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从青羊宫到武侯祠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5-04-09热度:0

信步走出家门,又来到了青羊宫。那是我记忆犹深的地方,我来到成都第一个就是来到这里,许是道教有一定的兴趣,许是它是唐代两个皇帝曾经住锡的地方。我在成都定居后,因为单位距青羊宫不远,这里成了我们散步经常来到的地方。

唐玄宗来蜀地逃难,就在青羊宫住过,当时应该还不叫青羊宫,应该叫青羊观、青羊庵或青羊肆。直到唐朝末年,唐僖宗因为黄巢起义,也到蜀地避难,这是成都的荣幸,所以成都在唐朝被称为南都。唐玄宗来成都是因为他心爱的女人杨玉环吧,那唐僖宗来成都因为迫不得已吗?总之,在唐僖宗以后,这个道观改名为青羊宫。他们来成都,都选择住在青羊宫,是他们比较笃信道教,抑或是他们对老子李家本姓寻根的结果。他们的到来,使这里比较繁盛,成为成都的重中之重。倾全省的军队来?;せ始业陌踩?,保护唐朝社稷的安危。唐玄宗躲避灾难的结果是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自己只是太上皇,而唐僖宗却没有那么侥幸了,在他离开成都不久,国家就被消亡了,自己成了千古罪人。本国这也是历史的轮回,怪不到那个。唐玄宗在成都待了一年零两个月,唐僖宗在成都待了近三年,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成都只适于居住、旅游、商贸,不能作为一夜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显得太过狭小,生活太安逸、太温暖,根本没有像中原那样开阔和豪迈的气势,无法征服天下,臣服子民。当我向唐玄宗在成都的时候,杜甫也来到了成都,他住的浣花溪就离青羊宫不远,当他看到青羊宫晚间的灯火通明,与自己的茅草屋被秋风所破,是怎样的心情,这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唐僖宗在成都的时候,那个崇拜杜甫的“花间诗人”韦庄也应该来到了成都,他对于唐朝的风雨飘摇又是怎样的感觉,总之这是心痛的感觉。

不过,青羊宫借机而名扬天下!

青羊宫得名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山门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鼻嘌蚬挥按ㄎ鞯谝坏拦邸?、“西南第一丛林”,是西南地区建筑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宫观,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现代的建筑师清代康熙年间修建的,保持着古朴的风采。青羊宫传说是老子坐化的地方,汉朝扬雄《蜀王本纪》记载: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

青羊宫替代青羊肆,只是旁边现在新修了一个休闲娱乐的青羊肆,还让我们及其它曾经的名字。羊在道教中占重要地位,于是两只铜羊摆放在三清殿前,成为信徒膜拜的对象。

从青羊宫出来,从文化宫的西门进去,我是想看看支矶山上的支矶石,虽然多次来,支矶山都没有开放,我无法目睹。这次来,同样失望而归。

文化公园内同样有一个道观—二仙庵,可能是在青羊宫的盛名之下,二仙庵并不被我们所知。文化公园就是在二仙庵旧址上改建而成,成为我们休闲的去处。现在想来,二仙庵还是该划归青羊宫所管,因为他们同属于道教,有着相同的信众,但可能属于不同的道派。现在,二仙庵只有静静卧在文化公园内,与公园的整个氛围显得极不协调。

公园内有十二桥烈士墓,它是1949127日成都市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在十二桥杀害的36位烈土的墓葬。烈士静静躺在这里,以自己的牺牲送走了黑暗,迎来了现在欣欣向荣的繁荣成都。早晨锻炼的老年人真多,我在目前驻足了一会,也匆匆离开了。我害怕干扰他们的锻炼,更是因为还要到百花潭公园去继续自己的旅程。

从文化公园的东门出来,沿琴台路向南,正对就是百花潭公园?!鞍倩ㄌ渡纤?,明月破春晓”,一位清代诗人的诗句涌上心头,迎面就是那株唐代银杏。这棵山银杏,是从汶川的漩口镇移植到这里的。枝虬苍穹,向我们讲述着他悠久的历史和苦难的过去。

