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
来源:作者:岳朝周时间:2014-10-04热度:0次
独山
岳朝周
很早就听说过独山的,据说,小日本侵略中国时,最远就是到达贵州独山,独山县城城北9公里的深河桥,是日本侵略者从疯狂进攻到迅速灭亡的转折之地。
乡里的有一同事是独山的,有一次我和他闲聊时,问他的父辈或祖辈是否受过小日本的残害,他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我。后来我才知道,他家是赫章县白果镇的独山村,此独山非彼独山。
不过,他却告诉我,他的家乡独山风景秀丽,尤其是那里的山与众不同,虽然没什么名胜,不过奇景颇多。我半信半疑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他一道去了独山。
从白果镇的松井村出发,一条蜿蜒的山路穿行于煤山腹地,沿着山路一直向上,到了山顶,从车窗向外看,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如果不是同事说那就是他的家所在,我真难相信那是真的山, 也难相信那山下还有村落。
贵州多山,我这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对于山来说并不陌生,举首投足之间随处可见??墒俏宜降纳蕉际怯忻艿氖髁指哺?,或者就是单调色彩的悬崖峭壁。而独山的山除了山顶有树外,山壁没有一点绿意,山壁也不那么陡峭,坡度稍缓,壁面呈螺纹型,黑白相间,黑的部分呈线状,乍一看就像是哪位丹青妙手信笔涂鸦,那白的部分就是未染色的空白。山顶绿荫如盖。在村子的入口处是一个宽阔的坝子,在坝子中央耸立着一座山,横亘于南北,像一扇山门把住了关隘。四周是庄稼地,从车窗向下俯瞰,这座山没有那些群山雄伟,就像是被大人遗弃的孤儿,抑或是一位孤独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独山就因此而得名。
同事告诉我,这些山中都有岩洞,而且都很传奇。在荒山僻野的地方都有一些山经水怪之类的荒诞的传说是不足为奇的。同事说,有一个窟洞挺深,放一百多斤重的石块下去也听不到声响。曾经村里有一个砍柴的掉下去,不久就变成了妖怪,这妖怪常常在傍晚出来祸害人,不知是慑于这座独山的威力,还是因为村里人多阳气重,那个妖怪总是不会超越这座独山的界限。原来住在独山外的一对夫妇亲眼目睹那妖怪从墙内钻到屋里,当时就把男的吓死了,女的后来活过来就搬到那座独山以内,据说还健在。不过我没有去考证。
俗话说,有山就有水,进得山门,一股清冽的河水从山底汩汩流出。河两边绿荫浓浓。如果现代文明的成果将她遗忘,没有水泥路和小轿车停放在路边,那你会认为走进了世外桃园的。
同事说,独山还有个犀牛塘,以前方圆有几十来亩,里面有一公一母两头犀牛,常在傍晚出来看夕阳。后来被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用裤子甩去打了一下公牛,从此犀牛再也没出来过,水也渐渐干了。对于犀牛塘,小时后听祖辈说,祖辈的祖辈是在外做生意的,从外地买了一袋黑糯米回来,途经犀牛塘时,在塘边洗手,顺便打开米袋抓一把米在塘内洗,看是不是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因为贵州不产黑糯米,有一些不法商人用墨染了大米冒充。正洗时,突然犀牛钻了出来,把祖辈的祖辈吓得落荒而逃,荒乱中把米袋弄翻在塘里?;氐郊液?,到村里去挑水,居然从井里舀出一些黑糯米来。我的村子离犀牛塘少说也有上百里地。于是他就认为我们村里的井水源头在犀牛塘。不过现在的犀牛塘只有半亩地那么宽的两小块梯田,已经有人在里面养鱼。更不用说有犀牛了。
同事说,独山的山洞最大的叫观音洞,里面有十八层,号称“十八层地狱”。里面有石钟乳、石笋等。从没有人走到尽头。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让同事借了几只电筒,背了一袋玉米棒子和洋芋。准备下一次“十八层地狱”。走了半小时的山路,远远就望到洞口了。但见洞口有烟雾升腾。同事说,那是放羊的烧的火。
我们赶到洞口,果见一老人在那里用木条扎起栅栏,栅栏内生了一堆柴火,旁边用干木叶垫了一层,木叶上放了被褥,还有些锅碗。洞口很宽,能容上千人,洞壁四周有耳洞,不过都垮塌了,不能进去。感觉有些累,就到栅栏内同老人闲聊。老人姓曹,老伴早已去逝,膝下有一女,嫁到了外地。年轻时老人也和村里人一样是靠种庄稼糊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回来后都修起了小洋房。老人原来住的房子是两间茅房,逢年过节女儿来看望自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女儿总是到邻居寄宿,很不方便。往往呆不了几天就回去了。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山上的地没人种,几年下来就荒草遍野。于是老人就想到了放羊,现在老人已有一百多头羊。每到夏天,老人晚上就把羊赶到山洞里来,自己也在山洞里过夜。几年下来,老人家里盖起了小洋房,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女儿回来也不再去寄宿,而且每到暑寒假总要带上孩子们住上一阵子。说是这里空气好,适宜度假。在老人的带动下,现在村里养羊的已有十来户,不只是年长的,也有轻年人。他们都说这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既能照顾家庭,也能赚钱。老人把羊赶到山上,就砍一些竹条编箩筐之类的竹器。我问老人是不是编去卖,老人说一是为了打发时间,二是为了方便村里的庄稼人。按老人的情况,在一些地方不是进养老院就是吃“低?!?。而老人不仅自食其力,还经常周济村里困难的村民,尤其是村里有人考上大学,老人总要三百五百的拿去资助。
观音洞没法进去,其他山洞比较远。我们只得打道回府,回来的路上,途经那座独山时,仰视它,我感觉到它比其它山更加巍峨。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