们的脚步和心灵也曾交融过。摄影如果只是一种技法,他的镜头里不会有道的蜿蜒,顶多只是一种术的体现。他用进取拓荒的精神,走过秦岭的山山水水。他深情地热爱秦岭这座大山和山下这片土地,《哦,巍巍大秦岭》、《石泉,石泉》、《商洛美在秦岭中》、《我是山里郎》、《朱雀森林行》、《深山夜曲》、《秦岭三章》和《山水祥峪诗歌声》,还有《秦岭,金色的诱惑》、《遗落在秦岭山中的串珠》、《领秀终南翠华山》、《秦岭山中过大年》、《秦岭山下放鞭炮》和《汶川,秦岭山花为你开》等等,就是他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在深情礼赞他挚爱的这座大山!只因他本身就是在秦岭南北生活、学习和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秦岭骄子。山高人为峰,在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他站在秦岭山头,与大山连为一体,融入了这座山脉,和这座蜿蜒的山脉沐风栉雨一起成长,风雨同行。他是这座山的组合,他是这座山的儿子,更是这座山的骄傲。
11、
我在和田老师的微信互动里,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他:“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的人生如何选择?”他稍停片刻,打出一贯的幽默和睿智:“做一个人的老板!”紧接着一行小字映入眼帘:“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我半天无语。红二代的儿子的心依然是红的,独是奇,立是胸怀和才情。站在领导干部的队伍里,他依然有自己的坚守。我想到了金庸笔下的几个高人,田老师的身上,既有“南帝”对于现实利益的超然,又拥有文学艺术的“桃花岛”,对于每一个练有“蛤蟆功”的人,他用背影给了他够不着的功力。对于文学后来者,他舍得把最美的镜头留给憨厚的“郭靖”,他提携文学后来者,分明就是我眼里的给“郭靖”传输功力的“洪七公。”在秦岭一样的胸怀里,他却又分明是站在了溪流潺潺的山谷里,是那样的谦逊和低调。望遍秋天的原野,成熟的果实分明又是下垂的。
走出举重若轻的工作领域,一个“老顽童”的身影跳起了四季的音符,他是大地的吟者和歌者。四季的芬芳弥漫了他的诗歌王国,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奇人,没有傲气却有傲骨?;腥荒蔷涿骼龅氖校喝松糁蝗绯跫∷┲坝谏挛魇〉乜缶治靼蔡娇蠡党喂せ嶂飨?、纪委书记,还有一串串印证他文学艺术成就的“花环”: 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和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编辑,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陕西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理事,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长安作协理事、长安诗词学会理事,《秦岭印象》、《新陕西》、《中国国土资源诗群通讯》、《西安对外交流》、《现代新文学》副主编等,草根文学的倡导者和耕耘者,陕西月光合唱艺术团(男低声部)成员,自由摄影人,已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和杂文百万余字。在他一系列的成就之后,我仿佛只看到了一句诗行:能追无尽景,始是不凡人,势爬山者山不高,守静用世心怡神。就像他微信的个性签名:“当过‘兵’,扛过‘枪’,跨过‘江’,下过乡,挚爱辣,脾气刚……”
12、
认识他在酷热的夏天,现已是瓜果飘香的秋季。四季可以交替,但要铭记这个夏天。对我来说,因为他的出现而使文学有了喧嚣,夏天有了丝丝凉意。
在百忙之中,我又看到了失意中的韩愈,和人性中值得坚守和飞扬的青春!我们背靠着秦岭却以人的姿势,去体味和参悟诗佛的世界!不管是落魄或禅隐,秦岭都是一架连着南北而逶迤的大山,因为人性的光芒照亮了她的一草一木,包括热爱她和她所热爱的儿女。为这座山骄傲!更为一个她的儿子叫绝!他的名字叫——田建国,一个秦岭南北的山水土地养育他一生的骄子!
他从山的这一头爬到山的那一头;又从山的南边爬到山的北边。来来往往用坚韧的精神和前进的脚步,缘定终身地和这座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用自己的辛劳在认真而又反复升华地写着一个“人”字,以山梁的旋转和沟壑的交错,写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一架架东西而行的山梁,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大字!在垂直的气候里,我分明在秦岭的仁山智水中,看到了在作家田建国老师身上锻造的“仁”和“智”。
因为年轻,他是大山的一棵坚韧的小草!因为深沉,他是山中的一块闪光的岩石!秦岭山中遍地宝!秦岭山中无杂草!秦岭山中无闲人!因为有价值,他一直在奔波忙碌着。他无愧于这座山!他是山的儿子!他更是这座山里走出的骄子!他知道秦岭的厚重与崇高,更知道秦岭的博大和深沉,所以他永远以草根为高,谦和的本性里奔流着大海的洪涛,而一舟长歌浩浩荡荡永向东。
(正文9564字) (2014年8月20日成稿)
相关链接——
【本文作者】龚伟,男,70后作家,现供职于西安某科研单位)
【田建国小传】笔名:浩歌,秦晋子。雄性公民。祖籍晋,人称“九毛九”;产地秦,是为“秦老大”。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和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编辑,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陕西工运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理事,西安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西安市长安作协理事、长安诗词学会理事,《秦岭印象》、《新陕西》、《西安对外交流》、《现代新文学》副主编等,草根文学的倡导者和耕耘者;陕西月光合唱艺术团(男低声部)成员,自由摄影人。
本人当过兵,是红小兵;扛过枪,木棍削的和真枪一样长;跨过江,不是鸭绿江是汉江;下过乡,修理过地球却把我叫知青不叫老乡。当过跋山涉水也喝水的水文地质队员、双手两足与高低压打交道的电工、手勤腿勤嘴勤的党政工团干部等。现供职于陕西省西安某单位,先后任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副咨询员等职。一沾此“座”垫,时有不可尸位素餐之语响在耳畔。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字“拙”品百余万字。出版有散文、小说、诗歌8(10)人合集8本。有若干作品获奖。有小说集《薄叉叉叉》、散文集《金叉叉叉》、诗歌集《足叉叉叉》待出版。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