百花潭公园北门处,是西郊河汇入南河(浣花溪)的地方,水势急湍,形成一个波翻涡漩白色水花的深潭,即今日百花潭。古代的百花潭肯定不是现在的百花潭,从多首诗文中均有反映。古百花潭遗址在今杜甫草堂西南的龙爪堰。唐、五代时是成都著名的郊游胜地。宋代以后,水系变动,原来的潭址已淤没不存。清末,黄云鹄寻访古迹,认定现在的这一水潭为百花潭,并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在北岸的宝云庵竖“古百花潭”石碑一通,同时还在石碑周围修造供游览的凉亭敞轩。又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浣花溪之处,一名百花潭,溪上民家之女任氏,家境贫微,为人勤劳善良,一日在潭边为病僧洗涤袈裟,莲花辄应手而出,整个水面漂满百花,故名“百花潭”。依历史记载:在浣花溪西边,唐代有一位冀国公崔宁在杜甫离开成都后,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四川发生叛乱威胁着成都,节度使又无能平息叛乱,冀国夫人挺身而出,散尽家财,募捐千军,出兵平乱,又将舍宅为寺,功德无量,为纪念这位成都女杰特尊封为“冀国夫人”名;及在每年的四月人们在浣花溪一带赶庙会。北岸的散花楼也是纪念浣花夫人的。

漫步百花潭公园,园内清静悠雅,阵阵鸟鸣传来,感到格外的舒心,那是一种久违的乡村感觉。公园内有慧园,景观和布局多以巴金作品《家》中高家花园及部分建筑为蓝本建造,用来缅怀我们的文学家巴金先生的。我沿着园内跑了一圈,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这是百花潭的馈赠,也是浣花溪的馈赠。

这样想着,我还是不由自主从百花潭的西门走出,沿一环路继续南下,到体育学院的西门就进去了。我喜欢体育,当然对体育学院就比较感兴趣,没事的时候就经常进去走走。穿过成都体育学院,到它的东门,走进属于武侯祠博物馆内,原来也叫南郊公园,就来到了刘湘的墓前。

