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免费安装,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300快餐500一条龙qq群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天地/散文

甘泉清凌凌

来源:作者:段兰姣魏民时间:2016-08-04热度:0


真幸运!正当我在烤人的太阳下奔波的时候,竟碰上了这几辆拖水的军车。我坐进打头的汽车驾驶室后,司机打量了我一眼问:

“你到哪里去?”

“到部队去,找给你们打井的地质队?!?/p>

“搞水文地质的,到旱魔岭来不带水?在这里跑一天也见不到一滴水?。∷净呈值莞乙缓?,我接过来喝了几口,开始还好,越喝越感到这水不仅发涩,而且还带一点怪味,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司机微微一笑说:“水库里的水,污染啦!”

汽车上了一个大坡。透过身后那块玻璃窗,我望了望汽车上的大水罐,自然想起了出发采访前了解到的一点“背景材料”:这个部队来到旱魔岭后,一直是吃堰塘里的水,到了旱季就用汽车到二十里外的水库拖水,每天两趟。想到这些,我禁不住问道:“为什么不早点打呢?”

“打过啦!先后打了三次,结果是几个干窟窿。人家说,‘没有含水层,打井白费工’,说得我心里发冷。”司机用蒲扇般的手抹了一把汗,笑冽冽地说:“这回把专斗旱魔的水龙王请来啦,嘿嘿……”他说着故意放低了声音,使每句话都带上几分神秘的色彩?!敖裉煳页龀登埃俏坏刂试笔非那牡馗医?,‘小翟师傅,到水库拖水,你这是最后一趟啦!’听她这么一说,我一下象掉进了蜜罐里……”

嗯?听了司机的话,我心里“咯登”一下:石岱这个鬼丫头怎么能这样乱嚼舌头?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石岱参加工作后,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地质培训,便开始以山川为伍,在山野里摸爬滚打已经八年了,积累了丰富的找水经验。据说来旱魔岭后,她上上下下转了十多圈了。由于她勤于钻研,善于总结,走一步路留一个脚印,说一句话砸一个坑,所以被大家誉为“摸着石头过河的人?!?/p>

当看到矗立在山脚下的钻塔时,我便跳下车来,直奔钻井工地。刚拐过山咀,迎面碰上了石岱。这位二十五岁的姑娘,有一副线条柔和的脸庞,俊美而质朴,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饱含着机敏和自信。她扑过来抓住我的肩膀,说:“不简单!千里迢迢,准时到达,翅膀该累掉了吧……”

“我说水龙王,这口井有把握打出水来?”

“是生是熟,揭开锅看;有水没水,今天见分晓?!?/p>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有点发急:“你可是对人家打了保票的呀!”

石岱点我一指头,“是怕完不成采访任务,对吧?如果打不水来,你就发篇评论:《吹牛吹跑地下水,责问石岱该何罪》??┛┛彼低晷ζ鹄础?/p>

“鬼丫头,看来白叫你是——”

“现在可不是下河摸石头,而是上山探水源。”石岱冲我挥一挥手里的地质锤,“我非把你心里的问号砸碎不可!回头见。”

傍晚,石岱身披晚霞下了山,兴冲冲地走进钻机机场。她看到正在操作的三班长那油渍斑斑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湿透,忙递给他一杯凉茶,说了声“我来!”钻工们劝她先休息一下,她说:“我要好好体察一下井下的情况,人家还没有放心哩。”说完冲我扮了个鬼脸。

石岱神情专注地操作着钻机,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她这样充满幻想和期翼,色彩缤纷的年华;在这星光灿灿的夏夜,情思翩翩当是很自然的。但是,此时此刻,她却把自己的思绪送到了百米深的井下,去逐动地下水的浪花,只把信心和希望留在脸上……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唤醒,大队政治处在电话里告诉我:石岱被上级领导机关树为“三八红旗手标兵”,并破格晋升为助理工程师。让我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同时,对石岱进行一次专访。

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跑去向石岱报喜。当我走到房门口时才想起,她在机场守了一夜,可能现在睡得正香呢。我踮起脚从窗口朝屋里望了望,只见她正伏在灯下写着什么。我轻轻推门进去,“啪”一下给她关了灯,拿过她写得满满的一迭纸来一看,原来是一份技术总结:《从H1号井看旱魔岭的水文地质条件》。啊,她又在用心血熔铸一个新的坚实的脚印。

我望着石岱,她的双眼织满血丝,脸上却依然容光焕发,显露出一场大战胜利后战士所特有的轻松和兴奋的神色。

“快出门看看,喜鹊在叫,大喜事!”

“你知道了?到底打出了清凌凌的水?!?/p>

“哎呀,那可就是三喜临门啦!走,去看看?!?/p>

机场上早已围满了人,人们望着钻孔中涌流出来的清亮亮的地下水,个个喜上眉梢,乐在心头;有的捧起水喝着,细细品味着,好象喝的不是水,而是酒、是蜜。

司机小翟一碰到石岱就乐哈哈地说:“小石,你们呀,真神!一两百来的地下有水,看得见?听得到?这地下水里有一半是你的汗水哩?!笔访λ担骸澳忝怯闷低纤耆缫蝗?,龙王爷就是铁石心肠,也该被感动啦!”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石岱把记录员拉到一边问:“水量有没有什么变化?”

“流量很稳定,每天两千吨。”

石岱找块石头坐下来,凝神地看着那犹如充满生命的钻孔,喷珠吐玉,汨汨涌流。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甜蜜了,闪现着心灵的闪光,理想的浪花……



注:这篇散文是我与魏民老师1979年出差三八钻机时,共同创作的。原载《问荆草》杂志1984年第1期。魏民,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地质作家协会理事。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诗歌与生命

下一篇: 字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