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总有双飞燕,孤鸿只影悲碧水?!梦?
来源:作者:吴瑨时间:2014-11-02热度:0次
翻开一本旧书,偶然间发现,在元好问的一首词旁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潦草地写过一句,“咸阳古道霸陵桥,朝歌旧城凝碧池?!?br/> 那么就写写元好问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提出这句,不知道大家会想到谁?
托金庸大师的洪福齐天,估计十有八九都想到了——李莫愁!
但是这句的原作者就是元好问。
全词如下。
《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因为太好了,所以,我背过它。
元好问,金朝人,国破之后,不仕,隐居,著书立说,是当时的文坛宗主,也算是一个大家。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很奇特,传说,当时,元好问过雁丘,听一个捕获大雁的人说,他捕杀了一只大雁,没有想到这只大雁的同伴竟然在天上悲鸣,投地而死,元好问听了,唏嘘不已,买下了两只大雁,埋到了一处,把这个地方叫做雁丘,并写了这首词。
动物有情,竟也如此,天上比翼,死则同穴!
元好问的词,有大气,有寂寞,有万里长空漫天火烧云,夕阳渐渐落去的悲悯。
他的词作,适合一个中年道士,看千山暮雪,形单影只,迢迢万里路,一路而来,看风起云涌,沧海桑田,弹一曲悲戚的胡琴,唱一声,“浩歌一曲酒千盅,男儿经行处,未要论穷通!”
这是元好问,看他国破山河在的悲哀,看他黄尘老了英雄的豪迈,看他隐居红尘,著作等身的随意。
其实,不管是元好问,还是纳兰,还是仓央嘉措,这些诗人,有些共通点,就是少数民族的自然之风,未曾染上中原习气。
这种洒脱,自然,不受束缚,低者能达到,人能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存在,一笔一句有草木动物之情;高者,便是天人合一了。
文字何用?
写人情天地之思,如是而已。
多一些自然,少一些雕琢,更能触动人心。这也是宋词唐诗的天渊有别。
好像又跑题了,元好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心中有天地,笔下写乾坤。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