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下脚步
散文/聂孝明
1995年末,我所在的子弟校,经历了17年的风风雨雨后,画上了句号。我们全体教师一样“下岗”了。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每个人为了生存,都要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找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当年,真是干什么的都有。有卖冰棍的、有卖朝鲜咸菜的、有开补习班的、有开汽车修理部的、有卖菜的、有蹬三轮的,我就从一个孩子王“转岗”嬗变成一位人力车夫。
由于我进入角色较快,有人说我“行”,下岗了自谋职业,蹬起了三轮车,一天也不在家呆着。从前,瘦的像根棍儿,现在,风里来、雨里走,瞪起车子来,那股“骠”劲和从前判若两人。
我爹说:“咱家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没想到你还是个实干家!”我听了这些话,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这不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年穷的叮当响。又不会什么手艺,做买卖又没有“底钱”。所以,选择了蹬三轮。
三口之家,我是这个小家的一家之主,我不当家里的擎天柱,我还是个男人吗?况且,人活着,就得劳作。别怕吃苦,别怕受累,有很多长寿老人,他们从早到晚都不闲着。爱劳动,到什么时候,都是光荣的......我就始终抱着这样一种信念。我教育我自己家的孩子在工作中也是这样。
记得我第一次蹬三轮,是送一个人。刚学蹬三轮两腿没有劲,从粉米厂到市宾馆,脖子伸挺长,几百米路程,天气炎热,外加上我头一次蹬三轮,两腿发软没有力量。累的我出了一身臭汗,衣服都溻在身上了,才挣了2元钱。当时,我心里很不爽......
虽然心里想着劳动光荣,可天天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灰尘、白眼、汗渍......特别是在大街小巷中见到熟人或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热情问候我的时候,我的虚荣心和理智进行较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前的教育工作者,如今沦落成了区区的人力车夫......我像偷了人家的鸡蛋被逮住一样无地自容。
可是,时间长了,我渐渐地觉得,蹬三轮也是一种工作,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为自己增加收入,没什么可悲的。各行各业都要有人去做。
当我骑车走在马路上,再有人向我热情问候的时候,我便感到坦然,那是对我更多的信任和鼓励。从前那种种多余的想法,是不健康的,是应该摒弃的。我本不该这样多情地糟蹋自己!
以后,每天再有人来雇车,心里便有了无尽的欢喜。因为,又有人来给开“工资”了!给送来了带着体温的钱币。那可是劳动换来的钱??!比起那些大贪官来强多了,起码我散发的是小小的正能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好事再小也是正事。经过两年蹬三轮的锤炼以后,两条腿不但粗壮了,也比原来更有力量了,蹬几百斤的货物,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我每天挣的“工资”,足够养家糊口的。并且,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给自己开工资,这不也是个“个体小老板?”
我的业余生活也很充实:二胡曲里有我奔放的旋律;棋枰的博弈中,有数不尽的乐趣。后来,在单位象棋比赛中多次获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码字”。看到自己劳累之余,写下的文章,登上了报纸或刊物上,有的还被连载,一切疲劳都无影无踪了。
“自信不惑正当年,黑土地上谱新篇!再过二十年,黑土地上会冒出来一位三轮车夫作家------那一定不是别人”!这就是我当年蹬三轮时,立下的誓言。以上粗浅的豪言壮语,处自于1998年,现在看来,虽然有些浮浅,但是,当年的那股拼劲,还是值得称道的。为了实现当年的作家梦,我作出了长足的努力,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5月加入了绥化作家协会。2014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字数:1408
上一篇: 都是“小姐“惹的“祸””
下一篇: 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