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参悟方竹寺

来源:作者:慧眼时间:2016-03-29热度:0

       开车沿着庐山北山公路上行,我靠着卫星导航寻找着庐山方竹寺,想去观赏?;āR残硎强捣中?,在导航提示到达目的地附近时,竟然未发现方竹寺踪影,只得调头寻找,最后在距北山游客中心四公里处见到一花岗石碑上书写着“方竹寺”,方知到了。
  淡黄色的石碑很不起眼,只有一米见方,侧身立于树丛中,与路融为一体,隐身于树林中。走近石碑,才可见不甚清晰的碑文,寥寥数语记载着茂华基金会的善举。我在进寺的小道不停思忖,为什么此碑如此平常到路人能忽略的程度,是方竹寺住持所为,是善举之人所约,还是寺风规制所限呢?
  进寺的路不足300米,是一条陡峭弯曲的水泥小道。在百米之前,极目所致,只能见到晚春时节的塔尖山,她仿佛像一幅翠绿长卷挂在你的眼前,探究不出方竹寺身在何处。只是在转过无名山岬后,才见眼前环峰欲合,山谷如城,前方的坡底,苍翠古樟掩映着一道土黄色的院墙,若隐若现,这就是千年古刹方竹寺了。
  山谷幽深,林中寂静,游人很少。我轻步绕至院前,穿过拱门,但见两侧小小的抱厦簇拥着一座简寂的殿堂,门额上“方竹禅寺”直落眼帘。整个院落不足一亩见方门前是几畦菜地,种植着农家一些时令蔬菜;墙后,矗立着五棵近十米高的?;ㄊ?,沿院墙一字排开,新抽枝条在微风中婆娑,烘托和护佑着寺院;墙根,茂盛的杜樱树花期已经过去,地上散落着凋谢的花瓣,微风中仍有樱花的清香;墙内两围小竹郁郁葱葱,典雅植立,高齐屋檐。阳光越过墙头,轻抚着枝叶;春风斜扫,枝摇叶动,映照在墙上和地上光影斑驳,让人恍如置身世外,到了仙境。
  出家人随和睿智。进了寺门后,一位僧人和两位尼姑不经意的伴随我们,用简短的语句回答着我们的提问,解释着我们的疑惑。
  “烧不烧香都可以,你在佛像前站一会儿就行。”于是,你会微闭双眼,伫立在佛像前,仿佛有域外的力量让你呼吸变慢,思绪变缓,时间似乎停顿了,大地似乎寂静了,世间的一切似乎与己无关了。
  “?;ㄆ诤芏?,不看也罢!”言外之意,千年古刹之中,你来此地要参禅的地方很多,花开花谢是过眼的烟云,不足为奇。
  “你手摸一下,就知道竹子是方的?!痹谒闹敢拢野咽志俟?,沿着修竹,闭着双眼,慢慢摸下,圆圆的竹枝渐渐变方,甚是神奇。
  一群小鸟落在门前,一位年轻的尼姑,兴奋地叫我为鸟儿拍照,还不停囔着:“鸟儿就快要回来了!”两位从南昌来的信众充当知客,一边忙碌一边告诉我:“这里哦,空气是真好!我们是来帮忙的,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斋饭!”吃饭时候虽然已过,但从简陋的厨房和众多的桌椅摆放可以看出吃饭时候的热闹和虔诚。
  方竹寺占地不大,游玩停留时间不长,但这里的一院一殿,一草一木似乎充满着灵性,她不停的带着你的好奇,带着你的想象,带着你的思绪,穿越于现实与古老之中,仔细品味这里的一切,不由得回甘无穷,不吐不快。
  方竹寺因方竹而起名。方竹大多细如面箸,最粗者也仅及拇指围。枝叶是对生的,密密的节上有短刺,扎手。流传很久的故事是,朱元璋当年兵败陈友凉时,插地为标的竹筷竟然生根长叶,繁殖成林了。随之这方竹显示出特有灵性,大家都说自朱元璋之后数百年间,其生长范围没有变动过,新竹当年露笋当年成林,年久老竹则自行枯死。有人试着把方竹移植别处,很少见活,即便成活了,也会变成普通的圆竹。稍有常识的人知道,茂林修竹,不过三十年,时间一到,竹子开花,竹林衰败,只有种植新竹,才能成林,但方竹寺的方竹为何能有着超自然的能力呢?
  传说流露我们对时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则记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朱皇帝与方竹寺不会有很深的关系,而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慧远大师在此可追遗踪。1600多年前,慧远大师游方至此,见山峦峻秀,气象万千,便决定驻足修禅。可是四处打量,才知水源难觅,于是他以杖刺地说:“若此可居,当使朽壤抽泉!”,话刚落音,果见一股清流汩汩涌出。如今,距方竹寺不及一里之地龙泉寺泉水依旧汨汨流淌着??滴醢妗堵街尽芳窃亓赂浇姆街翊笳呖晌龋钡厝擞锌撤街褡龉照鹊拇呈忠?,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人以此谋生。不起眼的方竹寺,有史记载立于此地近两千年,不能不说底蕴悠长。
  匡庐到处是浮图,方竹何留此山中?也是,唐宋盛时,庐山有寺庙几百座,宗教流派百家争鸣,各色僧众逾万人,现又留几家?
                 
  当今世界,名刹古寺比比皆是,方竹寺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它传承近两千年,又有几家能比?何人何时给方竹寺奠基,已经无从考证,也没有必要考证了。可以想象的是,当年的吴障古道从方竹寺门前通过,每日多少人从古道攀行而来,踏步而去?厌倦了旅程的游人,心向恬淡的过客,就在漫长的山道旁放下行囊,垒起三两间陋舍,带来竹种,栽下樱树,过着观竹影,听蝉鸣,浇瓜菜,读经卷的修行生活。常人看来,如此之人没有抱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其实他们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大志向:他们在此天天诵经读书,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是这些修行在寺的僧人,来到寺里的信众,昙花一现的路人,一心向往自然,向往恬静,才有方竹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香火千年。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寂静屯堡

下一篇: 寂静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