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何必入宦途,君恩才情谁可负?——吴梅村
来源:作者:吴瑨时间:2014-11-11热度:0次
记得有一次上天涯,看过一个武侠写手的访谈,恍惚记得应该是燕垒生,细节就有些模糊了,好像是说,如果排号的话,他至少也是个清朝的三流诗人,三流到底是什么概念,实在模糊,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诗人其实不少,而且一流的真的很不错,因为毕竟燕垒生写诗也不错的,自谦为三流,也捧足了一流的面子。
毕竟接触少,不知道就以为没有,但是知道了,就会发现,清朝的诗人,还真的很多,很不错,至少也是一个时代的精华。
转回来,还是说吴梅村吧!
我知道吴梅村是因为《鹿鼎记》,陈圆圆给韦小宝唱了一首小曲儿,我倒是听得神魂颠倒。
《圆圆曲》最有名的一句应该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吧?这句话有名,但是诗却名气不大,自古“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不少,就仿佛市井间,你要是敢调戏人家老婆,至少先要过人家拳头这一关。
但是无疑,吴三桂是这群人中最著名的一个,因为毕竟,还没有哪个人能一冲冠就冲成汉奸卖国贼的。
吴梅村、吴三桂,还是本家哦。
《圆圆曲》应该是吴梅村最有名的一首诗了,除了这句耳熟能详的,我还喜欢里面的“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看他年轻的时候,吴梅村还是挺幸福的,家庭优越,少年得志,特受崇祯的待见,如果明朝还能多挺几年,那么他这一辈子真的就算完美了,可惜,历史是无情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风云人物的命运转折总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不像老百姓,管你一天是换了八个皇帝,还是十个皇帝,咱该吃饭还是吃饭,该放屁还是放屁。所以人活得窝囊点还是好的。
吴梅村的后半生真的就很郁闷了,殉节殉不了,出家又不舍得,郁闷地活着,在历史无情的洪流和人性本质的犹豫中,气节、尊严、梦想、都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了。
所以说,看《圆圆曲》,表面上写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貌似”爱情,“貌似”悲剧,隐含着大明王朝一朝覆灭,几百年的江山就那么一下子毁于一旦,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写照呢?借着陈圆圆的幌子,写着自己无法掌控的一生,人这辈子怎么就这么郁闷呢?
没有办法,是不是不入宦途会更好些?管他几朝天子几朝臣呢!
但是又不行,人又不能没有抱负,然而这个世道总是证明一个真理,政治家当文人可以,但是文人想改行当政治家却总会输得一塌糊涂,所以说,文人最好不要在政治的漩涡中混日子,没事儿写写东西喝喝酒,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最后附上一首诗,是一个不知名的少年在虎丘大会上讽刺吴梅村晚节不保的诗,这首诗的出现,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红尘多不知名的奇才,这些人才胜过那些久享盛名的人不知多少。
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
这人不知道是谁,但必然是一个隐逸红尘的奇才。
吴梅村,文人不要入宦途。
看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将吴梅村和白居易对比,因为梅春体和长庆体是有些类似,就像《圆圆曲》和《长恨歌》。王国维的的意思,我看了半天,也没有太猜明白,因为文人最大的毛病是有话不直说,我想,他的意思应该是,他更推崇吴梅村,因为对比白居易,吴梅村的诗作中更有家国兴亡之感,而白居易的视野就小了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