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访灵珠寺庙会

来源:作者:于向阳时间:2016-04-02热度:0


迎青岛新闻网黄岛论坛版主“秋”的邀请,我们新闻网蹉跎岁月论坛的海歌、格里、村党委书记,铃雨、老姐集合在一起,乘车穿越胶州湾隧道到胶南市的小珠山灵珠寺庙会采风,小珠山有齐长城遗址,有建于隋朝末年的古寺庙朝阳寺,(明朝为白云寺、现在为灵珠山菩提寺)还有当代神僧明哲方丈在寺里主持。据说:灵珠山菩提寺在明朝重修后起名为白云寺,有禅房几百间,是山东半岛最大的寺庙,文革时毁坏,是2007年过去称“白云寺”,明朝就有禅房几百间,是山东半岛最大的寺庙,文革时毁坏,现在基本是重建,方丈是明哲大和尚,据称,耗资2个亿,要建成北方最大的寺庙和佛学院。

这个寺庙在2009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初十)经过重建灵珠山菩提寺举行开放庆典法会,当时海内外180位高僧出席“开光”大典。其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领武僧表演团前来助兴,使该寺庙名声大振。由于佛教在黄岛、胶南、胶州、诸城等周边县市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各地前来赶庙的人熙熙攘攘。今天恰逢2016年的阴历二月十一,是黄岛灵珠办事出举办庙会的日子,我们今天正赶上在菩提寺见识僧人举办法事和庙会赶集的节日盛况。

我们在小珠山停车场停下汽车,黄岛论坛版主“秋”和灵珠办事处的朋友一起早就在停车场等待我们,在山道两旁,到处是玩具摊,零食摊,日用杂货摊,萝卜摊,凉粉摊、卖臭豆腐的,卖糖球的。许多孩子一边穿梭在大人们中间,一边欣赏着吃的玩的用的,确乎有着无限的情趣。对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玩具:有纸做的风车,在风中飞快的转动;有金属做的小鱼,可以在一根细铜丝上游动;有竹子做的青蛇,拿在手里摇摇摆摆的;还有木制的可以用一支短杆推着的、翅膀可以响动的小鸭巴;还有泥做的带哨的公鸡、猴子、小老虎等。另外,捏面人的、吹糖稀的(用面团和糖稀做成各种人物和动物)也随处可见。大人们领着的小孩子手中口中也少有空闲,或用手摇着机枪发出哒哒声响,或手中擎着气球和糖球,或用嘴吹着喇叭、竹哨、卟卟董(玻璃做的葫芦状,用力不匀极易吹破)。让我们目不暇接。

应该感谢灵珠办事处的朋友们,他们安排专车把我们送到离庙很近的地方,让我们少了许多攀爬。但是既然来到山上,就得爬点山路。我们边开始沿着崎岖的小路攀爬行走,路有上有下忽左忽右的,虽然不算陡峭,也有凉亭石墩的可以歇歇脚,尤其是携带数码相机的朋友前后跑着给大家拍摄,为大家留下了一张张美丽的倩影,也很快乐。

小珠山是胶州湾西海岸最高峰,海拔724.6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小珠山层峦叠嶂,优美恬静,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等四十多座大小山峰,有青蛙石、观音石、大肚佛及元宝山等奇石,山峰奇险壮观,山石奇特神似。 

从地质上来看,小珠山属于崂山余脉,山脉绵亘数十里,或威武雄壮,或秀气横溢,多姿多彩,且山山都有美妙动人的名字,如釜台筒、老君塔山、七甲山、龙雀山、石老山等。

小珠山和崂山相同,不仅石奇,且因其山高陡峭而险象环生。底部有犹如釜台,顶部峭如刀削的釜台筒,盘垣而上的南天门,石滑壁陡,处处体现一个“险”字。珠山的巧石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看这些矗立在山坡的巧石千姿百态,似人似物,似禽似兽,逼真逗趣,维妙维肖,确实让诗人们诗兴大发,一路说唱逗笑,歌声不断。

我们沿着山路继续穿行,虽然还是花岗岩铺成的石头路,和台阶路。四周树木婆娑,林荫环伸怀抱,远处一条细瀑来自山巅,遮遮掩掩蜿蜒曲折而下,那阳光下的洁白晶莹溪流就仿佛从天飘然而降,令旁边的山岩顽石也变得慈悲起来。往上叠的石阶就象登天云梯,大蟒般扭曲着身体通往天庭,我不由地想起了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低声朗诵起来。

穿过竹林,进了路边的凉亭休息,望着亭外面的层峦叠绿,就如看一条条苍龙在盘舞。感叹着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看山上那无数的造型各异的石头,抬头可见一只振翅欲啼的“金鸡报晓”,它正在热情的欢迎来小珠山游览的八方游客;憨态可掬的“小海龟”;铁拐李醉酒后晒放的“靴子”;“飞来石”都是那么逼真,那么的维妙维肖;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互相搀扶的“姜公背姜婆”,向人们讲叙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菩提寺到了,远远看去,那红色雄伟的寺庙隐现于珠山北山坡的绿树之中,不由地发出一声惊叹:“好壮观?。”惹嗟菏心诘恼可剿禄勾蟀。 ?/p>

青岛市内的湛山寺也是千年古寺,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许多游人来青岛都要来这里参拜,我们由于在青岛长大,每年都喜欢到湛山寺看看,但是菩提寺却是第一次光顾,如此壮观的庙宇殿堂,虽说其规模、建筑、内部陈设和知名度不能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的寺庙相媲美,却是江北最大的佛教寺庙。

走进寺庙,看到隆重的法事正在进行,身穿黄色僧衣的和尚排成两队,双掌合一,举在胸前,中间围成一个大大的半圆,一排和尚好像是主持燃香念佛,跪拜佛祖。约一个时辰。经鼓响起,和尚竟然两队合成一对,跟在主持法师的身后,直奔斋堂。

青岛新闻网黄岛论坛版主“秋”是个有故事的人,在她的陪同下,我们确实了解了灵珠山的神奇,她向我们讲述了小珠山流传釜台筒的一个动人故事:古时,小珠山脚下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女儿叫珠珠,一家有个儿子叫石强。二人从小青梅竹马,情笃意深,长大后,二人相亲相爱。一天,珠珠上山挖野菜,不慎跌断了一只胳膊,要配制接骨丹,需要釜台筒上的草药,石栓不顾山势陡险,爬了上去,采到了草药后,下山时不慎摔死了。珠珠用了石强采得的草药,胳膊好了,可是她却饭不吃,水不喝,天天地村口凝望釜台筒,不久郁郁而死,人们把她久久凝望的釜台筒叫做“望夫台”。有一首诗歌这样唱:望夫台、望夫台,珠珠日夜盼君回。神药救回珠珠命,哥哥归天化做山脉。从故事中我们感悟到:善良、勤劳的小珠山人民向往美好,向往幸福和爱情的美好想象力!“秋”说:这里还有许多故事,等我们再来讲述给我们听,看来,为了听这些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我们也要再来看看。

太阳西落,是返回的时候了,我们依依不舍告别了“秋”和她的朋友们,穿越海底隧道,返回市内!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水映金花分外娆

下一篇: 寂静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