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马尚智
来源:作者:阳坡时间:2014-11-24热度:0次
从古至今,英雄人物的故事如出一辙,凡人故事则变化各异。历朝历代都是为英雄人物树碑立传,居庙堂之高者优先。
时下,我们回顾历史,应该为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也应挥毫泼墨。
在甘肃南部西和县大桥乡马集村,读过私塾,幼年丧父,他就是——马尚智。祖母持家,其祖母凶悍狠毒,用锥子戳死儿媳,这给幼年的马尚智心理烙上了心狠手辣的阴影。留给后世无穷无尽的遗憾和愤怒。
马尚智十六七岁离家南下四川以贩卖花椒谋生。二十岁返乡。1926年4月,甘肃军阀宋有才被甘肃督办的冯玉祥部下吉鸿昌击败。宋有才在逃跑过程中,营长李进学拉出队伍,盘踞仇池山为匪。此时,马尚智从四川经商回家,李进学物色他替自己出面向群众征粮。马尚智心狠手辣,受到李进学的器重。很快吉鸿昌追剿,李进学自杀,马尚智潜逃回乡,他在大桥串联起破产的农民,搞“绑票”活动。在窑孔坝、上下洛峪、杨庄、黄江及礼县雷坝、王坝设垛口。一时地方大震,富户逃走,穷人不安。
虽然占山为匪为王,但马尚智部下枪不离人,人不离地方,无事种田,有事上阵。这似乎有点组织纪律,稍正规些,有点军事化管理的意思。
1931年8月,兰州“雷马事件”后,北洋军阀吴佩孚见甘肃政局不稳,自称“兴国军总司令”,来甘活动,委任马尚智为“兴国军独立师师长”。从此,马尚智以“师长”名义行事。私设公堂,勘问“官司”,借此敲勒钱财。
马尚智有“三好、三不”的名声,好色、好烟、好滑杆(滑杆:山区一种旧式的交通工具,形似轿车子无顶,由两个人抬着走);劫财不害命,打富不济贫,窝边不吃草。老百姓办婚事,见新媳妇漂亮,依势强逼,白日宣淫。
“不吃窝边草”,多在成县、康县、礼县、宕昌等县横行霸道,当地人既可爱又可恶。
马尚智迷信,坐滑竿,不骑马。是因为马尚智谐音“马上治”,骑在马上,怕被人治死。自称娄金狗下凡,常有当皇帝的梦想。
鲜花与粪土同在。正如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所说:“在过短的时期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纷纷然,昏昏然?!鄙罡皇だ寤柰纺?,最终以反面教材而告终。
历史风云波诡云谲,变化多端,无论谁也想象不出,马尚智阳光多彩的一面。
1936年红二方面军长征入甘,由于国民党飞机尾随,右路纵队二军六师;在副政委关向应、六师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领下,一部分进入甘肃西和崖湾;一部分进入甘肃武都;另一部分沿太石河而下,夜宿大桥蔚家河口,马尚智给红军借过大批粮食。
为培植文武大臣,在大桥修建一所学校(今大桥九年制学校)。
为方便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架了铁索桥。这足以说明,他也是一位有眼光的“土皇帝”。
在政府的多次招抚中,马尚智说:“西和城、礼县城,不如媳妇留的松树林?!?943年12月18日夜,马尚智义子张树德举枪射中马尚智头部,当即毙命。一颗流浪凶残淫乱有所作为的灵魂有了一席栖身之地。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