1937年刘湘出川抗日,1938年病死于武汉。他曾出任四川省主席兼21军军长,是当时四川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刘文彩和刘文辉的侄儿,四川大邑县人,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堂毕业。刘湘表面上依附蒋介石,但和蒋介石是有矛盾的??拐奖⒑?,刘湘由于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不得已出川抗日。1937813日,上海抗战开始,国民党中央开始只任命刘湘为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在战争激烈时,才改任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指定的战区是平汉线上,长官部设在河南许昌。刘湘除可指挥所有出川军队包括邓锡侯、孙震、李家钰的部队外,他自己带的部队是六个师,共六七万人。川军打仗本来是英勇的(例如台儿庄、滕县之役),可惜蒋介石并不真正信任他。刘湘还没有到许昌,蒋就把刘带的川军邓锡侯、李家钰改归第一、第二战区指挥。本来刘湘是要北上的,蒋介石为要保存自己实力,中途忽然改命刘湘和唐生智一道去守南京。刘、唐的分工是:唐生智守南京城内,刘湘守南京外围。按当时的实际情形,刘、唐的力量都守不了南京。蒋用他们,其意不过是想借抗战之名,用日本人的炮火来消灭地方部队、瓦解川军。蒋介石的阴谋,刘湘是清楚的。恰好这时日寇又在浙江金山卫登陆。刘湘为了堵击金山卫的日寇,就趁机把部队重点部署在比较有活动余地的浙、皖、苏三省交界的泗安、广德方面,并把长官部设在芜湖。刘湘认为:把皖南的黄山和浙江的天目山,作为第七战区的根据地,这样既可以从外线保卫南京,也可随时出击沪杭路、京杭路、京浦路和京沪路,切断敌人交通。虽然如此,刘湘内心对蒋介石没有保卫南京的诚意,并挖空心思要消灭、分化他的部队(事实上他部将唐式遵即与蒋暗中有勾结),再加刘湘在泗安、广德一带地方的部队,其弹药、粮食、装备等都因受卡压困难重重,一气之下,刘的胃溃疡和糖尿?。娲卵┒几捶⒘?,要到芜湖指挥是不可能了。蒋介石一听说刘湘有病,就马上在当年的12月底(南京是19371213日沦陷的),派他的嫡系将领陈诚为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并代理刘的长官职务。蒋介石表面上虽派船送刘湘到汉口就医,实际上却惟恐刘湘死得不快。在汉口,刘湘住进万国医院。公元193820号刘湘死去,死时年仅51岁。虽然传说刘湘的死可能与蒋介石密谋致死的,但那仅仅是传说,我们不得而知。刘湘死后,其遗体很快用专轮运回四川。因为刘湘生前就时常说,他是蜀汉皇帝刘备的后代,所以其遗体运抵成都后,就马上停厝在他“祖宗”刘备的墓前。所以在找地时,刘的遗孀刘周书(俗称“刘甫婆”)和刘生前爱将族兄师长刘树成、内侄师长周成虎以及刘死后分领其部众的潘文华、唐式遵、王缵绪和当时的代理四川省政府主席邓汉祥等都主张其坟地只能在汉昭烈(刘备的谥号)墓地附近寻找。就这样刘备墓西偏隔墙的一片良田自然地被选中了。就连他的同学加好友潘文华死后,也葬在离他的墓不远的地方。当时同样出川抗日的122师师长王铭章葬于桂湖公园的森林广场内,饮马河畔。

在园内,我并没有注意到潘文华的墓,因为我对他并不感兴趣。刘湘墓园的主体工程,1941年只是大体完工。神道碑在墓园大门外约80公尺处,高10公尺,是汉白玉石刻,全文“刘故上将神道碑”七字,龚泽溥书。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被挖,甚至尸体被焚烧。对于一个抗日爱国将领,后来人这样做当然是不应该的,墓园遭到了很大破坏。现在,墓前石碑由省文史馆员梁伯言书写,全文为“抗日战争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一级上将刘湘之墓”。

至少,刘湘是一位抗日将领,还是让我产生由衷的敬意。刘湘葬于刘备墓旁,有认祖归宗之愿,亦有比肩为“蜀王”之意。然刘备终身奋斗之“匡复汉室”相较刘湘“民族救亡”就“汗颜”了。并且在武侯祠内,主要供奉的是诸葛亮,刘湘在一定程度生可与诸葛亮比肩。刘湘率领三十万川军出川抗日,较之诸葛亮无谓地率蜀军出岐山攻魏,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于其归宿可知。刘湘灵柩被扶送回川,蜀民哭声震天,争相迎送,十里长街,万人空巷。诸葛亮则远葬在汉中勉县定军山下,“从古知兵非好战”啊。

从刘湘墓园走出,来到武侯祠的南门走进。虽然名“武侯祠”,只有他的享堂和祠堂,诸葛亮的墓远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这里是诸葛亮的上司刘备的惠陵。有传闻说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和奉节,但我认为武侯祠内的惠陵应该是他的真的墓。因为成都在三国作为刘备蜀汉的国都,他不可能葬在远离成都的彭州莲花坝,也不可能葬在奉节,这对于当时蜀汉的后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是不同意的,甚至连他的群臣和老百姓也不会答应葬在奉节的。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确定的答案的。

刘备惠陵前的昭烈庙,便是这种观念的产物。而武侯祠在明代以前,是从异地迁来的。据载:明初蜀王朱椿出于“君臣宜为一体”的思想,撤毁从少城迁来在昭烈庙旁的武侯祠,并入昭烈庙。但在老百姓眼中,似乎只认诸葛亮,不认刘备,反而将昭烈庙称之武侯祠,久而久之,竟成习惯了。这实在是违了朱椿本意的。统治阶级的本位思想,终还是要以人们的意志为主。

