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搬迁记事3

来源:作者:刘乐功时间:2014-10-09热度:0

    要拆房了,我又回到了老宅。
    老宅中实在没有什么留恋的建设,三间正房、两间东屋、一个猪圈、一间饭棚,连一个象样的大门都没有。
    大门是用木条钉起来的,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多次修补,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样子,补上的木棍有用铁丝缠上去的,这么一道,那么一道,受尽风雨折磨,刻满历史苍桑。这样的大门仅起着挡猫挡狗的作用,大门落锁,可以告诉邻居主人不在家。有时候我回家,爷娘下地干活了,我就会翻越而入。这样的大门怎么也起不到装饰门面的功能。谁不知道,有金子贴到脸上呢?年年春节,爷都会买了一幅宽宽的春联,贴到上面去。春风不识字,可能也知道这样的搭配是不协调的吧,于是调皮地掀起它的裙裾。爷守了多时,竟不能将它服贴地固到门上去,最后也只得无奈地随它了,丢下一句改换大门了,留下来年的期盼。
    村子里多了高高的门楼,镶着铜钉的铁门(木门),可我家的木条门还是始终地坚守在它的岗位上。风雨侵蚀,木条门早已没了力量,可每次推开这门,总是那么沉重??芍挥型瓶饷牛夷蔷镁迷谕饬骼说木诺男牟拍艿玫皆菔钡陌材?。
    推开这门,就会迎着娘在饭棚烧水做饭忙碌不停的身影。在院子的西边,靠着猪圈的后墙支了一个斜棚。每次回家,娘就会在这给我预备了玉米粥或是南瓜粥,暖暖地喝上一碗,既解渴又解乏。饭棚里堆了一些干柴,娘用土泥做的两个炉子,一个“铁熬子”。这个“铁熬子”可是出了不少的功劳,我和哥上学就全靠它了。那时我和哥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娘就会在这一坐就是一天,才能备齐我俩一周的干粮(煎饼)。掏出的草木灰有余热,娘给我俩焙上一两个地瓜或玉米,就是可口的美味。冬日的早上,我愿意偎在泥炉边,陪着娘烧火。迎着初升的朝阳,炉里红通通的火苗,身上暖暖的,映着金黄。在外工作,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回家,我会在这点上一颗烟,陪着娘唠唠。草木灰在太阳光线里是那么的清晰,慢慢落在娘的头发上,身上。我想抚去落在娘头发上的草木灰,竟怎么也抚不掉,娘的头发何时和草木灰一个色了呢?
    常回家看看,帮娘伸把手,我那自责的心会稍稍得到救赎。饭好了,我会帮着娘端到正房里去。墙的正面,早几年是贴了一墙的奖状的,哥的,我的。每次发了奖状,爷都会宝似的,用水和了面粉,木棒细细地搅匀了,熬了浆糊,贴到墙上去。家里赤贫如洗,这面墙是他最大的财富。爷凭着他的倔强,“砸锅卖铁”,东借西凑,供出了两个学生,这面墙是他的光荣榜。可惜,2007年,这面墙随着一场大火毁了。那段时间爷娘在给我们两家带看孩子,经常不在家,老屋年久失修,电路老化引起了火灾。水火无情哟,烧了房子,爷不心疼,心疼那一墙的奖状哦?
    在原先的墙基上,又翻盖了三间瓦房。接茬的地方,下面墙厚,上面墙窄,留有一个小台阶,平时就放一些小杂物。家里有一棵石榴树,每年收了石榴,娘就会把它放到上面去,留了给宝贝孙子(女)吃。原先的老屋地基低,每到夏天雨季,地面就会翻潮,湿漉漉的?!拔萋┢饬跤辍?,夏天是我们最不愿意过的季节。新翻盖的房基高出了地面一米多,爷娘再也不用受地翻潮的罪了。
    房子少,随着我和哥相续成家,三家就不够住了,家里又盖了两间东屋。陈设也是少得没法再少,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承载亲情。
    屋陋家贫,两个儿子是爷娘的最大财富,父母健健康康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这破落的小院,一草一木,一砖一 瓦,沁着我们成长的欢乐,父母的关爱。这就要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像棵树一样活着

下一篇: 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