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者的几次交道
来源:作者:冬迁仇时间:2014-01-22热度:0次
一直在乡下工作,和记者打交道的时候很少,印象中男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那都是些大丈夫,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女记者都是些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汉子,总而言之,我很敬佩。我和记者打交道的经历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夏天,这次打交道我不是主角,主角是我们单位的小杨。记得是一天上午约10点左右,我们这个小小的单位来了一名大记者——市报的。主要是采访我们辖区内一条通往市里的公路被两边的洗砂场糟蹋的路坑坑洼洼,路边的排水沟里都是淤泥,景观尽失,靠近路边的农田也被占用,好好的一条路面目全非了。我不知道小杨是如何答记者问的,记者走了以后没几天,市报上刊出了这次采访的文章,当然是负面的,文章的最后还专门提到杨姓工作人员如何不配合记者调查云云,我们单位为平息此事颇费了一番周折。
第二次和记者打交道是我们村里支书的儿子介绍的,就是上一次小杨接待记者过了半月的样子,天气很热,我们几个邻居都在支书儿子的厂子里吹空调,侃大山。这时进来了两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支书的儿子连忙介绍说是某大网站的记者——国家级,都是朋友。我心想支书的儿子小学没毕业,别说写文章了,就连简单些个记叙文都困难,怎么能交上这样高档次的朋友呢?
记者坐下以后,就开始谈国家形势,谈和某某中央领导交往、采访,我和几个邻居都听呆了,心想都是个人人家怎么就这么大本领呢?然后就是由支书的儿子做东请记者吃饭,我和几个邻居有幸作陪,喝了酒以后,记者大谈怎样报道负面新闻,让某某所长、某某乡长等等追着赶着说好话,都不带搭理的,那神气就一个字,牛!让我们小老百姓肃然起敬,很久都回不过神儿来,太厉害了。
不料,第二天就去我们乡里了,主要领导接待以后,由副乡长陪同转了转,回来以后颐指气使,这应当整改,那个做的不到位,副乡长鞍前马后地伺候着、陪着笑脸,直到把记者送走。
后来听人说,记者走时留下了一个银行卡账号,乡里财政所给人家打了五千元钱。
第三次和记者打交道是我亲自接待的,人家自称是一家国家级的大网站的记者,当时,我正在单位整理档案,进来了两男一女,说是要采访一下我们辖区内小杨庄毁田挖沙的事。
小杨庄位于辖区西北,境内砂石资源丰富,由于土层很薄,达不到种植条件,多年来一直撂荒,旧社会谁家的孩子夭折了就扔这儿,一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近几年随着城里房地产的开发、建材市场的升温,砂石用量急剧增加,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所谓的有头脑并有实力的村民不惜违法采挖,有的还建起了砂石厂直接加工。在管理上我们也是下了功夫的,平时巡查严格,遇有举报就立刻去制止,再加上每年的几次大型治理行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怎耐,该村班子瘫痪,无人管事不说还互相拆台,班子里的村干部今天你检举我,明天我揭发你,你踢我一脚,我还你一拳。纪检监察部门没少去那里调查,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够不上党纪国法惩办,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刹赏谡呷疵恍?,你白天管人家晚上挖,你星期天休息了,人家照样挖,防不胜防,最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这确实是我们的软肋。这不,怕什么来什么,人家记者插手了。
记者既然问起来了,咱就实话实说,把我们如何管理的,而偷采者如何采用游击、夜战等方法偷采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都讲了,记者们也没闲着,男的问女的记,很是忙碌了一陈子。
我以为介绍完,采访就该结束了。没有!记者话锋一转,开始问责起来,说我们监管不力,是不是收受贿赂了,完全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口气,我也急了说:“情况就是这样了,凭我们几个人就是累死也管不过来?!钡羌钦咭廊恢馗醋盼试鸬幕?,我处理不了了。这时我的上级来电话说让记者去县城找他,记者扬长而去。后来听上级的司机说给了记者三千元钱和一些土特产,就没有下文了。
上一次回家遇上了支书的儿子,他告述我他已经是某省电视台法制频道的记者了,掏出了一个胸牌和一个本子,我看了看,是一个采访证,照片什么的都有。还是像第二次的记者一样说和某领导是朋友,和某教授是熟人,采访过某某比较出名的事件,云云。
我真的迷茫了,凭我的作文水平比他强多了,最低我能写个记叙文呀,并且能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能交代清楚,他要是能当记者,我也能呀,只能比他干的更好,我什么时候能当记者呢......?
(编辑:作家网)