刘备墓拔地突起,红砖垣墙环绕,苍松翠柏掩映,庄典肃穆?;萘晡煌晾葜桑稍残?。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一百八十多米。陵前有乾隆年间刻制的穹碑一通,碑身镌刻“汉昭烈皇帝之陵”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陵的前方建有寝殿,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昭烈庙是纪念刘备的祠庙,建在陵的旁边。进昭烈庙的二门,有一座刘备殿。正殿高大宽敞,东西两廊相接。当中围成一个庭院,院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正殿之中,塑刘备像,高约三米,头戴帝冠,身穿金龙袍,手持玉圭,神态谦恭,塑造一个能礼贤下士的帝王之像。在正殿的左边,有刘备之孙刘禅之子刘湛的陪祀像,但却没有刘禅之像,参观的人常常为此发出疑问。这是因为当蜀国危难,敌军压境的时候,刘禅准备投降,刘湛则力主抵抗,正气凛然,悲愤交加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你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但仍阻止不了其父刘禅的投降。刘湛只得哭诉于祖庙,挥泪泣血,杀身殉国。后人为了嘉赏其临难不苟的节烈情操,为之塑像。而刘禅投降误国,降晋后还向司马昭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无耻言语,后人便将其抛弃了。正殿的东偏殿,有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赵累、周仓的塑像;西偏殿为张飞祖孙三代的塑像。塑像表现了关云长气宇轩昂,张翼德性烈如火的气质。在正殿的东西两廊内,还各有文臣武将塑像十四尊。像前还立有小石碑,叙述他们各自的生平事迹。其中著名的文臣有庞统、蒋琬、董允等;著名的武将有赵云、马超、黄忠、姜维等。

公元222年,刘备为了他“桃园三结义”兄弟关羽,不顾臣僚的劝阻和曹魏虎视眈眈,东下伐吴,以报关羽“败走麦城”之仇。这是为了兄弟义气,拿着国家在开着玩笑,可以说是刘备的悲哀,也是诸葛亮的悲哀。诸葛亮不能劝阻刘备放弃这场毫无胜利可言的战争,这不能说是悲哀吗?仓促的出兵,加上心浮气躁,因而这场复仇之战被东吴打得大败,损失特别惨重?!度尽氛庋鞘稣獬≌揭郏骸爸鄞餍?,水兵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笔窈壕铀鹗д饷创?,把先主刘备气得七窍生烟,退到白帝城的永安宫时一头栽倒在床上,招来自己的丞相诸葛亮,交代了后事,“白帝城托孤”,就一命呜呼了。真是可惜啊,可能连我们的丞相诸葛亮都无可奈何。第二年,诸葛亮把刘备的遗体运回成都安葬。刘备曾有遗诏说:“百官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焙芏嗳怂嫡馐侵泄飞献钗虻サ幕始以崂?!惠陵还安葬了刘备的第一位夫人,原葬到南郡,公元222年刘备就准备把他迁到成都来,不想竟和自己进行了合葬。后来,刘备另外一位皇后,也葬在惠陵之中。不过从墓葬来看,刘备的惠陵也寒酸的,可能是蜀国的国力确实不够强大,连埋皇帝都拿不出多少钱。还有一种可能是汉末三国比较崇尚简葬,包括曹操的墓也没有很堵陪葬,刘备这样简单的墓葬就可以理解。还有一种可能,刘备和自己的结义兄弟有很深的感情,既然关羽和张飞的墓葬比较简单,自己也应该和其一样。

这四个小时的行走,从青羊宫,到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元和刘湘墓(南郊公园),最后到武侯祠,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跨越了十八个世纪,与道教进行了一场的交流,与历史进行了对话。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